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沒有出口的迷宮(第1/2頁)

作品:《骨錢令

賈行雲依照考古現場不留垃圾準則,細細收拾妥當,連菸灰都不剩下。

“走吧。”劉青山看著唯一親傳弟子還在遵循考古準則,破裂的心境漸漸平復,對自己方才撒落菸灰置氣的方式懊惱不已。

“小賈,你的傷?”劉青山心情趨於平靜,這才想起來賈行雲也被趙猛五指抓了。

賈行雲扯歪胸襟,露出骨錢令。

他將骨錢令輕輕推開,胸前除了五個黑印以外,只剩下一面如骨錢令反印的肉紋。

“奇了,之前胸口火辣辣的痛,還在流血,現在全好了不說,還多了這一骨錢令紋身。”

怪不得賈行雲會驚訝,趙猛一爪入肉三分,骨錢令滾燙如烙鐵入肉半厘,那時候的感覺跟滾水燙豬去毛沒什麼兩樣。

一路狂奔,沒時間檢查,未曾想,半小時不到,傷勢全無,五個指洞只剩黑印,紋身的契合度似天生長出來一般。

“沒時間研究了,還是先逃離這個鬼地方吧。”蔣飛往後望了望,側耳傾聽,指著地上的血跡,道“要是,怪物尋著血跡追來,我們非交代在這裡不可。”

賈行雲合上胸領,舒了一口濁氣,道“有道理,老師,我們先離開這裡再說。”

劉青山點了點頭,臉上又露出鬱色。

幸在還有鋰電池手電筒,沒了頭燈的三人再度上路。

前面四條岔路,其中一條有血跡,自然不能先選,賈行雲掏出鑰匙在通道口刻畫1、2、3、4,選擇1號通道走了過去。

通道時而筆直,時而蜿蜒,四面牆磚,方方正正一模一樣,單從造型無法判斷差異。

前方又是兩條岔路。

賈行雲分別刻畫1-1、1-2,從1-1通道走了進去,道“古人的迷宮設計要麼講究八卦生死門,要麼講究五行,萬變不離其宗,有入口必有出口,陰陽呼應,才是機關設計的核心。”

劉青山拍了拍手中明暗閃爍的手電筒,道“八卦這個不消說,現代理論豐富。陰陽家是盛行於戰國末期到漢初的一種哲學流派,其學問被稱為陰陽說,其核心內容就是陰陽五行。

秦始皇極為推崇陰陽五行,曾自稱秦朝為水德,利用陰陽家的五德迴圈理論來證明自己執政的合理性,水德尚黑,所以秦朝的禮服旌旗等都用黑色。

那趙猛一身暗黑合甲,結合我們前面的推測,可以篤定此處是秦墓,那麼這個迷宮會不會按照五行學說來打造。”

蔣飛對這些彎彎繞繞不是很懂,只能籠統說一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剋嗎?豈不是說這個迷宮不是單純的迷宮,而是某種陣法?”

“也不盡然。”賈行雲用手電筒在四周晃了晃,拍了拍結實的青石板牆面,道

“古人很聰明,他們也可以透過觀察某些物理現象,打造空間重疊或者是偱回的假象,讓人身在其中重複繞圈,也就是世人理解的鬼打牆。”

劉青山摸出指北針,見指標轉動紊亂,道“利用磁石影響磁場,最早見於《鬼谷子》,其中寫道鄭人之取玉也,必載司南之車,為其不惑也。

可見戰國時候就有了司南這種磁性指向器,此處採用影響方位原理,至少可以說明迷宮不是八卦生死門一類。而是為了防備利用指向器辨別方位,盯著一個方位暴力破牆。”

“嗯。”賈行雲點了點頭,道“物理迷宮多半採用視覺欺騙方式,讓人自我以為走的方位是對的,跟醉酒的人以為走的是直線,其實已經偏離方向一個道理。這裡有這麼多的岔路口,就不是單純的視覺欺騙了,唯有不斷試錯,排除岔路,走回正途。”

“那就走吧,我倒要看看,這迷宮能有多少岔路口。”蔣飛嫌賈行雲步子太慢,越過他,直接走在前面。

“哎!”賈行雲嘆了口氣,摸了摸包,裡面吃喝全無,他嚥了咽口水,有些口乾舌燥,憂心忡忡道“就怕這不是一個平面迷宮,而是立體迷宮。”

劉青山擺了擺手,按了按肚子,道“先不說了,節省體力,還有吃的沒?”

蔣飛頭也不回,攤了攤手。

賈行雲跳了跳腳,抖動背後空癟的登山包,除了垃圾,就剩下藥物和少許的工具。

三人無奈,餓著肚子謹慎前行。

通道黑幽,靜謐得有些可怕。

除了三人的腳步聲,偶爾會傳來滲水滴答的聲音,或許是三人撥出的暖氣遇到冰冷的石板,凝結的水珠吧。

又見岔路,1-1變成了1-1-1,直至1-1-1-1-1,前方堵牆,三人似乎早知道這結局,也不氣餒,轉身就進了1-1-1-1-2,直至1-1-1-1-2-1-1,又被堵了回去。

不斷試錯,不斷回頭,三人重複了無數次,腳底板都快麻木了。

1號通道從1-1……到1-2……折返。

2號通道從2-1……到2-3……折返。

3號通道從3-1……到3-2……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