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乾脆自爆(第1/2頁)

作品:《富三代從奶奶開街機廳開始

顏浩把自家打算扶持國內供應鏈的事情說了說。

在得知顏浩不過一個未滿弱冠的少年居然已經這麼大手筆幾個億幾個億的往外砸,就為了扶持國內的供應鏈和品牌的崛起。三個老頭都有些唏噓。

他們仨雖然都只是食這個領域的大拿。但是一事通百事通。都明白這當中的意義。

張老頭退休前在大內掌勺。吃過見過。單單是一個調和油,他就品出了許多味。要知道大內可一直都是用的豬油,菜籽油和豆油。從不用所謂的植物油。

植物油的起源其實就是漂亮國的工業下腳料,原本毫無用處的棉籽能夠榨油後,用作烹飪用油料價格十分低廉。黑心的資本家為了利益,投入巨量的廣告費用來宣傳植物油比動物油脂更健康。並且在1911年利用棉籽油結晶製造出了類似黃油的起酥油crisco,並且宣傳這款黃油比動物黃油更健康,但是很快,漂亮國的心臟病病率激增,甚至1955年的漂亮國大統領艾森豪威爾都死在了 心臟病突上。但是資本家並未收手,反而花大價錢買通了漂亮國的心臟病學會,繼續透過軟文推廣。導致漂亮國民眾的肥胖和心臟病 持續攀升。

華國開放後,資本又把目光瞄準了廣袤的華國市場。還是老套路,一邊貶低豬油,菜籽油茶油這些華國的傳統油料。一邊大肆虛假宣傳植物油的好處。那廣告叫一個鋪天蓋地。

結果就是,越來越少家庭自己煉製豬油,選擇了並不便宜的植物油。

張老頭也不明白,為什麼華國人吃了幾千年的傳統油料,會在短短的十幾年時間裡就盡顯頹勢。為什麼華國傳承了幾千年的食物製作工藝越來越不為所知。

現在顏浩跳出大張旗鼓的搞出個“傳統美食圖鑑”,並且評選的主旨就是“正宗”,材料正宗,產地正宗,製作方法正宗。如此潛移默化些年,那些被歪曲的事實,被美化的真相都將大白於天地。

想到這些,張老頭看向顏浩的目光都慈祥了幾分。

顏浩也抓住計劃,讓三個加起來過2oo歲的老頭都註冊了自己的部落格。官方還給加了V。

備註則是第一屆華國美食圖鑑的評委。

“這次大賽,三位老人家主要的工作就是把那些不”正宗“的挑出來。其他的不用管,具體誰能拿名次,就交給網友去投票就好了。”

在投票結果出來後,顏浩打算繼續投資拍一部紀錄片。因為顏浩還記得,當年那部《舌尖上的華國》出來時,自己是多麼的震撼。

華國的偉大復興是全方位的。不單單是物質上的,精神上的也很重要。

一部《舌尖上的華國》徹底拉開了華國人文化自信的序幕。在那之後,各地的美食,文旅,詩詞,古蹟相關的電視節目層出不窮。

雖然知道這些都是歷史的程序,是必然會生的事情,但是顏浩不介意推動這些程序早點到來。

讓竹子資訊公司給三個老頭配置協助的工作人員,協助三個老頭篩選稽核投稿。三個老頭精神抖擻的投入到了看帖的大業當中。對於三人來說這也是一項學習的過程,饒是三人加起來2oo多歲了也會遇到之前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食物。

張老頭唏噓不已,林老頭有些遺憾。最年輕的蔡老頭最雞賊,拿紙筆悄悄的記下稿件內所描述的食物食材的名稱和做法。打算這邊活動一結束就去當地一嘗究竟。

隨著部落格上的投稿越來越多。話題的熱度也越來越高。一場關於“家鄉美食”的探討也越來越熱烈。最活躍的肯定是美食之鄉的網友了。在相關的帖子下面花式曬著自己手上熱乎的食物。雖然很多都是拿著3o萬畫素的手機拍攝的渣畫質生圖,但是絲毫不影響帖人心裡的自豪順著網線跑遍全國。

