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八節(第1/2頁)

作品:《三體3:死神永生

【威懾紀元62年11月28日16:00至16:17,威懾控制中心】

高速電梯向下沉去,上方越來越厚的地層似乎全壓在程心的心上。

半年前.在聯合國和太陽系艦隊聯合會議上,程心當選為第二任引力波威懾系統控制者,即執劍人,她得到的票數是第二名的將近一倍。現在她正前往威懾控制中心,在那裡將舉行威懾控制權的移交。

威懾控制中心是人類所建造的最深的建築,位於地下四十五千米,已經穿過了地殼,深人到莫霍不連續面下的地慢中。這裡的壓力和溫度都比地殼高許多,地層的主要成分是堅固的橄欖岩。

電梯執行了近二十分鐘才到達,程心走出電梯,迎面看到一扇黑色的鋼門,門上用白色的大字寫著黑暗森林威懾控制中心的正式名稱:引力波宇宙廣播系統零號控制站,並鑲嵌著聯合國和太陽系艦隊的徽標。

這座超深建築是很複雜的,有獨立封閉的空氣迴圈系統,而不是直接與地面大氣相通,否則,四十五千米深度產生的高氣壓將使人感到嚴重不適;還有一套強大的冷卻系統,以抵禦地慢近500℃的高溫。但程心看到的只有空曠。門廳的白牆顯然都具有顯示功能.但現在全是空空蕩蕩的白色,其他一無所有,彷彿這裡剛建完還沒有正式使用。半個世紀前在設計控制中心時曾徵求過羅輯的意見.他當時只是簡單地說了二句:

像墳墓一樣簡潔。

威懾控制權移交儀式是很隆重的.不過都是在四十五千米高的地面上進行,那裡聚集了地球國際和艦隊國際的所有首腦,程心就是在他們那代表著全人類的注視下走進電梯的。但這裡主持最後交接的只有兩個人:

行星防禦理事會主席和艦隊總參謀長,他們代表了直接領導和執行威攝系統的兩個機構。

PDC主席指著空曠的門廳對程心說,控制中心將按照她的想法重新佈置,這裡可以有草坪、植物和噴泉等等,如果她願意,這裡也可以用全息影像完全模擬地面的景觀。

“我們不希望你過他那樣的生活,真的。”艦隊參謀長說。也許是他著軍裝的緣故,程心從他身上看到了一些過去的男人的影子,他的話也讓她感到一絲溫暖,但這些除不去她心上的沉重,這沉重像上方的地層,已經累積了四十五千米厚。

《時間之外的往事》(節選)執劍人的抉擇——生存與毀滅的十分鐘

建立黑暗森林威懾的第一個系統,是圍繞著太陽的三千多枚包裹著油膜物質的核彈,核彈爆炸後產生的塵埃將使太陽發生閃爍,向宇宙廣播三體世界的座標資訊。這個系統雖然龐大,但極不穩定,可靠性也很差。

在水滴解除對太陽的電磁波全頻段封鎖後,向太陽發射超大功率電波的發射系統立刻投入執行,與核彈鏈威懾系統互相補充。

以上兩個系統都是以包括可見光在內的電磁波作為廣播媒介。現在知道,這是星際通訊中最原始的手段,被稱為“太空狼煙”。由於電磁波在太空的高衰減性和高崎變性,廣播的範圍十分有限。

在威懾建立時,人類已經初步掌握了引力波和中微子的接收技術,只缺少發射和調製技術。人類要求三體世界傳送的第一批技術資訊就是關於這方面的;這使地球世界迅速掌握了中微子和引力波通訊技術。築然與量子通訊相比,這兩項技術仍然落後,引力波和中微子的傳輸速度都限制在光速,但與電磁波通訊相比已經高了一個層次。

這兩種傳遞媒介都具有極低的衰減,因而具有極遠的極遠的傳送距距。特別是中微子,幾乎不與其他物質發生作用,理論上一來經過調製的中微子,可以把資訊傳到已知的宇宙盡頭,所產生的哀減和崎變也不彩響你資訊的閱讀。但中微子束只能定向發射,弓!力波卻可以向宇宙的所有方向進行廣播,於是,引力波成為黑昭森林威懾的主要手段。

引力波發射的巷本原理是其有極高質量密度的長弦的振動,最理想的發射天線是黑洞.可用大量微型黑洞連成一條長鏈.在振動中發射引力波。但這個技術即使三體文明也做不到,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簡併態物質構成振動弦。這種超密度弦的直徑僅有幾奈米,只佔天線整體的極小一部分,體積巨大的天線大部分只是用來支撐和包裹這種超密弦的材抖.所以天線總質量並不太大。

構成振動弦的簡併態物質原本在白矮星和中子星內部存在,放在常規環境中會發生衰變,變成普通元素。目前人類能夠製造的振動弦半衰期是五十年左右,半衰期一到,天線就完全失效,所以引力波天線的壽命是半個世紀,到時需要更換。

