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2章 浦江的目光

作品:《一路青雲

得到王虹鋒的支援,陳雨城也是放心不少。

當然,王虹鋒的支援並不意味著這個方案就能在省裡透過,畢竟還要經過集體討論和決策。

很快,陳雨城又從程化言那邊得到了好訊息,生長洪錫銘對這個方案也表達了原則上支援的態度。

有了王虹鋒、洪錫銘的支援,這個方案透過的可能性大增,基本上不會再有什麼大的問題,除非民間反對的聲音特別強烈。

陳雨城也急於將這件事情定下來,免得出現意外,還在回通城的車上,他就給包飛揚打了一個電話,約好進行下一步的商談。

越是在這種時候,陳雨城越不敢放鬆,就怕因為某個問題或者某個事情,導致原本的大好局面毀於一旦。

陳雨城這一次選擇了提前拜訪,他希望能夠跟包飛揚先在私下裡達成一些共識,這樣可以讓正式的談判更加順利。

“難道這一次沒有人跳出來說,將幾個海島還給浦江市是出賣通城市、江北省的利益?”包飛揚笑著說道。

陳雨城苦笑著道“有,市裡開會的時候,有人就提出了大小陽山島只能借,不能夠讓,相關的海域也不能夠讓,不過被程書記給堵了回去,陳書記說僅僅是借的話,浦江市恐怕不會改變在橫沙堆人工島建港口的計劃,也就不會答應將北沙洲讓給通城市,這一次雙方是以地易地,否則的話浦江市是不可能答應的。”

包飛揚點了點頭“程書記我接觸過,是個很有水平的領導。能夠得到程書記的支援,這一次雙方的合作應該有很大的可能達成。”

陳雨城道“但是程書記也提出了一些要求,這些要求可能出了匯潯區的範圍。”

包飛揚沉吟了一下說道“你先說說看!”

陳雨城提出來的一些要求,確實有不少出了匯潯區的範圍,譬如關於江行化工區的產業轉移問題,因為涉及到江行區,包飛揚當然沒有辦法做出決定。

不過,這些要求都不算過份,主要是關於通城市與浦江市在產業、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合作。

包飛揚點了點頭說道“行,關於匯潯區的內容我們先談,涉及到市裡和其他區縣的,我會向市裡彙報,我覺得問題不大!”

包飛揚覺得這份合作協議能夠達成的話,有點類似面建設浦江市與通城市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通城市希望透過接受浦江市的經濟輻射和兩地的經濟合作,帶動通城市的經濟展。而浦江市其實也需要一個緊密聯絡的、對浦江市產業結構形成互補的這樣一個鄰居。

作為國經濟最達的地區,尤其是經過改革開放這二十多年的展,浦江經濟已經到了再度升級的關口。春東新區的成立,春江高科技園區、銀橋出口加工區、涇山化工區、天江經濟技術開區……這些產業園區的展,已經表明浦江市要向技術、資本密集型產業展,一些汙染嚴重、效益不高的企業,還有勞動密集型產業已經開始逐步外移。

浦江的經濟升級其實是一個主動加被動的過程,其主動在於浦江市著眼於國際化大都市的建設,著眼於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的建設,有意識地控制和引導相關產業的展。而被動則在於隨著浦江經濟的展,浦江城市的擴大,一些工業企業逐漸被城市所包圍,城市的展造成地價的上漲,傳統工業企業要進行技術升級,擴大生產已經沒有空間,加上城市對環境的要求,都逼迫這些企業從原來的地方搬出來,尋找新的展空間。

浦江地價和租金的上漲、人工成本的上漲、對環保更嚴格的要求……都要求企業不斷升級,一些落後的技術就只能轉移到別的地方,這就是被動的轉移和騰籠換鳥。因為後因素,還有主動進行產業升級,所以浦江已經開始擺脫過去那種只要是投資就大力歡迎的局面,開始對部分產業進行轉移,有意識引導符合產業展方向的投資進來。

在這個過程中,浦江市要進行產業轉移,同時也要謀求產業鏈的合理佈局,一些汙染嚴重、不符合浦江市要求的產業需要轉移,但同時這些企業生產的產品也是浦江所需要的,浦江也不能一搬了之,有的企業進行產業升級以後,部分被淘汰但依然被需要的產品生產就需要搬到周邊地區,生產以後輸送到浦江,形成新的產業鏈佈局。

