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五聖(二)(第1/2頁)

作品:《唐聖

劍聖則在沉默了一段時間過後,對著老夫子認真說道“夫子,之前那三道劍意,其實並不是我送給您的,而是您搶去的。”

老夫子聞言絲毫不以為意,他很快說道“都一個樣,總之是到了我的手上,至於怎麼到的,那不重要。”

南山丘陵的劍道,從來筆直,百折不屈。

可是面對夫子時,再直的劍道,也必須要學會轉彎。

關於這些,劍聖早有所悟。

遠空飄來的風聲中,吹起了劍聖的一聲嘆息。

他隨後說道“若是還能從另一個世界中回來,我一定親自將三道劍意送到廟前,交予夫子手中。只是在那之前,還請夫子不要再用強,那樣有失您的身份。”

老夫子聞言很滿意的點點頭,說道“好說,好說,看到你這麼懂事我就放心了。”

他拍了拍劍聖的肩頭,力道看似不大,但也只有劍聖自己知道,夫子的手下,似是藏著十萬大山,以及人間規則的力量。

隨意的拍了幾下,卻將自己那一顆經歷過千錘百煉的劍心都震得有些微微搖晃。

若是仔細看的話,能現劍聖不動如山的那雙腳,已經往廟前的地勢之間陷入了稍許。

就連眉眼之間的凜冽劍意似乎都消散了一些。

劍聖不動聲色吐出了一口濁氣,望著白飄飛的老夫子,對他的敬畏之心又多了幾分。

而老夫子卻不在乎劍聖心中所想。

在他眼中,身前站著的這五位七境聖人,其實也不過是他所教的學生當中,比較強的幾位罷了。

他們在人間俗世中是傳說一般的巔峰存在。

在這座高山小廟前,卻不過爾爾。

老夫子拎著戒尺走了幾步,來到另一道身影前。

這道身影穿著一件青色的道袍,頭頂綁著一個古樸的道髻,一枚不過三寸長的玉簪子自道髻之間橫穿而過,將那一頭青絲完整鎖住。

他的神情很是平靜。

眼中的神色無比淡然。

除了他瞳孔深處的那一片青色道意隱有不凡外,其他方面,都和俗世間平凡的道人沒有什麼區別。

但他可不是一般的平凡道人。

嚴格意義上來說,他是世間所有平凡道人的領路人,或者說,是先創者。

是他將道教的勢力推向了巔峰。

也是他一舉改變了人間眾生的信仰格局,讓道教成為繼佛教之後,存於人世之中的另一個信仰。

他雖常居東海,枯座草廬,身邊只有一個小道童陪伴。

但是世人都不會忘記他的身份,以及他在這個世間所到達的巔峰高度。

他便是東海道聖。

一個將修身養性做到了極致的人。

哪怕是老夫子提起他時,也會調侃一句,說他是清心寡慾的東海老道士。

對此,道聖毫不在意。

他只是靜靜的生活在東海之邊。

常年在草廬中悟道,閒來便到海邊看看風景,更多的時候,他會去教授陪在自己身邊的小道童,日後他的衣缽傳承,便全在那位小道童的身上,自然要多花些心思。

很多人都知道道聖對自己那位唯一的傳人很好。

卻很少有人知道為什麼那麼好。

天賦高,心性完美,天生的修道者,這些當然都是原因。

可真正的原因,還是因為,那個小道童,是老夫子替道聖選出來的。

夫子選出來的人,自然是極好的。

單是這一點,便足以讓道聖對其傾盡所有。

如今見夫子走來,道聖先是唱了一聲道號,眼中青光湧動,道意凜然,隨後便輕聲說道“夫子有何指教?”

老夫子提著戒尺說道“東海的事都安排好了?你走之後,那個叫江河的小道士沒有多問什麼?”

道聖平靜說道“只是說去人間俗世走一遭,看一下紅塵往事,江河自然不會多問。”

老夫子又問“道門的傳承怎麼辦?”

道聖說道“我走之前,在東海草廬之間留下了過去千萬年的修道感悟,只要江河人在東海,便能在修行之時將其一點點納入道心之內,只要給他足夠的時間,我想這個世界上會出現另一位道聖。”

老夫子感慨道“你倒是最好了回不去的打算了。”

道聖說道“這是最壞的打算……但我相信夫子。”

說到這裡,道聖的嘴角忽而露出了一絲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