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 源於認知(一更)(第2/2頁)

作品:《嬌華

破的,不僅僅是宣延帝的大乾,而是整個階級。

宣延帝倒下後,還會有新的“宣延帝”上來,也許會勤政,也許會廣納諫言,卻如何都無法改變新帝王所代表的統治階級。

這世上,有“愛民如子”的帝王嗎?

從古至今,皆不會有。

而真正要破開這個局面,靠的決不是暴力去推翻,是思想。

思想,更多的是取決於當世的生活水平。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雖然“禮節”二字,讓老者由衷厭惡,但此話所喻義的道理,是非常清晰的:

物質水平,決定一切,包括思想。

但是這個時代的任何一個當權者,他們的存在就是要剝削你的物質,去滿足他的奢靡享受。

這兩者的矛盾,是在天然對立中,又共同進步的。

這也是讓老者覺得唯一值得期待的地方,那就是統治者為鞏固統治和縱慾享受,則必須要物阜民豐,國富兵強。

所以,一切皆會進步,大道朝前,光明可期。

只是,很漫長很漫長,也許一百年,也許兩百年,也許,一千年。

當然,這些思想,也只是談道罷了。

他並不是入世不得志,想要施展胸中宏圖報復的救世豪傑。

所有的一切,只是因為厭惡而去看透,看透後更覺厭惡,憎煩人心之惡,於此,他更享受山青水綠的逍遙。

入世,救世,這些皆與他無關。

他不是善人,不想當善人。

物至知知,刻刻不休,人間一切自有其造化,進步會有,遲早問題,由世人自己去摸索推進。

所以,眼下與裴老宗主的話題,不過虛擲光陰,蓋無待說。

何況,他覺得自己未必已悟的透徹。

老者抬起頭,望著“天上”的星辰。

著實想念大徒弟。

他耗費半生,從小農思想的怪圈中跳脫,而他的徒弟,是他從小就隔離在怪圈之外,一個清閒悠然,自由生長的靈魂。

這世上,能夠聽懂他所想,能和他促膝而談,交流觀點的人,恐怕也只有這個不會對任何一個人下跪的大徒弟了。

……

……

大風乍起,越來越猛,漸漸有雪花飄落下來。

女童竹杖芒鞋,抬起頭望向巍巍高山。

雪花拂過她的眉眼,她努力憑記憶計算路程。

她身後是巨大的黑淵,為了抄近路,她在雪天選擇了最險的一道天塹。

她以前來過元禾宗門,不過是八歲時的事情了。

當時是從龍擔山東南處上去,未曾走過古槐平原這一條路,但是在山上眺望群山時,她仔細研究過。

因為身後的這個龍淵,著實太像大地張開的一道嘴巴。

嬌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