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吃出禍端(第1/3頁)

作品:《戾王嗜妻如命

“婉婉有什麼建議?”李鴻淵好整以暇的問道。

靖婉抬頭看他,頗為疑惑,“需要我建議什麼?御膳房弄的東西,肯定都是極好的。”

“只是,為夫聽說婉婉很擅長吃古董羹,花樣繁多,怎麼,不想也弄給為夫嚐嚐?”李鴻淵“傷心”。

靖婉前世作為大吃貨國的一員,火鍋這種東西自然是不必說,雖然說某些地方比較集中,但事實上,全國各地都有,這裡面的吃法以及種類,自然多種多樣,還真不是現在的古董羹能夠相提並論的。

冬日吃火鍋,的確是不錯的,而且在古代,不用這樣那樣的問題,偶爾吃一吃,會很痛快,靖婉在晉親王府雖然還沒有弄來吃過,不過肯定會有,早晚的事兒。“王爺這是從哪兒聽說的?”

“婉婉以為是從哪兒聽說的?我以為,有些事情,婉婉應該是早知道才是。”李鴻淵神色幽幽,對於自家媳婦如此的“不理解”,好像更傷心了。

級美男四十五度的明媚憂傷,那殺傷力也絕對是槓槓的,不過,現在適應力比較良好的靖婉,只想一巴掌糊他臉上,從婚後的相處來看,某人在婚前就刻意的去了解自己的喜好等各方面的東西,在當下的大背景,這種事一般都是女方的“專利”,尤其是女子高嫁,所以,在最初靖婉意識到李鴻淵所做的事情之後,還有點受寵若驚,當然,因為他婚前的某些行為,靖婉倒也不算特別的驚訝,只是現在純粹是扯開了說,靖婉有點“惱羞成怒”。

沐公公在邊上眼觀鼻鼻觀心,安靜的等著王妃吩咐,同時又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時時刻刻的覷著自家王爺王妃,卻也絕對不能表現得明顯,影響到二人,如此,以便他們有什麼吩咐能第一時間知道,要知道,身為一個合格的狗腿,要讓主子感到貼心的同時要做到適時地封閉六感,不敢聽的不聽,不該看的不看,絕對是一項需要長期鍛鍊的技術活,嗯,沐公公現在已經練到家了。

靖婉不過是微微的動了一下手,沐公公立馬就上前。

既然活閻王要吃古董羹,靖婉這會兒藉著活閻王的威名,也著實不客氣的開始點菜,包括各種肉類、蔬菜類、豆製品類、菌菇類、蛋類製品等等,本來還可以加上海鮮的,只是這北方,海鮮鮮不起來,只有乾魚,再包括某些東西的處理手法都有要求,比如牛肉這種東西,尋常百姓輕易吃不到,私自宰殺耕牛甚至是犯法的,可是天家人要吃,還真不是什麼事兒,擺盤就更不用說了,按照靖婉的意思,就是要將這在啟元人眼中不怎麼能上得了檯面的古董羹弄得高階大氣上檔次。

靖婉的要求這麼多,沐公公那是全部都記在腦子裡了,所以這好記性,也是優秀狗腿子必備的技能之一。

沐公公正要離開,卻被龔嬤嬤叫住,只是她說話的物件是靖婉而已,“王妃,方才那些東西有兩三樣相剋,雖然沒什麼大礙,但最好是不要配在一起吃。”

靖婉想了想,怎麼說,這方面的東西,龔嬤嬤其實在過去的幾年裡時不時的都跟她說過,可顯然,她依舊沒學全,“要不嬤嬤跟沐安一起去吧,另外有不錯的就讓御膳房再弄一些,不算好的就不要了。”

“是。”龔嬤嬤應聲。

宮裡的東西不好?這話靖婉也就是在嫁到晉親王府之後與這樣的底氣這麼說。

沐公公被人“搶了”差事,表示有點不開心,不過,人家是王妃身邊最得力的嬤嬤,所以,他是半點情緒都不敢帶出來,只是暗暗的決定,回去之後,一定要抽時間,再去點亮一門技能,不說學習藥理,至少在吃食上,去給王妃辦差的時候,絕對不能再出現被人半路“截胡”的情況。

