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鋼的琴》 二合一(第2/3頁)

作品:《大明星從龍套開始

所以吧,他是比較傾向於一部文藝片,然後再一部商業片,這樣輪迴著來的。

《龍門飛甲》是商業片,所以他想要在明年再演一部文藝片來著。

《鋼的琴》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沒過幾天,楊嚴和秦海路約好了去她的辦公室商談《鋼的琴》這部電影的合作事宜。

是的,合作。

楊嚴想要投資這部電影。

嗯,雖然這部電影是一部文藝片,票房註定不會很高,但楊嚴覺得有自己的出演,這部電影還是能夠回本的。

重點是文藝片投資小,他也能夠出得起錢。

而他自己投資了這部電影的話,在劇組的話語權也會更大,能夠抵消掉他和這部電影中主角形象的不符的質疑。

《鋼的琴》是一部喜劇片,但也是一部悲情片。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位父親為了女兒的音樂夢想而不斷艱苦努力,最後透過身邊朋友的幫助用鋼鐵為女兒打造出一架鋼琴的故事,透過小人物幽默與艱辛,展『露』一段感人至深的親情和友情。

通篇完全在用幽默詮釋心酸,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小人物的故事。

主角一點都不偉大,甚至可以說是社會的底層人員。

就算是最終的結局,他也沒有做出什麼經天緯地的大事兒來,而僅僅只是用鋼鐵為自己的女兒打造出了一架鋼琴。

如果按照一般電影的套路,最後這架鋼琴應該是真的才對。

平凡的父親結局也應該會成為一位偉大的父親,為了女兒拼命打拼,最後透過自己的努力為女兒買一架店裡面最漂亮,最昂貴的鋼琴。

但是《鋼的琴》裡的主角“陳桂林”卻並沒有這樣做,也從來沒有這樣想過。

他接受自己是一個小人物的現實,並且毫無雄心,也毫無底氣去拼一個未來,他只能夠利用身邊一切的機會,為女兒付出自己能付出的那一份真心。

楊嚴不知道為什麼特別喜歡這個故事。

他看到了小人物的悲哀,但他更加在意的是那一點在心酸之後的平安喜樂。

“我覺得主角陳桂林,他其實是一個特別豁達的人,也不能說豁達,就是特別樂天派特別看的開,就像是咱們定下的整一部電影的基調一樣,都是屬於那種有點冷幽默的感覺。他其實很明白自己想要什麼,能做到什麼,能付出什麼。”

秦海『露』與楊嚴對坐,皺著眉聽著楊嚴說話,心裡全是不認同“我覺得主角是一個雖然已到中年,但是依然青春熱血的人。”

她慢慢道“咱們看一看這個故事,它講的就是在2o世紀9o年代初,東北一個工業城市。原鋼廠工人陳桂林下崗後,為了維持生計,組建了一支婚喪樂隊,終日奔波在婚喪嫁娶、店鋪開業的營生之中。他的妻子小菊卻不堪生活重負,移情別戀,跟了一個有錢的商人。之後,小菊光鮮迴歸,要求與丈夫陳桂林離婚,並且要求獨生女陳小元的撫養權。誰能給女兒一架鋼琴成了爭奪撫養權的關鍵所在。這一抉擇就擺在主角的眼前,如果按照你的說法,主角完全可以放棄爭取女兒的撫養權,因為他完全做不到,你想想看,就算是把女兒的撫養權搶來了,他又怎麼能夠養活女兒呢?”

楊嚴知道主角做的選擇是拼盡全力去爭取。

但是,他覺得主角一直都特別明白自己是在做無望的掙扎。

主角為了爭取女兒的撫養權和女友淑嫻以及當年鋼廠的好哥們夜入學校偷鋼琴,然而卻又被人現被抓。

當所有的辦法都失敗後,主角偶然翻到一本關於鋼琴的俄國文獻,於是叫上夥伴們在早已破敗的廠房中開始了手工製造鋼琴的征途,最後在退役小偷,全職混混,江湖大哥,豬肉王子一群落魄兄弟的幫助下,他們造出一部“鋼”的琴。

“我知道你的意思是覺得一群男人幫助主角製作一架鋼的琴,是在為尊嚴而戰,是很青春熱血的。但是事實上,結局是什麼呢?結局是琴造出來了,但是撫養權還是沒有爭取到。他們在造琴的時候其實就很明白,就算鋼琴造成了,也不能改變任何的現實。”

秦海『露』不大能夠明白楊嚴的邏輯,“但事實上,這一段確實是很熱血,去做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難道不是對整部電影的昇華嗎?”

“我覺得照你這樣說的話,算不算是一種強行熱血呢?在鋼的琴造出來的那一刻,如果主角是那種熱血的心態的話,和整部電影的基調,其實很不搭。我認為主角從頭到尾都是理智且冷靜的,狂歡都是別人的,冷冰冰的現實才是他的。”

楊嚴覺得自己現在的思想得到了無限的昇華,簡直才思泉湧了,他接著道

“認真到極點就是黑『色』幽默,把最悽慘的生活嬉笑著來過,從這個角度來說,這部電影其實應該有一種卓別林式的悲壯。陳桂林陪女兒小元彈奏紙板鋼琴,並與女兒一起假裝聽到樂曲,父親臉上保持從容微笑,但誰都知道他心裡流血。主角比誰都明白現實的殘酷,但他坦然接受了。”

秦海路覺得楊嚴說得有點道理,但是吧,又很想反駁他,卻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她轉頭看向了在一邊喝著功夫茶的導演兼編劇,“你說說看,我和楊嚴誰的理解是比較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