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永江臊眉耷眼的嘆了口氣,

作品:《康王列傳

很有些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意思,隨後不知道想到了些什麼,又振奮起來,擠到康王身側,正要說些什麼,就聽城內傳來一聲略帶稚氣的吶喊:“沂水李賁,陣斬敵將!”

康王臉皮抽了一下,但是沒說什麼。

沂水是李賁的籍貫,喊這一嗓子,這就是學著張維古唄,都是小孩子,李賁才十九還是……到沒到二十來著,反正不是什麼壞毛病,不害臊就喊。

也不知過了四十歲,再想起今日來會有何感想。

不過他也沒想到,李賁竟然是第四個,明明還差得遠呢。

有此進步,他倒也歡喜。既然德薩受誅,大軍自然開始進城——慣例,德薩這個守將一死,守軍當即就扔下兵器投降了。

投降得快,大軍進城也快,尤其這一次沒有考察團在側,全是自己人,康王興致也高不少。

看到李賁在城主府前,用槍挑著德薩的頭顱,一身血跡時,竟然還有個笑模樣,把李賁激動夠嗆。

進入城主府,輕車熟路的收起城市之心,這座城市正式被康王納入囊中,而在這城市之心被杏兒仙連通的同時,也透過他身上的掛件傳來資訊,似乎那個精神網路,有什麼動作,針對了這裡。

既然不是警報,康王就暫時按下探究的心思,因為現在這一城人要安頓,後面的瑣事不少。

鏖戰了一整天,此時天已經黑了,既然大勝,便要犒賞三軍,同時李賁晉為內門第四位,又立了戰功,也是需要小小的慶祝一下。

在異界的晚宴,沒有什麼稀奇,基本就是篝火玩會兒,除了巴茲因為同入了門牆,算是師兄弟,他們和本地人也沒有什麼可說的,自然而然就圍了一個圈,說自己的事兒。

宋合是個場面人,有他在便不會冷場,閒聊幾句,共賀了李賁晉級覺醒罡氣,他倒是想起些什麼來:“李賁,你是沂水人?”

李賁剛被灌了酒,再說真是高興,正傻樂著呢,聽到他問,連忙點頭:“嗯,我老家是沂水縣的,雖然小縣,也是歷史名城,和LY差不多,也有過千年歷史呢。”

眾人紛紛哦哦出聲,實在是沂水這個名稱,太過默默無聞了些。

康王一口悶掉大半杯啤酒,一抹海髯:“不止,LY古時是州府,沂水屬於沂州,而沂州在李唐前屬琅琊郡,乃是秦制三十六郡之一。

而琅琊郡原屬徐州,乃是上古九州之一,沂水縣原名東安縣,後漢三國時東安郡治所,隋初廢東安郡,才更名為沂水。”

這也就是這段歷史在齊王承業之前,康王才能看著杏兒仙給的資料裝一下,不然他屁都不會多放一個放。

不過這一捋順,他倒是想起件事來:“沂水……李家……咱門內倒是有些傳承是在沂水的,有好幾個,卻也也有姓李的,只是不知你在不在其中,該是哪一支?”

宋合一下開心起來:“莫不是當初結義的兄弟?”

康王自然是點頭:“不錯,兩家姓李,一家在沂水縣城,乃是官吏之家,一家在……呂丈村是佃戶,還有一家姓朱,在許家湖,是酒商。”

宋合便催促李賁:“想想,你家祖上有沒有傳說,出過將軍什麼的沒有?”

李賁就很無奈:“肯定出過啊,沂水蒙山是老紅區,當年走出去好多人的,祖上出過本朝的開國少將呢,但是再往上那誰知道。

不過呂丈村是沒有,有個呂丈坡社群,原來是呂丈坡村,我媽有個姐妹兒是那個社群的。

許家湖是個鎮子,我在鎮上長起來的,姓朱……的不多,都是這些年從村鎮遷上來的,姓朱的本地人倒是不認識。”cascoo.net

宋合就有些咂嘴,不是很滿意:“沒想到你還是開國元勳之後,倒也是失敬了。真就是沒什麼家譜族譜之類的麼?”

他還是不甘心。

李賁尷尬的笑了笑,再沒搭話。

沒法說什麼,他的身份畢竟尷尬,對於他爹那頭,他知道的也不是很多,要不是人家的正妻良配最最終也沒個蛋,他哪裡能在這個歲數就有機會從那小地方飛出來?

即便如此,他在拜入門派前的所有努力,也不過是想保住現在相對優渥的生活罷了——至少他和他娘現如今吃穿不愁。

而現在覺醒了罡氣,眼看著前程似錦,雖然道路和他期望的不一樣,卻有別樣的風景,他也是積壓了許久的愁思,今日斬殺德薩,一時暢快又明晰了前路,才得以越階而成。

只不過他這身份畢竟還不好開口,所以宋合的問題,其實頗有些不合適——只不過他為人處事上一貫大咧咧不拘小節,卻也沒人會怪他。

趙永江看著氣氛有些尷尬,馬英招眼色有些埋怨,連忙放下手裡的馬肋條——有戰馬死了,自然是要下肚,不會浪費的——一抹嘴:“俺家祖籍曹縣青崗集,那有誰麼?”

康王想了想:“曹縣?卻是不好說,有一位淩姓兄弟,乃是曹州燕陵人,後遷至開封府,落戶許昌鄢陵。也是一時趣談,故而記得。

曹州當是今日曹縣,只是不知燕陵何在。”

趙永江本來只是隨口搭個話,解解氣氛,卻沒想到搞出這麼一出來,不由得有點木:“俺們那邊有個燕陵錮堆,可小一個地方,說是春秋時期燕國也不哪個王的墓。”

他低頭看看手裡的燒馬肋條,突然不香了:“俺姥爺姓凌,生了三個都是姑娘,我媽是老大。

聽說姥爺還有兄弟,就是不知道在不在老家了。”

李賁巴不得有人把話茬接過去,不要說他,連忙順著杆兒就下去了:“那你家怎麼跑這麼遠?”

趙永江嘆了口氣:“工作麼,我姥爺那時候年輕,被調來建設楊園市,二話不說就打包袱來了,認識了我姥姥,就安家了。

這事兒他不知道說了多少遍,每次過年的時候,他都抱著我姥姥的手唸叨當初那些愛情故事,完了就開始催婚。”

說著呢他就開始幸災樂禍起來:“我還好,年紀沒到呢,我那兩個姨,結婚早,孩子都比我大,全都工作好幾年了,這不是年年說他們。”

喜歡康王列傳()康王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