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致命的打將

作品:《圍棋血風錄

顧墨白對陣烏國華,對局室裡的兩人完全是不同的狀態。

烏國華一副咬牙切齒的樣子,恨不得將顧墨白生吞活剝。他平時看上去沉默寡言,嗓音不大,似乎是個很溫和的人。其實,他內心中一直有著兇殘的因素,這從他咬扇子的動作就能看出來,就像熊貓啃竹子一樣。一局比賽下來,扇骨常常被他咬爛了一大半。他也是透過這種方式來洩心中的情緒。

顧墨白卻表現得淡然自若,月朗風清,從他臉上看不到絲毫焦慮的表情。有時下到得意處,還會莫名其妙地笑。

顧墨白本來就很高,又坐得筆直,完全是在高處俯瞰棋局。而烏國華雙手抱在胸前,身體極度前傾,幾乎貼到了大腿上,頭垂在棋盤上方,擋住了別人看棋的視線。觀戰的茶博士看他樣子好笑,趕緊記下了幾筆。

烏國華原是ah棋手,出身於鳳陽道場,成名後才到河南闖蕩。這次比賽安排在ah會館,對他來說倒像是半個主場。ah在明代是四大圍棋中心之一,當時的ah名家輩出,門派林立,但總體風格是精研區域性變化,靠熟知各種各樣的區域性手段來克敵制勝。當時甚至有種說法,圍棋的區域性手段到了ah棋派手中已經要被窮盡了。不過,後來的圍棋展證明,它的複雜程度遠遠出人們的想象。

烏國華雖然身在河南,卻是當今ah棋風的席代表,仍然以研究區域性手段作為安身立命的法寶。他對弈時喜歡把身體趴得極低,便於開展區域性計算。但這麼做,會導致忽略全域性的形勢配合,一般棋手絕不敢採取如此誇張的姿勢。

這盤棋隨處都可以感受到,ah棋派對區域性的精研絕不是表面文章。烏國華在各個區域性都對一口氣、一點餘味的微小出入錙銖必較,很多手法、次序都和流行的定式不同,稍不留神就可能導致虧損。顧墨白只和他糾纏了兩個角部的定型,後面就開始以大局為重,只要能達成戰略構想,便可出讓些區域性利益。

在右下角,雙方本是一個常規定型,烏國華卻突然力,先俗壓一手,然後二路託進對方三路兩子之下,這是一步送死的棋。可越是這樣的棋,越讓人不敢輕視。研究室裡的眾人都看出這是一招苦肉計,他借這一手送死來緊對方的氣,達到先手阻渡的目的,接著便可以殺掉黑角。而顧墨白卻果斷吃下,任憑對方吃角,自己在兩邊得利,中腹也隱約形成封鎖之勢。很明顯,雙方在這裡的判斷產生了分歧。

研究室裡的大部分人都認為顧墨白不壞。雖然棄掉一個角,但死得並不乾淨,多少還有些餘味,白棋外圍也不厚,下一手扳會讓對方十分痛苦,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不過,大家同時也感嘆烏國華的殺招犀利,之前誰也沒看到這個變化,若是先把準備工作做足,再來殺角,恐怕會更加有力。還有人戲稱說“烏掌門看出了這麼精彩的區域性手段,你讓他不下,他心裡癢得很啊!”大家鬨堂大笑。

烏國華的手段可不只這點而已,在左上角的折衝裡,他又出奇招,用了一個看上去極其勉強,卻剛剛好能成立的手段,逼迫顧墨白的衝擊戛然而止,只能做撤退的打算。烏國華趁機完封左邊路,圍成了大空。

下成這樣,黑棋的形勢急轉直下,已經呈大敗之勢。顧墨白自然不滿意,但也沒有過分難過,這個結果在他預料之中。剛才雖然下出了錯著,但是對方下得好,實在有些無可奈何。

自此,局面平穩了下來。顧墨白再攻一攻對方的孤棋,這塊棋棋長三尺,斷無死活之憂。而烏國華趁機在左下角大撈一筆,已經勝定。

研究室的氣氛難得變得輕鬆活躍。讓顧墨白連贏了這麼多場,到今天終於告一段落,聯隊這邊卸下了一個重重的包袱,大家開始談笑風生,甚至開始預測烏國華能連勝多少場。

這時已經下到了14o手,雖然手數不算太多,但也到了第二天的傍晚,裁判已經開始了計時。計時期間,每個棋手需要在沙漏走完之前下出一手棋,如果出,則給予延時,增加兩個沙漏的時間。但延時只有三次,等到第四次,則不是延時,而是時直接判負。一般只有公開比賽才透過這種方法來控制時長,若是不需要向大眾展示比賽程序,則無需計時,雙方可以自由安排時間。

