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欽差(第1/2頁)

作品:《戾王嗜妻如命

一個個的倒是想要辯解,只是往往一開口就被罵的狗血噴頭,說得越多,就被怕罵得越慘,什麼忤逆,不孝,大不敬,甚至連同謀逆都說了出來,當然,最後這一項,倒不是人人都有那個資格榮獲。

正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大概就是康親王、睿親王的最好寫照,次之就是恭親王,這幾棵大樹,承受著樂成帝狂風暴雨的無情摧殘,手上所有差事都停了不說,好幾年都沒了俸祿,若不是在樂成帝開口要捋掉他們的爵位將他們圈禁起來之前,以阮瑞中為的一干人勸解住,樂成帝怕是一竿子就將有權有勢的皇子給全打翻了。

雖說日後想要恢復爵位,解除圈禁,也只是他一句話的事情,可是這皇帝要朝令夕改,那也是需要理由的,那借口可不是那麼好找的,好在樂成帝不是理智全無,將臣子們臭罵了一通,倒也算是找到了臺階下,只是想想還是怒氣難消,被罰的俸祿從三年一下子提到了十年,之後都回家去給老子啃老本去,再敢亂伸爪子,直接剁了。

然而,不管多少年的俸祿,基本沒人放在心上,十年時間,他們沒人相信樂成帝還能在皇位上再坐十年,而不管是哪個人上位,作為其兄弟,只要還活著,就不會在俸祿上被虧待,怎麼都會在他們身上彰顯一下仁慈不是。

然而,樂成帝這暴怒的獅子,這一次的怒火不是那麼容易被平息的,包括孫皇后、蘇貴妃在內,更別提一眾與前朝搭上邊的寵妃,但凡是提了一個字,立馬就被他甩臉色,“後宮不得干政”,而後拂袖而去。

后妃們也變得噤若寒蟬,輕易不敢再說一個字,當然,現在的情況是,樂成帝根本就不到她們宮裡去,人都見不到,還能說什麼?又開始耍手段,用花招,在兩個宮妃接連被貶之後,也不敢再有任何動作。——當然,也就一般的寵妃會做出這種事情。

樂成帝並沒有去後宮?這倒不是,這些天,幾乎夜夜歇在秦淑妃的甘露宮,而今,前朝後宮,似乎也就只有這兒能讓他覺得安寧。秦淑妃或許不是那麼知情知趣,但是她這個人柔和寧靜,大概因為樂成帝不好她這一口,自然也就不是樂成帝心中的那朵解語花,只是各種暴躁的時候,在她這裡總能覺得舒服很多。

說起來,這樣的樂成帝,也是個十足的渣渣,簡直就是拔那啥無情的典型。

樂成帝召開大朝會,有上朝資格的,一個都不能落下。這就是李鴻淵上朝的原因。

大殿外的眾人,看著姍姍來遲的晉親王,還是那散漫的姿態,俊美的儀容,彷彿萬事萬物都影響不到他,當真是讓人嫉妒非常,又惱恨非常,所有人的頭都要白了,多日以來,便是家中有喜事兒,也露不出一個笑容來,更別說伺候在樂成帝身邊的一眾宮人,大氣兒不敢喘,平日裡使出渾身解數想要往樂成帝身邊湊,現在一得到“美差”只恨得咬牙啟齒,暗恨上面的人不是東西,往日裡使盡了好處,說盡了好話,都沒露臉的機會,現在……

有誰想套晉親王麻袋,舉手報名,咱們組隊套麻袋去!

不管心裡想什麼,等到李鴻淵臨近了,改請安的還得請安,該問好的還得問好。

正如李鴻淵自己所言,他能出現就已經是給面子了,現在能點頭回應,對方就該覺得受寵若驚了。

也就駱沛山作為他家媳婦兒的親祖父,還能讓他姿態稍低的說兩句話。

不過他們之間的談話,中心大概也就是靖婉了,倒是顯得“和樂融融”,只是,看上去多少有點詭異就是了。

只是,李鴻淵的時間點踩得比較準,幾句話的功夫,其他人都還沒來得及說什麼,朝會就開始了,文武百官,列隊,依次大殿,準備供應樂成帝駕臨。

在這上面,樂成帝倒是幾乎沒放過眾人鴿子,畢竟,這朝會也不是天天有,這都還能兩天打漁三天曬網,他也就可以做一個純粹的昏君了。高坐龍椅之上,看著下面的人三呼萬歲,面上古井無波,不過看著老老實實的在其中的李鴻淵,這混賬這次至少沒甩他臉子,成年皇子中,也就他半點沒沾染,老懷甚慰啊。

其他人知道樂成帝的想法,不知道會不會氣的吐血?他們要有李鴻淵這麼多錢,他們吃飽了撐的,才會對鹽政下手!

