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 華夏新籍(第1/2頁)

作品:《嬌華

除卻第一件要說得辯論的事,第二件夏昭衣要商議得,是有關官員選拔。

科舉制度暫不能廢,畢竟識字的人實在不多,她甚至還想提至每年一考。

除卻科舉制,她還打算另設舉薦制,那就得需要一個掌管舉薦制的部門,經吏部一干官員討論半日,就地成立舉薦司,舉薦司主事暫缺,但官職事務和大小等級等,倒很快被列得清晰。

夏昭衣不得不感慨吏部這些官員對官僚系統這一塊,實在是熱愛。

也忽然想通,為什麼李乾財政都這麼窮了,竟還能冗員。

她拿著筆,在紙上刪刪減減,只留下包括舉薦司主事在內的,共七個職位。

魯子實道:“阿梨姑娘,這是不是太少了。”

“足夠了。”夏昭衣說道。

如果不是因為舉薦司新成立,她甚至想要再劃掉幾個。

以及她早早便想好,這舉薦司雖出自吏部,但定要獨立於吏部之外,不受吏部所管,吏部尚書和侍郎都不得干涉。

還有舉薦司主事權力過大也不可,一要設監察辦監督,二要約束舉薦司上限,所舉薦的官員至多隻能四品下。

並且這四品下只是一個暫時概念,在夏昭衣看來,若要徹底顛覆以往的所有王朝,那麼舊的王朝官位,舊的政治體系,都要全部被推翻。

而一系列的新章新制,她不必親力親為,便就等著這些官員們的辯論結果了。

用師父的話說,言語之力量,產生於思考,但又會對思考產生影響。現在,夏昭衣甚至有些期待,這些官員會爭辯出一個什麼。都是見多識廣,為官已久的讀書人,給他們一個完全自由開放,沒有帝王和律法壓制的舞臺,他們的腦子會不會衝破枷鎖束縛,去抵達一個他們自己都不曾去過的地方呢。

從吏部出來,前後差不多已過去兩個時辰,夏昭衣再去往戶部,戶部工作更繁複,要看得東西更多。

杭玉生也跟著來了,帶著他的幾個跟班一起。

夏昭衣是來和戶部商議戶籍、新稅、城區劃分還有附近幾大州府的宗族問題。

若是在永安帝京,戶部的大小官員們對這個問題定不願理睬,但來了河京後,他們這幾年最頭疼的,便正是和本土的宗族大戶們打交道。

戶部官員們自己沒了地,沒了可以依賴的宗族,而本土的這些以宗法制緊緊聯絡在一起的同根同姓的“土鱉”們卻仗著家大業大根基深,時常與他們對著幹。

明著包庇,暗著勾結,不幹活就可以不上稅,不放租便也無收入,反正他們耗得起。

所以便也是這群人,導致了有田者無力耕,有力者無田耕的局面。

官員們從這些人手裡收不到錢,所以只能去變本欺壓無可依靠的佃戶們。

這幾年於戶部而言,現狀慘不過工部,卻也不好過。戶部的大官員上被皇帝壓,動輒掉腦袋。戶部的小官員下看宗族的臉色,被陰陽怪氣和擺臉色乃家常便飯。就算被指著鼻子罵,只要對方沒罵到皇上和幾位大官頭上,他們除了忍,也奈何不了對方。

現在,夏昭衣提及了這些問題,他們簡直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即就上去撕碎那些人的族譜,推倒他們的祠堂。

不過夏昭衣還是有所保留的,一次性談得太多過於冒進,畢竟她還需得考慮到諸葛山那樣大地主大世家們的反應。

但她說一半,藏一半,起了個頭的幾句話,已經足夠點燃戶部官員們的熱情了。

在夏昭衣翻閱這些年的賬冊和文獻時,戶部幾個官職在身的官員圍著她,嘴巴便沒停過,道盡那些人的不是,並極力希望夏昭衣立即有所行動。

一旁的杭玉生也忍不住激情參與,到最後,杭玉生帶著幾個工部的人和戶部的人聊起了土地營收和田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