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東瀛奇旅

作品:《圍棋血風錄

比賽的陣容一排出來,各界人士免不了一番熱心的分析。

一般認為五品是棋界的一個分水嶺,五品以上的棋手,算上新晉五品杜奕可,白雲道場佔了五位。而聯隊這邊只有四位。白雲這道場這邊有三品的謝春霖坐鎮,聯隊這邊卻只有一位四品的蘇揆之,在品級上白雲道場就先佔了優勢。更何況他們的棋手中青壯年居多,而聯隊這邊則多是一些老棋手。在棋界中,同樣的品級,往往年輕人比老人銳氣更盛,戰鬥力更強,甚至有些棋手的實力可能已經出了他目前的品級,只是因為各種原因還沒能升品。而老棋手的品級基本已經固定了,代表著他能達到的最高水準。因此,同樣是五、六品的棋手,也是白雲道場這邊更有朝氣。還有一個不能忽略的因素是,白雲道場的這些弟子們長期在一起訓練,比賽狀態更好;而老棋手們往往養尊處優,很少參加比賽,因此狀態上也處在下風。唯一的不確定因素是蘇揆之,如果沒有他加盟,聯隊這邊似乎是必敗的局面。遠離棋壇多年的他,還能不能拿出當年的巔峰表現,將是決定比賽走勢的重要因素。

大會最後預定了比賽的日程。比賽將在一個月後在開封府舉行,用時為兩日製,每場比賽後有一天的休息時間。雙方理論上可以下至十五局,那麼整個賽事將進行一個半月。棋手只在局進行猜先,之後雙方交替執黑白。

擂臺賽和爭棋的不同之處在於,爭棋的條件對於雙方是完全對等的,是純粹的實力之爭。而擂臺賽的賽制更為複雜,戰術安排將對戰況產生巨大的影響。比如說風格的剋制問題。有些棋手本有實力創造連勝,但是因為早早遇上風格相剋的對手就敗下陣來的情況屢見不鮮。再比如體力的調節。圍棋雖然是智力運動,但對於體力精力的消耗也是巨大的。作為擂主的一方連續作戰,而挑戰者則是精銳之師,若不能在比賽中合理分配體力就難以連莊。另外,由於棋手之間只交手一局,新手、變招、飛刀的殺傷力也將大大增強。一個成功的飛刀,有可能使棋手輕易取得一場勝利。

比賽的訊息一定下來,相關的棋手們立即進入了緊張的準備階段。顧墨白是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得到了將參加擂臺賽的訊息。現在的他不像兩年之前,已經對圍棋充滿了熱情,一聽到有參加如此大賽的機會,心中十分激動。僅看賽事的安排就明白,這場是河南棋界的頂級較量,能在這樣的舞臺上登場,也是他作為棋手的夙願。

他作為道場的第二臺,最有可能碰到的對手就是對方的前三臺,備戰的重點也是這三名棋手。這次的備戰也不像之前準備爭棋,全憑自己安排戰術。這次的準備是由謝春霖、霍九思帶著所有的參賽棋手一起研究對方的特點,還動用了所有的情報手段收集對方的資訊。

對手前三臺中,顧墨白最熟悉的自然是梁百川。兩人上次交手,他靠著一招跑死子的妙手轉敗為勝,但前半盤一直是落後的。倘若再次交手,就不能寄希望於這樣的奇蹟再次生。因此要儘快彌補前半盤的差距。

謝春霖和霍九思為他們講解了梁百川近些年的十幾局棋譜,其中也包括對顧墨白的那一場。聽著師父的講解,再回顧那一局,顧墨白才感到當時的很多招法放在今天看已經顯得笨拙得可笑。主要問題還是在於思路不夠開闊,很多條條框框當時不敢打破。那時的他剛剛升為八品,還未經歷過爭棋的洗禮,水平自然無法和現在相比。

梁百川真正的問題是華而不實,他的很多棋看似形狀優美,卻經不起力量的衝擊。想要戰勝他,關鍵在於尋找他棋形的弱點,適時給予致命一擊。

白天宏的棋和梁百川有相似之處,都很注重棋形的美感。區別在於,白天宏更喜歡厚味,喜歡下一些雖然沒有什麼眼見的利益,但味道極好,韻味十足的棋,在將來的戰鬥中慢慢展現出威力。這是他的優點,但也能成為他的缺點。缺點就在於,缺乏對效率的追求。而現代圍棋很講究效率,都追求在儘量快的情況下還能撐住棋形,不至於被擊潰。看了白天宏的棋,顧墨白便暗暗計劃用現代圍棋的著法來剋制他。

而最神秘的胡陽夏,到現在也沒人知道他的來歷。一開始大家還懷疑他是ah棋手,可打聽過後,現ah也沒有這麼一名棋手,實在是匪夷所思。

半個多月的集訓轉瞬即逝,剛進六月,師徒一行便趕往開封。比賽地點安排在了ah會館。大家現在還都比較輕鬆,只有苗樸顯得格外緊張。他這次出任先鋒,任務重大。而他參加大賽機會不多,在京師大手談中也不如師兄黃廣源表現出色,難免有些怯場。好在對手並不知名,對於勝負大家都不太擔心。

雙方人員都到齊後,舉辦了一場酒席。在席上,參賽棋手們終於完整地露了面。大家這才現,胡陽夏原來只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棋手,本以為顧墨白這個二十出頭的七品已經很難得,沒想到同樣的年紀竟還有胡陽夏這樣的六品棋士,大家不由得嘖嘖稱奇。而蘇揆之果然就是曾經大戰黃龍士的那位,如今也已年過花甲,容貌盡顯老態。謝春霖曾和他見過幾面,依稀還能認出些當年的模樣,不禁問他這二十幾年的去向。

蘇揆之道“謝兄有所不知,二十幾年前,我在江南也稱得上是一路棋豪。一次偶然的機會,我遇見了兩名東瀛棋手,和他們下了幾局,都下贏了,不過也看出他們水平不俗。據他們說,圍棋在東瀛被尊為國技,國手輩出,不在我朝之下。我心中不服,和他們商定前往東瀛,與他們的高手對弈。本以為去個一年半載,便可揚名海外,再返回中華。沒想到,他們那裡的高手當真了得,我一路連戰連敗,被殺得信心大挫,最後下定決心,留在東瀛修煉棋藝,這一待就是二十年。隨著年齒漸高,我生怕客死他鄉,便於年初回國,不久又被巡撫大人請到府上教棋,這才有機會和諸位見面。”

他的話引起了大家一陣驚歎,誰都沒聽說過東瀛圍棋竟有如此高的水平,而他的經歷又是何等奇異。可也有人聽出這話裡另有玄機。如他所說,若真去了東瀛二十年,棋藝應該大有進步,怎會一回國就來阿隆府上當個圍棋教師,這豈不是太屈尊了嗎?這裡面恐怕另有緣故。

在擂臺賽正式開始前,主辦方還搞了一場見面會,讓所有棋手和棋迷見了面,也算是為比賽造勢,吸引大家來觀看比賽。當比賽被推上輿論高峰時,先鋒戰也如期而至。

喜歡圍棋血風錄請大家收藏圍棋血風錄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