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 第二節(第1/2頁)

作品:《三體3:死神永生

【時間開始後約170億年,我們的星星】

甦醒的過程很長,程心的意識是一點一點漸漸恢復的,當她的記憶和視力恢復後,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神經元計算機啟動成功了。艙內被柔和的光照亮,各種裝置發出的嗡嗡聲清晰可聞,空氣中有一種溫暖的感覺,穿梭機復活了。

但程心很快發現,艙內光源的位置與原來有明顯的不同,可能是專為低光速設計的備用照明裝置。空中也沒有資訊視窗,可能低光速已經不能驅動這樣的全息顯示。神經元計算機的人機介面就是那個平面顯示器現在,上面顯示著彩色的圖形介面,很像公元世紀的樣子。

關一帆正浮在顯示屏前,用沒戴手套的手指點選螢幕操作著。發現程心醒來了,他對她笑了笑,做了一個OK的手式,遞給她一瓶水。

“十六天了。”他看著程心說。

程心接過水瓶時發現自己也沒戴手套,那水瓶是熱的。她接著發現自己雖然還穿著那身原始太空服.但頭盔已被摘下,艙內的氣壓溫度都很適宜。

程心用剛剛恢復知覺的手解開安全帶,飄浮到關一帆身邊,同他一起觀看螢幕。他們都穿著太空服,但都沒戴頭盔,太空服緊緊擠在一起。螢幕上同時開著幾個視窗,裡面都滾動著大量的資料,正寸穿梭機的各個系統進行檢測。關一帆告訴程心,他已經與“亨特”號取得了聯絡,那裡的神經元計算機也已經正常啟動。

程心抬起頭,看到兩個舷窗仍然開著,她便飄了過去。為了讓她看清楚外面,關一帆調暗了艙內的照明。現在,他們之間有一種默契,像一個人一樣。

乍一看,外面的宇宙並沒有明顯的變化,仍然是在藍星軌道上以低光速執行時看到的景象,藍色和紅色兩個星團仍然在宇宙的兩極飄忽不定地變幻著形狀,太陽仍在直線和球體之間狂舞著,藍星的表面也仍然飛快地流動著週期性的色塊。當用目光飛快地追蹤那些色塊時,程心發現了一個變化:在色塊的顏色中,藍色和白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紫色。

“發動機系統的檢測基本正常,我們隨時可以減速脫出光速”關一帆指著螢幕說。

“聚變發動機還能用?”程心問。在冬眠前,她心中就鬱結著這個問題,但沒有問,因為她知道多半會得到一個絕望的回答,她不想為難關一帆。

“當然不能用了,低光速下的核聚變功率太低,我們要啟動備用的反物質發動機。”

“反物質?!低光速下存放的容器……”

“沒有問題,反物質發動機是專為低光速環境設計的,像這樣的遠端航行,飛行器上都配備有低光速動力系統……我們的世界對低光速技術做了大量研究,目的並不是解決誤入曲率航跡的問題,而是考慮到萬一有一天不得不躲進光墓,或者說黑域中。”

半個小時後,穿梭機和“亨特”號飛船同時啟動反物質發動機,開始減速。程心和關一帆被超重緊緊壓在座椅上,舷窗已經關上了。劇烈的震動出現了,隨後漸漸平息,最後完全消失了,減速僅僅持續了十幾分鍾,然後發動機停止,失重再次出現。

“我們脫離光速了。”關一帆說,按動艙壁上的一個按鈕,同時開啟了兩個舷窗。

透過舷窗,程心看到藍紅兩個星團消失了。她看到了太陽,這是一個正常的太陽,與以前看到的沒有明顯變化。但當她從另一側的舷窗中看到藍星時卻吃了一驚,藍星已經變成紫星了,除了仍是淡黃色的海洋外,陸地均被紫色所覆蓋,雪的白色也完全消失了。最令她震驚的是星空。

那些線條是什麼?!”程心驚叫道。

“應該是星星。”關一帆簡單地回答說,同程心一樣震驚。

太空中的星星都變成了發光的細線。線狀的星星程心似曾相識,她曾經多次見過長時間曝光的星空照片,由於地球的轉動,照片上的星星都成了線段,它們的長短和方向都一樣。但現在,星星變成的線長短不一,方向也不一樣,最長的幾根亮線幾乎貫穿了三分之一的太空,這些亮線以種種角度相互交錯,使星空看上去比以前迷亂了許多。

“應該是星星。”關一帆又說了一遍,“星光到達這裡要穿過兩個介面,首先穿過光速與慢光速的介面,然後穿過黑洞的視界,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我們在黑域裡?”

“是的,我們在光墓裡。”

DX3906星系已經變成了低光速黑洞,與宇宙的其餘部分完全隔絕了,那由紛繁的銀線構成的星空,將永遠是可望不可即的存在。

“我們下去吧。”關一帆打破長時間的沉默說。

穿梭機再次減速,使軌道急劇降低,在劇烈的震動中進入藍星大氣層,向著這個程心和關一帆註定要度過一生的世界降落。

在監視畫面中,紫色的大陸佔據了全部視野,現在可以肯定紫色是植物的顏色。藍星的植物由藍變紫可能是因為太陽的光輻射改變所致,為了適應新的光照,它們變成了紫色。

其實,太陽的存在本身就令程心和關一帆迷惑。按照質能方程,低光速下的核聚變只能產生很少的能量,也許,太陽內部仍然保持著正常光速。

為穿梭機設定的著陸座標就是它上次從藍星起飛的位置,也是“星環”號飛船的所在地。接近地面時,可以看到著陸點只有一片茂密的紫色森林。就在穿梭機準備飛離尋找可降落的空地時,推進器噴出的火焰使地面的大樹紛紛逃閃,在林間空出的一塊場地上,穿梭機平穩地降落了。