不過,知道李鴻淵真實情況的人,只想對樂成帝呵呵兩聲,雖然他們不知道具體如何,但是活閻王會放著鹽政這塊肥肉無動於衷?別開玩笑了!這裡面到底有多少錢最終是落在他手裡了,很難說啊。

這次的事情,看上去雖然是因為院試的問題,而被無意中牽連出來,但這其中沒有李鴻淵的手筆,沒人會信,尤其是清楚知道李鴻淵要動睿親王錢袋子的人,至於其他人,不好意思,你們都是被睿親王牽連的。

苦主不知道,被苦主的也不知道,因為個個都遭殃的關係,壓根就沒人懷疑這次是人為設計,只苦哈哈的暗道自己太倒黴。

樂成帝今日的目的很簡單,這兩件事怎麼處理。

不管是院試,還是鹽政,都非同小可,前者可謂關係到啟元未來,要知道,整個啟元的官員,有近四成是從江南輸送,如果真的鬧大了,作為其他出自江南的官員不會無動於衷,或許也有人藉此機會,行不軌之事,其後果可想而知;而鹽政,啟元的財政,同樣有很大的比例源於此,如果遇到災害戰事,國庫很可能會出問題,本來,南方才遭受了大水患,而今邊境局勢也有些不對,樂成帝如何會不暴跳如雷。

此次派遣人員到江南進行徹查,誰為欽差,這一點是重中之重。

因為關係甚廣,適合的人太少,而且很難做到不偏不倚,而適合的人,要麼是身份太低壓不住場子——即便是拿著御賜的信物,領著皇命,人看不上你本身,照樣說著漂亮話,陽奉陰違,你還不能輕易辦他;要麼就是身居要位離開不得——從來就沒聽說過一品大員為欽差的。總之,各方都推薦了不少人,但是總有人極力反對。

朝堂上下,竟然找不出一個合適的人,樂成帝的臉色又青了青。

“阮愛卿,你可有合適的人選?”

阮瑞中站出列,“皇上,不若讓晉親王為欽差。”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死寂,隨之,眾多的人幾乎異口同聲的出言反對。

阮瑞中不疾不徐,面對百官,“本官只問諸位,為何反對?有誰能比晉親王更合適?”

為何反對?自然是晉親王一無是處,什麼都不會,去了能幹什麼。當然,話不能這麼說,到底是聖上的兒子,聖上如此訓斥,如何嫌棄都可以,卻絕對輪不到他們這些臣子來說三道四。

“皇上,上一次九王爺為欽差西行,象徵意義同樣大於實際意義,晉親王此行,什麼事都不用做,只需要鎮住江南的官員就達到了目的,晉親王是什麼脾氣,眾所皆知,他領了皇命在身,他說一,誰敢說二,他讓人徹查的事情,誰敢敷衍了事,而且,晉親王財富無數,閱美無數,沒人能收買得了他,他與朝中各方沒有關係,以臣之見,此事即便是與為他王爺無關,論公事公辦,也沒有比晉親王更合適的人選。”

話說得如此的直白,而事實的確是如此,叫人無言以對。

晉親王那脾氣,領了皇帝,簡直就等同於拿了啟元王朝不存在的尚方寶劍,先斬後奏,絕對不是玩玩的,而且他是皇子,親王爵加身,殺了你,也就殺了,你還能將他怎麼樣?到了地獄你都有冤無處述。

可也正是如此,如果讓他為欽差,那麼,此番江南絕對是大震盪,不知道會死多少人,被拉下馬的肯定會更多,各方都會損失慘重,這絕對不是某些人願意看到的,都絞盡腦汁的想要阻止,可是,的確是找不到合適的理由。

“皇上,臣附議。”駱沛山第一個站了出來,隨後,又有不少人表示附議。

而看樂成帝的表情,似乎也非常的意動,無疑,再沒有比這兒子更適合的人選。至於擔心他會藉機攬權,收買人心,只需要讓完全忠於自己的人同行,一切的問題都將不是問題。樂成帝暗道甚秒。“其他人可還有合適的人推薦?”

這是基本已經贊同了輔大人的提議?!

反對,理由與人選,二者缺一不可,卻沒人做到,心裡嘔血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附議,這時候死扛到底,也只是在聖上面前留下壞印象,還想不想混了。

“你們,問過本王的意見嗎?”看到幾乎所有人附議的時候,李鴻淵非常不合群的開口。

這一下,幾乎所有人都噎得不輕,不過,很快,不少人心裡也浮現出喜色,誰還能阻止這件事兒,大概也就只有正主兒了,他不幹,就算是將他綁去江南,只要不作為,或者說弄點別的事情,只會起到反效果。

樂成帝想要從龍椅上下來,抽死這孽障,不過,他也知道,這孽障的脾氣當真擰起來,他還真拿他沒轍,呼了一口氣,“老六,你真的不願意為父皇分憂解難?此番,正如阮愛卿所言,無需你做什麼,只要適當的時候主持大局,讓下面的人認真辦事即可,你就當去江南玩一趟,你意下如何?”

李鴻淵皺了皺眉,他這個人,雖然多數時候軟硬不吃,但偶爾也吃軟,卻絕對不吃硬,“其他的,兒臣說了算?”

樂成帝眉心跳了跳,“合理範圍內。”當真放任他,還不知道他能幹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