龔嬤嬤看了沐公公一眼,講真,在她去伺候靖婉之後,同在活閻王身邊,自然也與這位晉親王府的大總管打過交道的,還不算少,龔嬤嬤覺得,這人有時候也是有毛病,那腦子裡除了想著討好主子,就沒想點別的。

不過沐安這人倒是絕對的忠心,該辦的事情也絕對不馬虎,如此這般,龔嬤嬤自然就懶得搭理他。

御膳房的總管對沐公公也是相當熟悉的,晉親王還沒離宮開府的時候,那幾乎是天天打交道,這幾年倒是基本上沒見到了,但是,曾經給他留下的心裡陰影實在是太強了,一輩子怕是都抹不掉,當然,真正的罪魁禍其實是李鴻淵,所以說,可以想見,李鴻淵在出宮之前,那就是一個十足的混世魔王鬼見愁。

這會兒見到沐公公,那御膳房的總管心肝肉的直跳,臉上卻擺出笑臉,說話行事都小心謹慎了幾分,“給公公請安。公公是有什麼吩咐?”眼睛瞄到了旁邊看上去頗為嚴肅端正的龔嬤嬤,“小的眼拙,這位是?”

“我們王妃身邊的嬤嬤。閒話少數,我們王爺要吃古董羹,趕緊的給準備上。”

這御膳房總管心中苦逼無處述,晉親王而今的顯赫威名更上一層樓,他出宮封王之前,御膳房總管平時看上去還算有幾分威嚴,可是在那些貴主兒跟前,他什麼都不是,在李鴻淵面前就跟鵪鶉似的,現在更不用說,別說是吃古董羹,就算是要吃熊心豹子膽,也得想辦法立刻給準備上,所以,甭管多苦逼,動作麻利點才是王道。

“沒問題,入冬的時候早就準備好了不少鍋子,小的立馬叫人取出來。只是公公需要些什麼配菜?”

“去庫房吧,我要瞧一瞧。”龔嬤嬤適時的開口道,隨後又要求了鍋底。

“是是是,您二位隨小的來。”一邊是引路,一邊叫上十多個宮女太監,一起跟著,方便待會取東西。

御膳房的庫存自然是相當的豐富,可謂是應有盡有,分門別類,不管是乾貨還是鮮貨,不管是肉類還是菜類,不管是半成品還是成品,不過,到底是冬日,新鮮的蔬菜肯定分量不會多。

這時候就徹底的成了龔嬤嬤的主場,一邊走一邊點,要多少分量,要如何處理,都簡練的說清楚,時不時的還親手檢視一下這些食材,或滿意,或不滿意,沐公公倒是完全成了陪襯,就與一小跟班似的,“委委屈屈”的跟在旁邊,不過,他也不是完全就“耿耿於懷”去了,要知道,現在可是偷師的好機會。

晚宴的時辰也足夠久,但是龔嬤嬤並不想讓王爺王妃等太久,因此動作上也很快,因為眼睛夠利,並不存在會點了不好東西的情況。這一圈轉下來,基本上也就完事了,而前面點的東西,簡單容易弄的,都已經準備好。

龔嬤嬤細細的洗了手,又檢查了一邊,不合格的全部打回去重現取了食材再來。

如此,不管是這總管事,還是下面的小管事,都不敢再叫宮女太監去弄了,全部親自動手。

等到全部弄好,而龔嬤嬤全部滿意了,前後花了半刻鐘左右,這已經是很快的度了,但是龔嬤嬤還是嫌棄,以至於御膳房的眾人身體都有點僵,生怕惹惱了她。事實上,御廚跟御醫一樣,都是高危職業。

不過,龔嬤嬤為人或許嚴苛了一些,卻也不是故意找茬以證明自己優越感的人,“行了,送去千辰殿吧。”

眾人鬆了一口氣,十幾個人,一人端或一樣或兩樣或四樣,完全根據盤子的大小而定。

沐公公看到兩個銅鍋子,眉頭一皺,“誰讓給準備兩個鍋子的,只要一個。”一張桌子上,還跟王妃分開吃,真要這麼弄回去了,主子就算不揭了他的皮,也絕對沒有好眼色,這種小錯他要犯兩次,就可以回爐重造了。