螢幕顯示外面的空氣可以呼吸,與上次著陸時相比,大氣中的含氧量提高了許多,且大氣層更加稠密,外部氣壓是上次降落時的1.5倍。

程心和關一帆走出穿梭機,再次踏上藍星的大地。溫暖溼潤的空氣撲面而來,地面上鋪著一層腐殖葉,十分鬆軟。在這片空地上佈滿了孔洞,那是剛才逃開的大樹的根鬚留下的。那些紫樹現在擠在空地的周圍,闊大的葉子在風中搖擺,像一群圍著他們竊竊私語的巨人;空地完全處於樹蔭中。如此茂密的植被,與上次見到的藍星已經是兩個世界了。

程心不喜歡紫色,總感覺那是一種病態壓抑的顏色,讓她想到心臟供氧不足的病人的嘴唇。現在她被這鋪天蓋地的紫色包圍,而且要在這紫色的世界中度過餘生。

沒有‘星環‘號,沒有云天明的飛船,沒有任何人類的蹤跡。

關一帆與程心一起透過森林察看周圍的地形,發現地形與他們上次的著陸點完全不同,他們清楚地記得著陸點附近有連綿的山峰,現在這裡卻是一片平坦的林地。他們懷疑著陸座標弄錯了,返回穿梭機核實,發現這裡確實是上次“星環”號的著陸點。他們再次在附近仔細搜尋,但什麼遺蹟都沒有找到,這裡像是從未有人類踏足的處女地一般,彷彿他們上一次的藍星之旅發生在另一個時空中的另一顆星球,與這裡毫無關係。

關一帆回到穿梭機中,與仍在近地軌道土執行的“亨特”號飛船聯絡。

飛船上的神經元計算機功能強大,它所支援的A.I.可以直接對話交流,低光速下,對話通訊有十幾秒的時滯。自從與穿梭機一起脫離光速後,“亨特”號就在低軌道上對藍星表面進行遙感搜尋,現在它已經完成了對行星大部分陸地的搜尋,沒有發現任何人類的蹤跡,也沒有他智慧生命存在的跡象。

接下來,程心和關一帆只能開始做一件讓他們深感恐懼、卻又不得不做的事:確定現在的年代。低光速下的年代測定有一種特殊的方法,一些在正常光速的世界中不發生衰變的元素,在低光速下會出現不同速率的衰變,可由此精確測定低光速持續的時間。作為科學考察飛行器,穿梭機中有測定元素衰變的儀器,但它是一個獨立的裝置,沒有神經元計算機控制系統,只有一個與穿梭機神經元主機的介面,關一帆費了很大周折,才使裝置能夠正常使用。他們讓儀器依次測定從不同區域採集的十份岩石樣本,以便於將結果進行對比。這個過程需要半個小時。

在等待測試結果時,程心和關一帆走出穿梭機,在林間空地中等待著。陽光透過林中的間隙,一縷縷地照進來。空地上有許多奇異的小生物飛過,有像直升機螺旋槳一樣旋轉著飛行的昆蟲,還有一群群透明的小氣球,藉著浮力在空中飄行,穿過陽光時變幻出絢麗的虹彩;但沒有見到長翅膀的生物。

“也許已經幾萬年過去了。”程心喃喃地說。

“也許比那更長。”關一帆望著森林深處說,“不過,現在,幾萬年,幾十萬年,有什麼區別呢?”

然後他們都沉默無言,相互依偎著坐在穿梭機的舷梯上,感受著彼此的心跳。

半個小時後,他們走上舷梯,去面對那個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控制檯的螢幕上顯示著十份樣本的檢測資料,檢測了多種元素,是一份複雜的表格,所有樣本的檢測結果都極其接近,在表格下方,簡明地列出了平均結果::

樣品1一10號檢測元素平均衰變時間(誤差:0.4%)星際時間段:6177906;地球年:18903729程心把最後一個數字的位數數了三遍,然後默默地轉身走出穿梭機,走下舷梯,站在這紫色的世界中。一圈高大的紫樹圍繞在她周圍,一縷陽光把小小的光斑投在她的腳邊,溫溼的風吹起她的頭髮,透明小氣球輕盈地飄過她的頭頂,一千八百九十萬年的歲月跟在她身後。

關一帆來到程心身邊,他們目光相對,靈魂交融。

“程心,我們錯過了。”關一帆說。

在DX3906星系的低光速黑洞形成一千八百九十萬年後,在宇宙誕生一百七十億年後,一個女人和一個男人緊緊擁抱在-起。

程心伏在關一帆的肩上痛哭起來,在她的記憶中,這種痛哭只在雲天明的大腦與身體分離時有過一次,那是……18903729年再加六個世紀以前的事,而那六個世紀在這漫長的地質紀年中已經可以忽略不計了。但這次,她痛哭並非只為雲天明,這是一種放棄,她終於看清了,使自己這粒沙塵四處飄飛的,是怎樣的天風;把自己這片小葉送向遠方的,是怎樣的大河。她徹底放棄了,讓風吹透軀體,讓陽光穿過靈魂。

他們坐到鬆軟的腐殖葉上,繼續默默地相擁著,任時間流逝。陽光穿過葉隙投下的光斑在他們身邊悄悄移過。有時,程心問自己:是不是又過了一千多萬年?她的意識中有一個奇怪的理智體,在悄悄告訴她那不是不可能,真的有隨意跨越千年的世界。想想死線吧,如果它稍微擴散一點,內部的光速就由零變成一個極低值,比如像大陸漂移的速度,一萬年一厘米。在這樣的世界中,你從愛人的懷抱中起身,走出幾步,就與他隔開千萬年。

他們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