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勤工助學(第2/2頁)

作品:《紅樓如此多驕

“而又因為教授的子弟多是奴籍,塾師們也就愈發敷衍了事——如此迴圈往復,這蒙學自然是越辦越差!”

【官辦蒙學相關內容,前文二十八章早有概述。】

因都是在說蒙學,聽了半天也沒工部的事兒,趙熠皺著眉頭有心要打斷焦順的話,卻忽聽焦順話風一轉:“故此下官以為,不如將各地的蒙學,與我雜工所的工坊對接起來,一則解決蒙學招生困難,錢糧匱乏的難題。”

“二來也可以適當提高匠人子弟的文化水平——那些塾師教不出什麼讀書種子,教匠人子弟識字卻綽綽有餘——然後再從中選拔出合適的管理人才,以便今後政令通達。”

“三來更可以藉此誘使匠人們努力工作,扭轉目前冗工怠工,得過且過的風潮。”

聽完這番話,蘇友霖又和趙熠交換了一下眼神,趙熠便冷笑道:“你說的輕巧,匠人子弟們入學的錢糧,卻又該從哪裡出?”

“當然是由匠人們自己出!”

“哈!”

趙熠嗤笑一聲,鄙夷道:“你方才還說,各地蒙學的勤雜費日益增多,讓尋常百姓難以負擔,莫非你百工所裡的匠人,竟個個都是中產之家不成?”

“大人容稟。”

焦順不卑不亢的道:“我說的這入學的錢糧由匠人自己出,實則是希望能在各處工坊內,引入工時工量的考評。”

“這考評並不涉及薪酬多寡,卻可以用來減免匠人子弟在蒙學的勤雜費用,乃至食宿費用。”

“只要提前數月明示,日後那些不涉品階的管事職務,都會優先從蒙學畢業的子弟中挑選,再加上這些減免措施,必能讓一部分匠人樂於勤工助學。”

“如此一來,工坊內的產出必定會有所提升,屆時所內再從中擷取一部分款項,充作首批助學錢糧即可。”

蘇友霖和趙熠聽到這裡,忍不住面面相覷。

這工坊與蒙學聯動,以勤工而助學的法子,說穿了還是誘之以利,迫使匠人奮發那一套。

但妙就妙在,它套了層助學的外皮,即便是最不屑於‘誘之以利’的科道言官,怕也不好明著提出質疑。

而且教化匠人子弟,再從中選拔管理人才的做法,也最是符合他們這些文官集團的胃口。

更何況如此一來,還可以順便盤活飽受詬病的官辦蒙學,對朝廷來說堪稱是一舉兩得。

這……

這卻讓他們如何反對、駁斥?!

“再有就是。”

焦順的長篇大論卻還沒有結束:“下官擬在各地工坊裡,選一批年老體衰卻技藝精湛的匠人,專門向蒙學裡的匠人子弟傳授技藝,這樣即便教出來的學生不能充任管事,也能在技藝上有所進益。”

頓了頓,他又補充道:“當然,若是普通學子對這些技藝有興趣,也大可額外出一份束脩旁聽。”

“而這些額外收入,則全部歸屬於授課的匠人——如此才稱得上是‘老有所養,幼有所教’。”

這最後八個字一出,蘇友霖和趙熠臉上愈發五味雜陳。

兩個堂堂進士出身的官員,卻反被個剛脫奴籍毛頭小子,當面教導‘老有所養、幼有所教’的道理。

偏兩人心下還不得不承認,這毛頭小子的一番謀劃,竟是頗有些道理,且又有實際操作的可行性。

但趙熠還是忍不住雞蛋裡面挑骨頭,冷笑道:“那些匠人最愛敝帚自珍,又怎肯賣力傳授技藝?”

“大人。”

焦順卻早想到了這些,立刻答道:“他們所教的亦是匠人子弟,彼此本就有千絲萬縷的聯絡,況且學生家中也不乏懂行的,他們又怎敢一味的糊弄了事?”

“再說也用不著讓他們把壓箱底的本事拿出來,只要肯耐心教些基礎,再有同窗之間交流探討,就必然強過那些渾渾噩噩的普通匠人!”

這下趙熠也沒詞兒了。

主要是倉促間,一時也想不出反駁的論據,於是他下意識看向了桌上的文稿,想著是不是能從上面找出什麼漏洞來。

結果卻發現蘇友霖不聲不響,早捧著那‘不堪入目’的文稿,看的聚精會神。

趙熠心下無語,只得揮手道:“你且先下去吧,容我與侍郎大人過目、討論之後,再尋你問話。”

等焦順告退之後,又過了許久,蘇友霖才放下手中的文稿,幽幽慨嘆道:“陛下果真慧眼如炬,竟能從家奴中選拔出這等遺才。”

趙熠巴巴看著那文稿,嘴裡卻道:“大人會不會過於高看這焦順了?再說這也有可能出自陛下授意,他只不過是貪天之功罷了。”

蘇友霖搖了搖頭,指著那文稿道:“你自己瞧瞧吧,裡面一些事情若非親歷親見,怕也難能如此周全。”

趙熠就等著這話呢,忙上前取了仔細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