以前浦江市與蘇城、寧城等地方就形成了這種產業鏈的互補格局,現在通城市想要加入到這個格局當中,浦江市自然也沒有拒絕的必要。

不同的地方在於,過去蘇城與浦江的融合是蘇城主動,浦江市聽之任之,而與通城市的合作,浦江需要進行更多扶持和引導,這也是通城市的希望和要求。

包飛揚連夜向市長楊成林進行了彙報,楊成林隨後指示,讓市政府秘書長成思南、市展計劃委主任姚月娥參加後續的會談。對會談的策略,楊成林也做出了指示,要求從長遠的利益出,推動浦江市與通城市的經濟一體化,將其打造成為環浦江經濟圈合作的典範。

相比蘇城、寧城等地區,通城的經濟展要落後一些,但也正因為如此,浦江市與通城市競爭的領域少,能夠合作的地方更多。

談判進行得很順利,雙方很快就合作方案達成了一攬子協議,部分方案已經涉及到細節,但是在原則上已經基本談妥,不過正式簽訂還要等兩地政府批准,涉及到行政區劃的調整,還要上報中央審批。

浦江市委,市委召開了擴大會議,除了市委領導,還有相關部門和區縣官員參加會議。市展計劃委主任姚月娥就浦江市與通城市達成的合作協議的情況進行了彙報。

姚月娥彙報以後,市長楊成林先開口說道“這次與通城市談成的這一系列協議,主要包括兩個內容,一是區劃上的調整,涉及到北沙洲,包括大小陽山島在內的幾個島礁,以及部分海域。另外就是產業和交通建設合作……”

相比通城市將土地交換看得非常重,浦江市對北沙洲的歸屬並不是很關心,雖然北沙洲的面積達到了接近三十平方公里,放在浦江市這邊也算是很大一塊土地了。不過,浦江雖然說寸土寸金,但也要看在什麼地方,浦江幾個郊縣的土地沒怎麼開的地方還多得很,天江口類似沒有開的沙洲也不少,況且北沙洲自己跑到天江對岸,都跟通北市連成一片了,而且沙洲上水域面積比較大,開價值並不高,所以大家並不是很在意。

倒是大小陽山島讓大家比較敏感,市裡突然用北沙洲換回大小陽山島,是不是意味著市裡打算放棄橫沙方案,轉而在大小陽山島建設離島深水港?

浦港集團總經理侯榮華立刻感覺到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自己身上。

楊成林也知道大家對大小陽山的關注,他接著說道“北沙洲的情況,剛剛姚主任也介紹過了,大小陽山島的情況,相信大家也有所瞭解。之前市裡在研究深水港建設方案的時候,在大小陽山建設深水港是一個重要的備選方案,不過因為大小陽山島屬於通城市,很多問題比較難以協調,所以這個方案一直沒有得到認可。”

楊成林說道“現在市裡已經啟動高橋新港的建設,並且基本確立了高橋新港+橫沙人工島深水港的計劃,不過橫沙人工島方案還要進一步深入、細化,最終是不是能夠如期開工建設,暫時還不能說已經確定了,而在高橋新港與橫沙人工島深水港之間,是不是還需要先期建設一個深水港區,之前也有專家提出了疑問,總之就是不管橫沙人工島的方案能不能實行,建設週期如何,要不要啟動大小陽山深水港的建設方案,市裡能夠多一種選擇,多一個備選方案,對於浦江市建設國際航運中心,都是有好處的,所以如果能夠促成北沙洲與大小陽山島的交換,我認為是有好處的,大家有什麼想法和建議,也都說一說?”

楊成林看了一眼唐興邦書記,唐興邦點了點頭說道“成林同志說得不錯,要不要啟動大小陽山島的深水港計劃,大小陽山島的深水港方案與橫沙島方案哪個更好,這個不在今天要討論的內容當中。浦江市本身就缺少深水岸線,有了大小洋山島,多一個建設深水港的備選方案總是好的……”

唐興邦和楊成林定下了基調,自然不會有人再去討論在基本敲定橫沙方案的情況下,到底有沒有必要換來大小陽山島,以及換到大小陽山島以後,是不是應該直接啟動大小陽山島深水港計劃,並放棄橫沙人工島方案。

喜歡一路青雲請大家收藏一路青雲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