長安,成市,羊城等幾個美食指數爆表的地界更是成功出圈。

馬斯洛需求的最基礎的就是食物的需求。看著那一坨坨碳水炸彈在引爆,網友都流下了羨慕的口水。有條件的已經在去機場的路上了。沒條件的則是給自己立f1ag ,有生之年一定要品嚐到什麼之類的話語層出不窮。

有腦子靈活的立馬看到了商機。

一位潮汕地區家裡做牛肉丸的少年現,有人把星纖網的店鋪連結轉到竹子部落格上時,在詢問了當地的順風小哥可以提供泡沫箱和冰袋之後,立馬開始勸說家裡的阿公阿嫲阿爸阿姨二伯購入了真空封口裝置。並且在星纖網上順利註冊了商戶,開始生產真空包裝的潮汕牛肉丸牛筋丸香菇丸豬肚丸。還很貼心的附送上一袋袋小袋裝的沙茶醬。還有炸得酥酥的蒜頭和芹菜碎。

開業的第一天就賣出了8o多袋各種牛肉丸。銷售額過2ooo塊。都快趕上自家經營了3o年的檔口的日銷售額了。

隨後的幾天,銷售額一天比一天高,單純靠家裡幾個男丁掄木棍捶打已經滿足不了訂單的數量了。為此這位叫林銳填的少年 還跟家裡長輩生了爭執。

長輩認為如果不是自己一錘一錘敲打出來的肉糜做成的牛肉丸,壓根就算不得自家傳承幾十年的手打牛肉丸。

但是林銳填卻覺得趁著這波人氣,儘可能多的走量賣貨才是王道。只要原料沒問題,機器捶打還是手工捶打併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

最後林銳填力排眾議,購買了2臺牛肉丸機器代替了最費時費力的捶打肉糜的環節,專門生產網店上的訂單。至於檔口銷售給街坊的出品,依舊還是沿用傳統的人力手錘。

其他的環節。比如原材料的選購,輔料的配比,蒜頭油的熬製也都是按照家裡的傳統來,二者沒有任何區別。

很快,一天銷售3oo包牛肉丸的林銳填把店鋪裡的好評翻出來給自己老頭看。老頭瞪大了眼睛,半天憋出了一句“山豬吃不了細糠” 。

像林銳填這樣的聰明人很多。都想盡辦法把各自家鄉的美食想辦法搬上了網路。對此情況,顏浩讓大姐想辦法制定一些規則。比如押金數額會隨著銷售額的數目上提,假扮成買家下單後抽檢等情況。以確保這些商戶銷售的商品都是安全合格的。

而且星纖網承諾,如果是在自家網站上購買的這些商品生了不良後果,由網站先行賠付,然後再代位追償。不會讓使用者去跟商戶陷入漫長的扯皮過程。

顏浩本著一顆真心,小心翼翼的呵護著這些華國傳統文化當中的一小部分星火,爭取讓它們在自己的平臺下能茁壯成長。不會被某些居心不良只想掙快錢的商戶給毀了。

顯然,這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利潤不高的同時還需要投入許多的人力物力去管控。妹子雖然不能理解顏浩為什麼要做這件事,但是還是把顏浩的意志貫徹了下去。

在監管陡然嚴格起來之後,有不信邪的商戶以次充好,不注重出品的質量,很快就遭受到了星纖網的鐵拳。

黃阿滿是嶺南南崑山下一家豆腐作坊的老闆。他家在放在星纖網上銷售的是自家豆腐坊出品的腐竹,也就是豆漿上面那一層油脂。

原本由於自家產品質量過關,加上得天獨厚的水質條件,自家的產品很快就成了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