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爭(第1/2頁)

作品:《紅樓如此多驕

吏部。

文選清吏司郎中馮揚面帶倦意的坐在書案後面,低頭掃了眼親信下屬剛呈送上來的公文,一時卻懶得翻開來細看,將頭枕在椅背上,微眯著眼問:“選中了多少舉子?”

“初篩下來,共計五十九人。”

為首的屬吏忙稟報道:“頭等的一個沒動,大多是從二等和八仙裡挑的。”

夏朝開國畢竟才六七十年,進士還不似前清後期那樣氾濫——當時想做偏遠地方的知縣都要先候補,什麼時候補上還不一定,因此一些富庶州縣的八九品官也有大把進士搶著去做。

通常來說本朝進士起步就是七品——當然了,一些肥缺要職,從七品、乃至八品也有人甘之如飴。

但再往下,那就不是補缺,而是羞辱人了。

所以為了儘量拿下工學裡的官職,免得那些泥腿子做大,吏部特地將今秋舉人大挑的分派押後處置,為的就是找人填補那些從八品、九品、乃至從九品的缺。

所謂的秋季大挑,乃是舉人邁入仕途的主要途徑。

按朝廷規制,但凡三次參加春闈不能考中進士的,都可以申請與秋闈同期舉行的大挑,然後按照考評結果作為進士的補充,授予七品至九品不等的官職。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參與大挑的人都能當官,通常每輪考評二十人,會有三人被評為一等,繼而角逐七、八品的官職。

另有九人為第二等,通常也只能充任八品以下的小吏。

剩下的八人除了慘遭淘汰,還被戲謔的冠以陪綁八仙之名。

話說賴大的兒子賴尚榮,原本是沒資格參與本屆大挑的,所以他家當初才準備了足足一萬五千兩銀子,準備以遠超市價的價格拿到外放知縣的名額。

結果卻因受焦順牽連,愣是沒能把銀子送出去,所以只好改走工學的門路。

這且不論。

卻說馮郎中聽完下屬的稟報,微微頷首道:“多挑幾個也好,你們這陣子費費心,爭取再把人過一遍——儘量選出身差一些的,免得受不了寄人籬下的閒氣,再鬧出掛印辭官的事情來。”

下面屬吏剛要恭聲應是,又聽他道:“但也不能太差,不然一旦把持不住迷失了本性,再想調換可就難了——這一點尤為重要,最好是那等無需點撥,就肯自覺維護讀書人體面的!”

幾個屬吏面面相覷,臉上都顯出幾分難色來。

真要是堅毅不拔,家世又不太差的人,怎麼會跑來參與大挑?那肯定是要埋頭苦讀,繼續備戰下一場才是正途啊!

但上官提的意見,誰敢當面駁回?

正要硬著頭皮應下,又聽馮揚恨恨的補了句:“別的倒罷了,萬不能再重蹈禮部的覆轍,愣是被那焦賊……焦順抓了把柄!”

他私底下罵焦賊罵慣了,但這畢竟是在衙門裡,到底還是要注意一些的。

事到如今,下面幾個屬吏也大多風聞,這回禮部被一窩端掉,都是因為錯看了人,以至被焦順拿住了把柄,但具體到底是怎麼回事,卻還是兩眼一抹黑。

於是便有人好奇的問:“素聞禮部的王侍郎是個聰明人,偏怎麼這回就失了手?”

“還不是形勢所逼!”

馮揚一撇嘴,順嘴道:“周隆一案鬧成那等局面,最後連閣老都請辭了,他若是不鬧出點動靜,日後還……”

說到半截,他才驚覺不該對下面人透露太多,忙生硬的改口道:“對了,你們選人的時候,最好選幾個算學好的,或者對匠人手藝感興趣的——部裡已經淘換了幾本工讀生的‘教材’,等選好了人,少不得要先臨陣磨槍。”

說到‘教材’二字時,他便忍不住直咧嘴,那玩意兒聽說是花大價錢,私底下找蒙學裡的匠師買的,說是教材,其實大都是事後回憶口述出來的東西。

裡面的內容顛三倒四雲山霧罩,甚至還有許多自相矛盾和無法自圓其說的地方,給這玩意兒冠以教材之名,馮揚都覺得牙磣!

但既是要去工學做官兒,好歹總要對這些東西有個基礎的認知,也免得那焦順橫挑鼻子豎挑眼的。

馮揚說完,見幾個親信下屬都面露難色,不由嘆道:“先多選幾個備著吧,到時候再從裡面儘量挑好的——宮裡催得急,怕是拖不了太久,先把人集中起來儘量把這些泥腿子的東西吃透,若是有人能將其改成正經文章,就最好不過了。”

聽他話裡到底打出了富裕,幾個下屬這才略略鬆了口氣,齊聲躬身應是。

旋即,那為首的卻又欲言又止。

馮揚以為他是想訴苦談條件,不由皺眉問道:“還有何事?”

“回大人。”

那為首屬吏小心翼翼的道:“咱們文選司裡也有些身負功名卻無官無職的,想要為大義進一份心力,您看?”

工學裡的官職,除了司業和督導之外,幾乎都不被進士官放在眼裡,甚至在參加大挑的舉人眼裡,也算不上是頭一等的好去處。

但對於一些只有秀才功名的微末小吏而言,這卻不啻於踏入仕途的通天大道。

馮揚聞言面色稍霽,心知這必是有人託請,想著做個順水人情也好,於是便道:“你回頭統計一下,也把名字列進去——不過事先說好了,需得是在複試里名列前茅的才成,若是選出些酒囊飯袋,便我能饒過你們,尚書侍郎那裡卻也交代不過去!”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為首屬吏連聲應了,正準備順勢告辭,好把這訊息傳給下面的文書們,卻不想值房外忽然有人高聲道:“大人,尚書大人請您過去一趟。”

馮揚只當是為了這份名單,於是忙拿起來一面翻看,一面問道:“這其中可有你們一致看好的?快快把出身名姓報給我!”

幾個屬吏不敢怠慢,忙圍上前,將其中兩三個確實出挑之人的履歷,簡單的稟給了馮揚,又特意指出了他們優於別人的地方。

一番雞飛狗跳之後。

馮揚好容易記下這些履歷,一手託著名冊,一手揉著眉心步出值房,隨口問那傳話的小吏:“尚書大人急著喚本官過去,不知所為何事?”

“這……”

那小吏略一遲疑,還是壓著嗓子透風道:“方才好幾家勳貴外戚結伴跑來,瞧那氣勢洶洶的樣子,多半是想往工學裡塞人——其中頗有幾個粗鄙的,大人去了務必小心。”

馮揚腳步一頓,眉頭也不由的皺緊了。

他原以為和吏部爭搶官員名額的,必是皇帝和焦順,誰成想勳貴外戚會橫插著一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