御膳房的人面面相覷,不過晉親王身邊的人既然這麼說,照做肯定是沒錯,畢竟如果有錯,這兩位不得一起。

撤了一個鍋子,麻溜的送過去。

沐公公迅的跟上,倒是龔嬤嬤落後了一些,等到東西都拿走了,她才跟上,無意間回頭一瞥,看到不遠處的一隻雞正在下鍋,瞧著應該是哪位后妃要的,這時候下鍋,等到晚宴結束剛好能夠喝上。

龔嬤嬤沒多做理會,徑直的離開了御膳房。

所有御膳雖然都不是走的正門,但是人這麼多,而且這個時候也沒有上菜,所以說,不要太明顯。

桌上原本的菜品全部被撤下,銅鍋子被放在距離兩人不近不遠的地方,外圍一圈的擺上各種配菜,擺不下,還加了一張桌,琳琅滿目,擺盤也相當的精緻,雖然被視為不怎麼上得了檯面的東西,在靖婉看來,還是相當不錯的,只是,點的時候沒注意,現在上桌了,是不是太多了點,而且,有一大半都是龔嬤嬤加的。

不過靖婉隨後想到,貌似坐在上位的那個,一頓膳食,便是早膳,各種點心、米膳、粥品三桌、鹹菜一小桌,口蘑肥雞、三鮮鴨子、五綹雞絲、燉肉、燉肚柿、肉片燉白菜、黃燜羊肉、羊肉燉菠菜豆腐、驢肉燉白菜、羊肉片川小蘿蔔、鴨條溜海參、鴨丁溜葛仙米、燒茨菇、肉片燜玉蘭片、羊肉絲燜跑、炸春捲、黃韭菜炒肉、燻肘花小肚、滷煮豆腐、燻乾絲烹掐菜、花椒油炒白菜絲、五香乾、祭神肉片湯、白煮塞勒、烹白肉等等,根據季節的不同,還會各種變換,豆腐之類的東西還好說,基本上不存在什麼浪費,可是雞鴨魚這些東西,那就要呵呵了,因為往往就取一小部分,比如說鴨舌,比如說石斑魚的臉頰肉,要弄上一盤子,得要多少鴨,多少魚……

說起來樂成帝還算是比較節儉的皇帝,但是他每頓至少都是三四十個菜,只要留人用膳或者比較正式的場合,破百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就像今日,桌上看著倒是一直都是十幾個菜,但是一茬一茬的換,至少也要換上四次,可以想象,被糟蹋掉的東西又多少。

而這些東西,能下嘴的並不多,大多都是華而不實,費而不惠,營而不養,淡而無味。

說白了,除了擺場面,還真沒啥實際作用。

每次遇到這樣的席面,靖婉都忍不住在心裡吐槽。真不是她小家子氣,實在是太浪費,而且浪費的那些東西,誰敢理直氣壯的說不是好東西,多少人想吃,連味兒都聞不到呢。

宮裡邊的人,三六九等,別以為上邊用剩下的,其他人就可能再利用,那是做夢呢。

經歷得多了,心裡邊想要不淡定都不行,相比較而言,現的這些配菜還真不多,而且,靖婉真心覺得這古董羹其實是比較節儉的吃法,片的魚是整條的,菜也不僅僅是菜心,不上檔次什麼的,那絕對是流言,她前世的歷史上,在某個朝代,到了冬日,皇帝基本每日都會配一桌火鍋,更是在某次萬壽上,用火鍋辦了五千多人的千叟宴,這能叫上不了檯面?

冬日的宮宴,大家都多多的吃吃火鍋,讓活閻王多多的給他老子“吹吹風”,樂成帝都說好了,下面的人敢說不好?等樂成帝沒了,不是還有活閻王嗎,所謂上行下效,不好也得好。

在一天時間裡,他們這一桌,不知道是第幾次成為焦點了,所以,再次被圍觀也沒啥感覺了。

靖婉淡定的開始親手涮東西吃,自然不會忘記邊上閒等著吃的某人,某人是肉食動物,平日在王府,靖婉也“逼著”他吃了不少素,今晚就滿足他一回,讓他多吃點肉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