引力波威懾第一階段的主要戰略思想是確保威懾,計劃建造一百個引力波發射臺,部署在各大洲的不同位裡。但引力波通訊有一個缺陷:發裝置無法小型化。引力波天線體積巨大結構複雜,建設成本高昂,最終只建造了二十三臺引力波發射器。但使得“確保威懾”思想被否定的還是另一個事件。

威懾建立後,地球三體組織逐漸消失,但另一類與之相反的極端組織——信奉人類中心論,主張徹底消滅三體世界——卻發展起來。“地球之子”就是其中規模較大的一個。威懾紀元6年,“地球之子”對設在南極大陸的一個引力波發射臺發動襲擊,企圖奪取發射器,進而掌握威懾控制權。“地球之子”出動三百多名武裝人員.使用了包括小型次聲核彈在內的先進武器,加上該組織在發射臺內部潛伏的內應,襲擊險些得手。如果不是守衛部隊及時炸燬了發射天線,後果不堪設想。

“地球之子”事件在兩個世界都引起了巨大的恐慌。人們意識到引力波發封器是一個何等危險的東西。三體世界也施加了巨大的壓力,使得——————————————①一種高密度的物質狀態。由於泡利不相容原理禁止不同的組成杜子佔據同一量子態.因此,減少體積就會迫使粒子進入高能態,從而產生巨大的簡併壓力。簡併態物質包括電子簡併態、中子簡併態等。

地球在對引力波技術傳播嚴加控制的同時,很快把已建成的二十三個發射臺縮減為四個,其中三個分別位於亞洲、北美和歐洲,剩下的一個魷是太空中的.‘萬有引力”號飛船。

所有發射器的啟動均採用正觸發,環太陽核彈鏈採用的負觸發方式已沒有意義,因為現在的情況與羅輯單槍匹馬建立威懾時已大不相同,一旦執劍人被消滅,別的人或機構可以接過威懾控制權。

最初,龐大的引力波天線只能在地面建造。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建立十二年後,三架發射天線和相關裝置都移到地層深處。然而人們清楚,幾十千米厚的地層對發射臺和控制中心提供的保護,主要是針時來自人類自身的威脅,對於三體世界可能發動的攻擊則意義不大。

對於用強互作用力構造的水滴,掩護引力波發射器的幾十千米地層如同液體一樣,可以輕易穿透。

威懾建立後,航向太陽系的三體艦隊全部轉向,這是可以用人類的觀測技術證實的。人們最關心的,是已經到達太陽系的十個水滴——強互作用力宇宙探測器的去向。三體世界堅持在太陽系留下四個水滴,理由是引力波發射器有可能被人類極端勢力劫持,這種情況一旦發生,三體世界應該有能力採取措施保衛兩個世界的安全。地球當局勉強同意,但要求四個水滴的位置不得超越太陽系外圍的柯伊伯帶,同時每個水滴都有一個人類探測器跟隨,隨時掌握其位置和執道。這樣一旦有變,地球能夠有五十個小時左右的預警時間。這四個水滴中的兩個後來隨“萬有引力”號追擊“藍色空間”號,柯伊伯帶只剩下兩個水滴。

但沒人知道另外六個水滴在哪裡。

按照三體世界的說法,那六個水滴已經離開太陽系追趕轉向的三體艦隊了,但沒人相信。

三體人對於人類,早已不是當初的透明思維的生物了。在過去的兩個世紀中,他們在欺騙和計謀方面學得很快,這可能是他們從人類丈化中得到的最大的收穫。

人們確信,那六個水滴肯定大部分甚至全部潛伏在太陽系。但是由於水滴體積極小速度極快,具有超強的機動能力.且對電磁雷達隱形,對它們的搜尋和跟蹤極其困難。地球採用播撒油膜物質和其他最先進的大空監測手段,有效的監視半徑也只能達到十分之一個天文單位,也就是一千五百萬千米,如策水滴進入這個範圍,地球有把握髮現,但若在這個半徑之外.基本上就是水滴自由行動的空間了。

水滴以最高速度衝過這一千五百萬千米,只需十分鐘。

這就是一旦那個終極時刻到來時,執劍人所擁有的決斷時間。

一陣低沉的隆隆聲響起,那道有一米多厚的沉重鋼門緩緩移開,程心一行三人走進了黑暗森林威懾系統的心臟。

迎接程心的是更加廣闊的空白和空曠。這是一間半圓形的大廳,迎面是一堵半弧形的白牆,表面有些半透明,像冰做的,地板和頂板都是潔淨的白色。這裡給程心的第一印象是:她面對著一隻沒有眸子的空眼球,透出一種荒涼的茫然。

然後程心看到了羅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