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 八千變七千二(第2/2頁)

作品:《紅樓如此多驕

這時書房門外突然傳來一陣急切的呼喊。

忠順王眉毛一挑,提起爐子上的水壺,揭開簾子便劈頭蓋臉的潑了出去,同時嘴裡罵道:“狗奴才,這你也是你大呼小叫的地方?!”

門外那人猝不及防被燙的嗷嘮一聲,但等聽到忠順王的喝罵,忙又拼命捂住了自己的嘴。

忠順王見他半邊臉都被燙紅了,這才略略消了氣,冷著臉喝問:“什麼事,說!”

“啟稟王爺,有幾位年輕官員找上門來,要求拜會王爺。”

那人說著,小心翼翼的遞上了幾張拜帖。

忠順王原本不怎麼在意,等看清楚上面的名姓,卻頓時大喜過望。

蓋因上面大多都是名噪一時的年輕才俊,且不少都是清貴言官,平素最是愛惜羽毛,往昔便是忠順王差人去請,都未必能請的來,誰知今兒卻一股腦找上門來。

“王爺!”

那謀士也在一旁看到了請帖,當下兩眼放光道:“若能有這些人襄助,何愁大事不成?!”

忠順王認同的點了點頭,當下便親自迎了出去。

雙方見面後寒暄了幾句,內中便有人拿出幾份報紙問道:“敢問王爺,這上面的文章出自府上何人之手?”

忠順王定睛一看,卻不正是自己方才準備澄清的那幾篇文章麼?

他愕然的張了張嘴,然後猛點頭道:“確實是我府上清客寫的,當然了,本王也對其指點了一二。”

來訪眾人面面相覷,都覺得忠順王果然是忠順王,不過為了那幾篇膾炙人口的好文章,他們也只能捏著鼻子道:“王爺高瞻遠矚,我等不如也。”

旋即又希望忠順王能將作者請出來,與眾人共商倒焦大計。

忠順王卻從哪兒給他們變人出來?

當下支吾以對,眼見來訪的俊才們漸漸不耐,似有就此告辭的意思,他一咬牙,揚聲道:“快、快去請蔣先生來!”

這蔣先生,正是他那位心腹謀士。

不多時蔣先生就到了,他原是屢試不第的秀才,雖然自負才智過人,但卻天然對打通了科舉兩榜的人既敬且畏,如今見一眾名士盡皆在場,不免比面對忠順王還要謹慎小心,躬著身子小心問道:“不知諸位喚學生來有何吩咐?”

“蔣先生不必如此。”

為首的言官擺手笑道:“就憑先生這幾篇文章,便足以名震士林了。”

“啊?!”

蔣先生先是一愣,繼而就見王爺猛打眼色,那些名士高人們也都投來欣賞的目光,他不自覺倒吸了一口涼氣,然後霍然挺直腰板道:“不敢不敢,蔣某不過是偶有心得罷了——當然了,這也離不開王爺的耳提面命。”

自這日起,忠順王府的蔣先生名聲大噪,他那幾篇文章也被轉載到了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一時風頭無兩。

……

就在廢除工學的輿論,愈演愈烈的同時。

賈母發喪的日子也終於到了。

因前兩年秦可卿那一場風光大葬珠玉在前,賈政咬著牙砸了五萬兩銀子進去,畢竟他總不能讓侄孫媳婦把自己母親給比下去。

這裡面除了薛寶釵和焦順拿出的三萬兩之外,還有兩萬兩是答應和長房三七分遺產,才好容易湊出來的。

等這一場葬禮辦完,榮國府就算是徹底精窮了。

或許就是因為這個緣故,送葬隊伍裡哭聲震天,且格外的聲情並茂。

焦順按照慣例,也去設了路祭的棚子。

或許是因為賈元春被排擠的事情,已經傳到了外面的緣故,設路祭的雖然不少,但真正親自來送葬的大人物卻不多。

焦順也因此排到了前五,得以參與家屬答禮的環節。

等到賈政、寶玉、賈璉等一眾孝子賢孫跪拜答禮之後,焦順便上前扶起了寶玉,特意叮嚀道:“嬸嬸應該已經告訴你了吧?等葬禮舉行完,你可千萬要記得回衙門裡當值,不然這官兒你怕是做不下去了!”

賈寶玉聽到‘做不下去’四字,眼底明顯閃過一絲歡喜,但他也知道焦順是好意,故此只連連點頭表示知道了。

然而一直等到正月二十五,焦順也沒見他在工學裡露面,反倒是正式參劾他的摺子,二十四就已經遞到了內閣。

正月二十六。

內閣奏請宮中裁決,不日便有旨意頒下:就地免職、永不敘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