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班子調整

作品:《一路青雲

包飛揚現在還不知道陳文斌與沈國生有沒有達成默契,但至少可以看出來,陳文斌並不會徹底站在他們的這一邊。看來陳文斌也想透過這種競爭,為他自己爭取更好的位置,如果他這個時候站隊太明顯的話,很可能原定的到海州任職的計劃也會生變化,所以陳文斌才會對自己說有些事情不到最後一秒,都可能會生變化。

************************

規劃中的重化產業區目前僅有船舶工業園區開始熱火朝天的建設,其它的能源、鋼鐵、化工等園區還沒有重大專案落地,所以徐盛教率領的視察團的目光大多還集中在船舶工業園區上。

在雲山上眺望過園區景象以後,徐盛教等人一行又實地走訪了園區,隨後還到其他兩個片區進行考察,包飛揚一直隨行並作詳細的介紹。

“兩山之間的這個狹長地帶,規劃展高新技術產業,我們希望將這裡打造成為海州的矽谷——智谷。當然,這個矽谷跟美國的那個沒辦法相比,甚至也不能與滬城、鳳湖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相比。我們這樣說,只是希望在臨港經濟開區形成幾個特色鮮明的產業片區,以形成規模與聯動展的優勢。”包飛揚說道。

山谷片區夾在兩山之間,土地貧瘠,既不適合展工業,也不適合展農業。但卻是溝通開區南部與北部的咽喉,聯通海州與望海的臨海公路就是從山谷當中穿過,交通比較便利。包飛揚的計劃是將臨港經濟開區的技術與研力量集中在這裡,也可以起到推動兩個片區展的作用。

智谷以北,就是最初的海州經濟技術開區,包括從主港區向西,西至運鹽河、北至大港路、南至馬山路這一片,這裡將重點展出口加工產業。經過十幾年的建設,核心區已經建成比較成熟的配套與一定規模的工業。其中的紡織、機電、糧食加工等產業已經具有一定的基礎。

不過,以前臨港經濟開區的產業規劃並不是很明晰。不同產業的工廠混雜在一起,沒有形成產業協同的優勢。實際上現在國內其他地區的開區、工業區都有類似的情況。一來招商引資並不容易,為了引進一個專案,地方政府往往要承諾很多優惠。付出許多努力,而沒有辦法設定太多的限制。然而就算是這樣,能夠引進專案的數量也很有限,所以不管是什麼專案,地方上都會歡迎並爭取,這就造成一個地區開區內什麼樣的企業都有的局面。

而且由於地方政府的財力有限,大多數地方開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沒有辦法一步到位,往往只能夠建一塊開一塊,所以這些專案也往往都集中在一塊。無法進行合理分割槽,這都是各地開區展初期容易存在的問題。

包飛揚主政臨港經濟開區以後,臨港經濟開區的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比較大的突破。以前那種混亂的工業佈局就顯得很不合理,不過調整起來困難重重,即使是包飛揚,也只能在新的區域進行重新的規劃與佈局,原來老開區已經形成的企業佈局只有逐步進行調整。

“海州臨港經濟開區的規劃明晰、措施有力、展勢頭強勁,海州市委市政府與臨港經濟開區黨工委、管委會的工作紮實有效。值得肯定。”徐盛教在參觀結束後對海州開區的情況給予了高度的肯定,並提出了新的要求與希望。

考察團離開以後。省裡的調整動作比大家預想中的還要快,兩天後的省委常委會議上,就海州市的人事調整進行了討論,常務副省長徐盛教提出,海州市委書記薛紹華在海州市委書記任上已經幹滿一屆,任期內工作表現突出,堅持海州的展方向與路線,並最終取得了耀眼的成績,提名薛紹華擔任省計委主任兼省長助理。

計委號稱小政府,在省屬廳委辦當中,含金量絕對是排名前幾位的,更何況還可以兼任省長助理,這樣的調整對薛紹華來說,屬於提拔任用,但是未能一步提升到副省長,也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以海州的展態勢,薛紹華只要在海州再幹兩三年,順勢進入省府擔任副省長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未來以海州市委書記的身份成為省委常委倒也並不是沒有可能,當然在通城市委書記還沒有入常的情況下,即使是海州市經濟展勢頭再猛烈,也不敢保證海州市委書記也將來一定能夠進入省委常委班子。

不過薛紹華以省長助理兼計委主任,未來兩三年由省長助理變成副省長的可能性也很大,還能夠留下在省計委工作的資歷,相比較而言,這個調整還是積極正面的,比起繼續留在海州市擔任市委書記,薛紹華的仕途還算是前進了關鍵的一步。

所以省委書記王虹鋒雖然提出海州的班子不宜進行大的調整,但是對於洪錫銘提出的交換方案還是給予了適度認可,最後薛紹華的調動與其他幾個人事調整還是得到了透過。

根據常委會討論決定,薛紹華不再擔任海州市委常委、書記,陳玉清也不再擔任海州市委常委、副書記、海州市長,海州市的一二把手均進行了調整,這種情況在一個展態勢良好的班子身上極少會生。不過這一次調整也有其必然性,按照國內通常的做法,明年中央要換屆,為了實現平穩過渡,往往要提前一年時間對地方上的人事進行調整,這種調整與海州市剛剛進行的那種調整並不一樣,是著眼於大局的平穩與政策的連貫性進行的。將會體現新老班子的共同意志,這是我黨多年執政當中摸索出來的行之有效的接班換屆方式。

江北省因為原省委一把手魯勇明的原因,提前進行了調整。在這一輪的調整當中省委、省政府的一把手都不會生變化,但是班子裡的其他成員也會進行一定的調整。江北省搶在中央的前面,在內部進行一些調整,一直都在進行,此前通城市的班子就進行了調整,海州市動作更大,也可以說是省裡對海州重視。支援海州這一輪建設力度的體現。

