大人還好,就算心裡渴望也能勉強剋制住,可是孩子們不行,一走到美食街範圍,聞到食物誘人的味道,任由大人怎麼說也捨不得離開。

要是之前手裡沒有錢的時候,就算孩子鬧大人們也能狠心把他們帶走,可是現在手裡有了寬裕一點的閒錢,疼愛孩子的父母怎麼忍心再拒絕他們。

“一匹布的價格是二十文錢,而一份炸雞是十文錢,你們這一花,可就是半匹布的錢啊。”美食街,一個父親一邊教導孩子們,一邊極其不捨的給孩子們買了一份雞架。

也不知道這雞架有什麼好吃的,淨是骨頭沒有多少肉,可是架不住孩子們喜歡。

“爹,孃親現在不是一天能織四匹布嗎。”四匹布就是八十文,就是因為有這樣的收入,孩子們才有吵著要吃好吃的底氣。

要是家裡還像之前那樣,他們也會懂事的不提這種要求。

“對,要不是家裡織布的速度上去,你們以為自己能吃上炸雞。”孩子們的父親道。

就算沒有多少肉,那也是肉啊,不像他小時候,也就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吃到一塊。

攤主聽了不禁會心一笑,很快手腳麻利的炸好雞架給他們裝好,目送他們離開。

和她一起忙活的還有一個幾歲大的小女孩,小女孩踩在板凳上,有模有樣的收著錢,“最近咱們美食街的生意好好啊,我收錢都收到手抽筋啦。”

攤主讓她下來,給她揉了揉小手,溫柔道:“真是辛苦妮妮了。”

“妮妮不辛苦,妮妮想長大以後也能在美食街有一個自己的攤位。”說起自己的理想,小女孩眼睛閃閃發亮道。

攤主看著妮妮不禁愣住,實在很難想象這樣的笑容會出現在慈幼局孩子的身上,因為慈幼局的孩子們都是孤兒,他們沒有父母,去了外面很惹人非議,所以以前慈幼局的孩子們基本都很孤僻,只跟慈幼局出身的同伴走得近,不像現在,只要他們不說,誰會想到他們是慈幼局出身,其神情氣態和外面的孩子一樣自信。

“好,以後妮妮也會像姐姐一樣當上攤主的。”攤主笑道,要是以前,她哪有底氣這樣哄孩子。

可是現在,妮妮心裡的夢想真的不是那麼遙不可及,而是近在咫尺。

這一切都是雲亭帶來的,要不是雲亭為他們做好操辦好攤位,就算他們有手藝,也沒辦法做成美食街。

而此時池雲亭正在做什麼呢?正在和沈淳一起互相出題,趕學習進度。

美食街已經不需要池雲亭操心,紡織廠也不是池雲亭能摻和進去的,見到美食街生意日益興隆後,池雲亭就把心全都收回來,專心學習。

卻在此時,池雲亭收到縣衙的通知,縣令大人讓他過去一趟。

池雲亭心裡疑惑,一旁被驚動的沈淳推了推池雲亭,讓池雲亭趕緊過去。

等到了縣衙,楊縣令一身常服接見池雲亭,看到池雲亭眉宇間不禁舒緩下來,“現在距離池泉州院試開始還有七個月,這七個月你還要專門空出一月用來趕路和去池泉州那邊安置,你這段時間因為外物分心不少,我恐你學習懈怠,以後你每天都來縣衙,我著空了便給你解惑。”

紡織廠的事讓楊縣令無法再把池雲亭當成尋常學子看待,他也是從龔秀英那裡知道,她之所以會做出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都是因為池雲亭的提議。

當然因為池雲亭並不準備入紡織一行,縣令大人知道後也傾向於龔秀英把事全都攬下,對於池雲亭,他不知道也就算了,既然已經知道,又怎麼可能無動於衷。

再說以池雲亭縣案首和府案首的成績,也擔的起他的教導。

池雲亭不想有如此意外之喜,要知道楊縣令可是狀元出身,隨手指點都夠他受益良多,對於池雲亭來說,楊縣令簡直就是前輩中的前輩。

“大人所邀學生不敢辭,不過在這之前雲亭已經和沈童生約好一起學習一起進步,實在不好失信於沈童生,大人您看?”池雲亭十分期待的看著楊縣令道。

他之前已經和沈淳約好,總不能現在有了更好的去處就把沈淳撇到一邊。

楊縣令哪能看不出他那點小心思,不禁好笑道:“正好,讓沈童生一起過來吧。”

反正一隻羊也是放,兩隻羊也是趕,這對楊縣令這個狀元之才沒一點壓力。

沈淳不想池雲亭去一趟縣衙,就得到縣令大人的指點,還帶著他一起,得知訊息的那一刻,他心臟都快停了。

“縣令大人真的同意了?”沈淳再三向池雲亭確認道。

池雲亭肯定的點頭,道:“當然,不過縣令大人也說了,他公務繁忙,只有閒暇時才能指點我們。”

就是因為大部分時間還是池雲亭一個人待著,楊縣令才不介意池雲亭給自己找個伴。

“雲亭,謝謝你,我真是不知該說什麼是好,三言兩語根本無法表達我對你的感激之情!”沈淳激動道。

要知道他只考了府試十八名,按理來說是入不了縣令大人的眼的,沈淳知道這一切都是池雲亭的功勞。

“以後你每天下了學堂就可以去縣衙找我,不出意外,我這幾個月都會在那裡。”池雲亭道。

還剩下半年的時間,就在池雲亭和沈淳勤奮讀書,偶爾還能得到楊縣令的指點,上元縣發生了不少變化。

最先變化的是紡織廠,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紡織廠就完全落成,等到這個訊息擴散,從上元縣流傳到下面各個村,縣衙就開始招工,向上元縣及名下村落招工。

主要招繡娘,要求熟練使用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等紡織工具,分工為紡線、織布、染色等多道程式。

工錢是底薪加提成,乾的越多,工錢越多、包一日三餐,離的遠的還能住到廠裡。

除此之外還有幹力氣活的男人,紡織廠也不可或缺,不過他們的工錢就沒有提成了。

招工訊息一出,上元縣及名下村裡的人無論男女老少全都沸騰起來。

“需要熟練用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這要求簡直就跟沒有一樣啊!”村裡的婦人們激動道。

剛開始她們還心裡忐忑,生怕自己不符合招工要求,可是等看完,她們全都自信起來。

因為她們早就熟練掌握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這恰好是她們最擅長的領域。

其實上元縣的木匠數量並沒有多到短短一個月就把所有傳統織布機和紡線車都改良完,可是架不住百姓們心裡掙錢心切,不少人都跑去看木匠去學習。

而木匠們對他們的行為非但不生氣,還很熱情的教導他們,畢竟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都不是他們的手藝,他們沒有藏私的資格。

最重要的是,上元縣和名下村落需要改良的紡織機數量太多了,現在排在後面的人想主動學習,也是在減輕他們的負擔。

就這樣,飛梭織布機和豎紗錠紡線車迅速傳向鄉下,就連和上元縣臨近的幾個縣城也聽聞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