顧墨白將右邊的白龍封住,烏國華只要補活,就能獲勝。但怎麼補活是個問題。烏國華思考再三,也沒有確定最佳的手法,而沙漏即將走完,他急需下出下一手。

如果是其他棋手,隨便補一手也就罷了,以白棋的優勢完全不必在乎這裡的細小區別。可烏國華這麼痴迷區域性手段,斷不肯草草落子。他便在沙漏即將走完之前,用了一個比賽中的特殊手段,叫做打將。

所謂打將,就是在計時中急需下棋,卻沒有想好下一步時,就先拿一個絕對先手來應付。對手不得不對此作出回應,那麼自己又重新獲得了一個沙漏的時間來思考。

烏國華的打將就是在黑棋上方空裡斷吃。如果對方不應,他就可以將大龍和上方殘子吃通,徹底打穿黑空,一路杵到上方邊線,這是對方無法承受的損失,也會為大龍增加眼位。這是他眼中絕佳的打將選點。

可研究室裡並不這麼想。有幾個人馬上現這手棋有些疑問,看起來黑棋能夠吃通,但提子本身是假眼,如果繼續延伸到上邊路去找眼,對方有一招怪異的一路象步飛踹,可以滅掉上方眼位。如果沒有這個眼,白棋真的活嗎?

胡陽夏焦急萬分,他知道情況產生了微妙的變化,卻也難以完全算清。只是勝定的局面突然給對手這麼好一個機會,他隱隱有些不安。只能盼望對手漏過這裡的手段,平穩過渡過去。

顧墨白本已不抱希望,看到對手的打將,不禁眼前一亮。他雖然沒有時間細算,可已是必敗的局面,還有什麼棋不敢下?他果斷從中間打滅對方的眼位,局面頓時變成了一道大型的死活題。

眾棋士都說,想把這裡的手段算清並非不可能,只是在計時階段,雙方恐怕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烏國華一開始還並未警覺,以為對方是在尋投場,便果斷吃通,向上方挺進。雙方又下了十幾招,直到顧墨白下出那招象步飛踹,烏國華才幡然醒悟。他苦思良久,用完了所有保留時間,最後下了一招二路飛託,又是變化極複雜的一招。

顧墨白並未多想,一路並!這是沉著冷酷的殺招,一面尋求連回,一面竟趴在一路上延氣,讓白棋後面的殺棋手段全都不成立。

烏國華這時已經全看清了,卻悔之晚矣。他一直以自己的區域性手段為榮,卻沒想到,最後在毫無必要的精益求精中犯下大錯。這樣的失誤對棋手來說是難得一遇的,可一旦出現,就往往是在大賽當中,真是命運弄人啊!

圍棋中有句格言叫“棋長三尺,無眼自活”,是說一塊棋只要足夠長,總是能湊出些眼位的,即使現實還沒眼,要殺卻極為困難。烏國華這塊棋從中央探到右邊路,又向上吃通到上邊路,當真是三尺長的一塊巨龍,卻到處都無眼位可尋。此處大龍被殺,鉅虧近百目,自然也就沒有數目的必要了。烏國華狠狠地咬著扇子,扇骨吱吱作響,像是隨時要斷掉。當沙漏即將走完,裁判出聲提醒以後,他還是沒有落子。

顧墨白的一路併成了最後一手,烏國華時負。

聯隊棋手都傻了眼,沒想到到手的勝利又一次拱手相讓。而對比之前的梁百川、呂冠雄,烏國華輸得更加不可思議。梁百川輸先就因為實力不濟,雖然僥倖拿到了優勢,卻沒有能力保持到最後。呂冠雄雖然因為昏招而輸,可當時畢竟局面複雜,所謂昏招也是就他的實力而言,換個平常棋手掌控不了也在情理之中。

可烏國華的錯誤是一名業餘棋手都可以避免的。只要稍微認真看兩眼,明白大龍潛在的危險,誰都會趕緊補活吧。烏國華是在裁判提醒以後,僅剩三五秒時間的情況下,下意識地打了這一將。在那片刻之中,他恐怕思考的還是中腹的補活手法,對這手打將根本沒做計算。他早看到了有這麼一個絕對先手,卻忽略了在當前的情況下並不適用。這隻能用鬼使神差來形容了。

打將是每個棋手都會用的技巧,但因為打將惹出來的故事也層出不窮,棋手們都會有意識地儘量少用這一手段。打將一下最少也會虧一枚劫材,用的不好還會損失變化,像今天這樣因為打將不當導致大龍憤死的情況卻極其罕見。恐怕烏國華這手昏招也會因其強烈的戲劇性被載入圍棋史冊吧。

喜歡圍棋血風錄請大家收藏圍棋血風錄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