而薛紹華在這個時候進入省府,雖然暫時只是省長助理。只要運作到位,在這一輪調整當中成為副省長的可能性非常大。薛紹華也算是王虹鋒的嫡系幹部,他能夠向上一步,也代表著王虹鋒在江北省話語權更增強了一分。也因為這些原因,包括王虹鋒以及其他幾個省委常委在內,雖然說希望保持海州班子的穩定,但是最終還是投票支援了海州市領導班子調整方案。

根據這次常委會上透過的人事調整方案,原省政府秘書長沈國生擔任海州市委常委、書記,原省交通廳黨組書記、廳長邱成德擔任海州市委常委、副書記、代市長,另外調整的人員還包括海州市副市長韓起文被調離,到省文化廳擔任副廳長,江北船舶總公司舶工業總公司總經理陳文斌擔任海州副市長。海州市委市政府班子其他成員保持不變。

陳玉清離開海州後,將重回省紀委,擔任省紀委副書記、省監察局局長。在省紀委排名第二,兜兜轉轉重新回到紀委戰線,對於陳玉清未來的仕途展是一種打擊,不過這也確實是一個更適合她的性格與工作作風的一個地方。

訊息傳到海州,先在官場上傳開,由於此前就有風聲。所以大家對這個結果雖然有一些驚訝,但是也並不奇怪。早就有人分析過市委一把手薛紹華也會離開。

“我早就說過薛書記會走,怎麼樣,都靈驗了吧?”不少事前諸葛亮這樣說,事後諸葛亮也這樣說。

他們的理由主要有兩點,一是薛紹華在海州市委書記的任上已經幹滿了五年,現在進行提拔,理所應當,雖然繼續留在海州,等待現在海州的一些專案出成績以後再走會更好。但是既然做出了成績,那就應該提拔,這是流官制的特點——留不住人。

另外一點則是海州市現在的形勢這麼好,省裡面肯定要加強控制——當然,這是體面一點的說法。

“諸葛亮們”則毫不客氣地說道“其實就是搶功勞,你看海州剛剛引進了幾個大專案,這時候省裡面派人下來,等這些專案建成了,那都是他們的功勞。反倒是薛書記、陳市長這個時候走了,這些功勞以後就跟他們沒有什麼關係了。”

“是啊,要不就算薛書記、陳市長他們被提拔了,市裡路書記、冼市長他們也應該能夠升半格啊,可是現在你看他們都沒有機會,人都是從省裡空降的,這樣做真是太不公平了。”

“聽說薛書記要當省長助理,也算是提拔了,陳市長擔任紀委副書記,應該是降了吧?”有人對這個問題感到非常疑惑,畢竟在很多人看來,海州市紀委副書記畢竟是副手,好像還是不如其他局辦的一把手。

“那倒也不能這樣說,紀委副書記還兼監察局局長呢,級別是一樣的,不過以後展的方向就受到限制了。陳市長好不容易從紀委那條線跳出來,現在又被弄回去了,肯定不願意,可是上面都話了,她也沒有辦法。”陳玉清由於其鐵面風格,在老百姓當中素來有“青天”的稱號,但是對官場上的人來說,大多對陳玉清是又敬又畏,敬的是她的品行,畏的是她對下面的嚴格要求。

“說實話,陳市長雖然要求嚴格一些,但要不是陳市長,我們海州也沒有現在的局面。那些投資商都說我們海州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高,還不是陳市長給逼的?”

“拉倒吧,陳市長走了,你又可以上班打毛衣了,你心裡怕是高興壞了吧?”

“我高興什麼?陳市長的要求是嚴格,可我知道她是一個好市長。再說陳市長走了,那什麼效能監察制度還在,就算換了新的領導,恐怕也不會說廢除就廢除吧?這就叫、就叫那什麼來著?蕭規曹隨——”

“呵呵,那可是臨港經濟開區搞出來的,聽說跟那個年輕的管委會主任有關。”

對於市裡的這次調整,海州官場上的普通幹部只是會覺得可惜,畢竟在薛紹華、陳玉清的領導下,海州市已經呈現出積極的展態勢,大家都會覺得保持現在的局面,海州一定會展得更好。但是現在換了新的領導人,就會出現一些新的變數,不過這種變化對他們來說,切身利益並不會受到多大的影響,所以大家也只是議論,不會真的有什麼擔心。

但是對達到一定層級,以及與薛紹華等人有關係的官員來說,這一次的調整影響就大了,雖然此前市裡已經就一些人事進行了安排,但是新的領導上任以後會怎麼做,要怎麼相處,依然會讓大家感到十分擔心。

對於冼聞等人來說,也確實有一些遺憾,這次沒能夠順勢向前跨一步,以後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遇到這樣的機會。

冼聞聽到訊息以後,就給包飛揚打了個電話,約他到海船上吃海鮮。

這一次的調整對冼聞來說,可謂是十分難受。冼聞擔任海州市常務副市長的時間比薛紹華擔任海州市委書記、陳玉清擔任海州市長的時間都要長,冼聞屬於那種在省裡並沒有強力靠山,但是憑藉努力工作與出色的表現,以及對機會的把握,才非常幸運地走到現在。

他原先在省裡與副省長王躍偉走得比較近,到副省部級這個層次,往後的每一步都不容易,王躍偉的上升空間並不大。

在海州市,冼聞並不是最早向薛紹華靠攏的班子成員,他是在陳玉清擔任海州市政府一把手以後,感到威脅,這才向薛紹華靠攏。未完待續

喜歡一路青雲請大家收藏一路青雲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