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第1/2頁)

作品:《回到古代交筆友

雖然聽著很欠揍, 謝崢卻是真的在枬寧百里之外的州府開了個幼兒園。

哦不對,是幼兒學堂。

沒錯,這些孩子, 他壓根不打算還回給這些人家。

起碼,在他收服這些人之前, 他不會把人放了。

除了那些還在喝奶爬行、牙牙學語的奶娃娃, 他將那些人家裡從四歲到十二歲的孩子, 全都抓了回來。

這麼多孩子, 勢必要有個地方安置。

為此, 他特地與祝圓討論過該怎麼安排。

住宿是一點。

他直接買了處宅子,所有房間改成通鋪, 男女分住, 再送幾個打掃、做飯的婆子, 再請上一名擅兒科的老大夫坐鎮。

還有每隔三月換值一回的幕僚充當先生。

這學堂, 便齊活了。

當然,還有兵丁裝成普通人隱在暗處護衛。

……

謝崢甚至連課堂內容都與祝圓商量好了。

思想政治課:讓幕僚們介紹大衍朝的歷史,並將重要年份、大事件背誦。

文化課:修習大衍朝的官話,背誦記憶好詩好詞。四五歲啟蒙班的自然是從千字文、三字經開始學。

除此之外,還有算數課、手工課、體育課。

這些懵懂的孩子猶自不知, 幕僚們便先頭大起來。

謝崢的幕僚不多,擅經濟的留在莊子那邊,還留了幾名擅佈局運籌的給祝圓以防萬一, 帶到枬寧這邊的,只有十來人。

每三月要到學堂輪值一次, 每次三人。算下來一人一年就輪一次。

聽起來不多。

可這三人要教思政、文化、算數、手工、體育……

他們這些人, 大都出身貧苦, 或進士不第, 或官途坎坷,或家遭橫禍……總歸,種種原因,讓他們投入到謝崢門下,成為一名幕僚。

可即便他們中間有出身良好的,對上這麼多門的課程,也得撓頭。

尋常人家,哪裡會學這麼駁雜?

謝崢自然知道他們如何想,只道:“將來我得登寶座,你們便是我大衍朝未來的築基磚石。若是連區區孩童都無法教導,你們將來如何教化民眾,如何治理地方,如何發展人才?”

話已至此,幕僚們無法,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但有些科目真是抓瞎,早在謝崢開始佈置的時候,幕僚們便拿出當年科舉考試的狠勁,湊在一起,給各科目制定教材。

算數該怎麼考核,思政該挑什麼知識點。四五歲該教的什麼,八九歲又該教什麼……

一群年紀不等的幕僚們躲在深山老林裡,天天劃拉著筆墨唸唸有詞,弄出一套課程,還要抓著不通筆墨的兵丁教導,把他們當做四五歲娃娃來啟蒙,擾得兵丁們看到他們就繞道。

好不容易開始行動,抓了孩子,立馬將抽中第一簽的幕僚們一併打包,送上馬車,迅速送到百里之外的學堂裡。

這邊學堂開得叫苦不迭。

京城裡的幼兒園也開始招人了。

幼兒園的廣告,祝圓直接打在了《灼灼》上。

只招收四到六歲的孩子,每個年紀一個班,統共只招三個班級。

從辰時到申時,包早飯、中飯、下午茶點三頓,帶午休半個時辰,有大夫坐鎮,帶學識啟蒙。

按學期招收,每學期四個月,學費十二兩,平均一月只需三兩。

對於那些請得起先生的人家而言,真的不貴。

可誰願意去啊,這麼些銀子,還不如自己請個先生呢。

不過,這幼兒園廣告雖然出去了,招收的卻是九月秋季班——

九月?這會兒才二月出頭呢,這灼灼書屋在搞什麼?

所有人都暗自嘀咕。

可想到前些日子祝圓拆鋪子他們罵人敗家,轉頭人家鋪子就掙得盤滿缽滿的,打臉太快,這回他們可不敢明目張膽的嘰歪了。

反正還有許久,等著便是了。

他們都不著急,祝圓更不著急了。

她原本是打算找人來灼灼書屋上班,帶不了孩子的扔幼兒園。後來張靜姝與她一分析,她才發現自己陷入一個誤區——這年頭的好人家,大都是有奶孃丫鬟的,哪裡需要夫人自己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