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年,婚期(第1/2頁)

作品:《戾王嗜妻如命

二十三,聖上封筆,同時也意味著年節正式開始。

這一日最要緊的事情自然就是祭灶,不過這與靖婉無關,那不是所謂女不祭灶嗎。靖婉雖然從來沒有祭過灶,倒是從旁見過,與大多數的祭祀差不多,也就沒湊熱鬧。

靖婉倒是看著孫宜嘉的大肚子有點怕怕,現在靖婉都有點不敢靠近她,好像生怕一不小心就會出問題,這已經是第九個月了,離小傢伙出生沒多久了,為了迎接小傢伙的一應準備,倒是在一個月之前就已經完全妥當了。

孫宜嘉自己的狀態倒是挺好,沒有所謂的產前憂鬱症,每每遇到靖婉那小心翼翼想要避開的小模樣,都覺得很可樂,“揣我肚子裡,你都這樣,日後你自己懷上了該怎麼辦?”

靖婉頓住,是啊,她雖然早就有嫁人生子的覺悟,那覺悟也僅僅是存在於心理上的,孫宜嘉這個嫂子,是她接觸最多離得最近的孕婦,除此之外,最多就是遠遠的瞧上兩眼,而孫宜嘉,從得知她懷上,一直到現在,幾乎是日日見到,將全程都看在眼裡,那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話說,明年就要嫁人,如果像孫宜嘉一樣一次就中獎,那是不是就意味著……

想想那畫面,靖婉就有點憂鬱,開年之後她才十五歲啊十五歲,小身板沒長開呢,生孩子真的沒問題嗎?不說等到她十八歲,至少要等到十六歲,如果能一直拖拖拖,拖到二十以後就更好了,不過想想也知道是不可能的。不知道能不能跟某人打個商量,多長一年算一年啊。靖婉覺得,嫂子沒憂鬱,她快憂鬱了,憂鬱那沒影的事兒。

憂鬱那麼一小會兒,轉頭就忘了。

從下人到大小主子都很忙碌,也充滿著歡聲笑語。

二十四除塵,明明日日都打掃得乾乾淨淨的,這一天都還是要大掃除。

靖婉看著身邊的人進進出出,她自己坐在那裡呆。

之後還有接玉帝、洗福祿等等事情,而貼對聯,自然也是非常要緊的一件事情。

貼對聯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

家裡面讀書人多,倒也沒什麼打緊。甚至還寫了一些賞給下人。

如此,樂成帝自然也會賜下“福”字,這也是受寵的一大表現,所以,但凡有機會的,都會去討要幾張,當然,臣子們是沒那可能的,也就皇子后妃跟宗親了。

除了貼福字,自然還有門神。

不過靖婉還覺得少了點,又讓人紮了紅燈籠,全部都是大大圓圓的造型,或是寫上各種吉祥字,或是貼上剪畫,再打了大個大個的福結,在各處掛上,更添喜慶。

轉眼變到了除夕,這一日每家每戶還有一次家祭,準備的供品當真不是一般的豐富。

後廚裡最忙碌的時刻,也就是孩子們開始撒歡玩耍放爆竹的時候。

一些大菜都在前幾天做好準備工作,以便在年三十當天做出豐盛的年夜飯。

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

年夜飯的時候,雖然依舊分了男女席,卻並未隔斷開。

桌子上滿滿當當的,各種菜都有著吉利的象徵,即便是看了很多年,很多次,靖婉依舊頗為感概。自己人吃的東西,除了冷盤,其他的大菜熱炒都還是熱騰騰的。

然後,今日,除了長房長孫太小實在不宜飲酒,其他人再小都能沾沾嘴。

這會兒自然不會再講究食不言,小孩子便是吃著吃著就下桌打鬧,也不會被拘著。

這頓年夜飯,一吃就是兩個時辰,當然啦,吃到最後,基本上都沒人再動筷子就是了,而那些熱菜也只有最開始的時候被動過。

桌子終於撤了下去。

全家齊集一堂,便是下人們都聚集在外面,面上喜氣洋洋。

從兩位大家長開始,紅包啦,凡是他們的後輩,那是人人有份。

領紅包這種事,便是隻有一個銅板,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跪拜,說吉祥話,討紅包,一輪一輪的下來,這輩分越小的,得到的紅包自然就越多。如此,長房長孫就成了最大的“贏家”,便是很小很小的叔叔姑姑,也奶聲奶氣的要給他紅包,看得一家子樂不可支。

有幾年沒這麼熱鬧了,駱老夫人的笑容也基本沒消失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