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七節(第1/2頁)

作品:《三體3:死神永生

《時間之外的往事》(節選)火龍出水、連發弩和階梯計劃

在中國明朝曾經出過這樣一種武器:由一個內裝多枚小火苛的母箭(火龍)和母箭身上的助推火箭組成。這種武器從海面發射,助推火箭將母箭推離水面貼水飛行,母箭則在飛行中射出內建的小火箭。另外,古代戰爭中還出現過連發弓箭,東西方都有記載,中國的記載最早出現在三國時期。

以上兩種武器都是把落後的技術以先進兩方式組合起來,試圖產生貌似趟時代的能力。,現在回望危機紀元之初的階梯計劃,就是這樣一種東西·它試圖用當時的落後技術把一個很輕的載荷推進到光速的百分之一,這樣的宇航,速度本來需要一個半世紅後的技術才能實現。

這時人類的探測器已緣飛出太陽系,並且能夠使探測器在海王星的衛星上著陸,所以在航線的推進段上布放核彈的技術是比較成熟的。困難的是控制飛行器航線與每枚核彈精確交錯,以及核彈的起爆控制。

每枚核彈必須在輻射帆剛剛飛越它時起爆,距離由三千米至十千米不等,依核彈的爆炸當量而定。隨著帆的速度增加,所需的拉制精度越來越高,但即使帆的速度達到光速的百分之一,控制精度也在納秒級以上以當時的技術,經過努力還是可以做到的。

飛行器本身沒有任何動力,它的航行方向完全由核彈的爆炸位置進行控制,航線上的每枚核彈都帶有位置擔制發動機,在帆到來之前精確定位,在交錯時兩者相距只有幾百米,調整這個距離就可使爆炸推力與帆形成不同的角度,進而控制飛行器的航向。

輻封帆是軟性薄膜,只能把有效荷載用帆索施曳在後方,這使得整個飛行器看起來像一個沿航行方向橫放的巨大的降落傘,按當量不同,核爆在傘後三千米至十千米處發生。為避免核爆輻射對太空艙的影響,帆索很長,使太空艙儘量向後靠,這個距離長達五百千米,太空艙表面由蒸發降溫材料履蓋,在每次核爆中一不斷蒸發,在降溫的同時不斷降低自身量。

這個超級降落傘如果降落到地球上,其下墜物接觸地面時,傘本身還在五百千米高的太空。那幾根帆索將用奈米材料“飛刃”製成,只有蛛絲的十分之一粗,肉眼不可見,一百千米的重量只有八克,但強度足以在加速時拖動太空艙,且不會被核輻射切斷。

……火龍出水和連發弩沒能發揮兩級導彈和機關槍的作用,同樣,階梯計劃也難以把人類帶入宇航新時代,它只是用當時的技術所進行的孤注一擲的努力。

“和平衛士”洲際導彈的叢集發射已經進行了半個小時,之前發射的六枚導彈的尾跡重合在一起,浸透了月光,像一條銀色的天國之路。這以後每隔五分鐘,就有一團火球沿著這架銀橋升上高空,周圍的樹影和人影在它的光芒中像秒針一般走動。首批將發射三十枚導彈,將三百顆核彈頭送人地球軌道,它們的當量從五十萬到二百五十萬噸級不等。與此同時,在俄羅斯和中國,“白楊”和“東風”導彈也在不間斷地發射中。這很像世界末日的景象,但程心專業的眼光從這條夫國之路盡頭的彎曲度看出,這不是洲際攻擊軌道,一而是太空發射軌道。那些本來可能致幾億人死亡的東西,現在一去不回了,用它們那巨大的能量去把那片羽毛推進到光速的百分之一。

程心仰望夫空熱淚盈眶一,每次發射的光芒都使她的淚花格外晶瑩。

她在心中一次次對自己說:即使只做到這一步,階梯計劃也值了。

但旁邊的兩個男人,維德和瓦季姆娜卻對這壯麗的景象無動於衷,甚至懶得抬頭看,只是抽著煙冷漠地談論著什麼,程心知道他們談話的內容。

階梯計劃的人選。

在那次PDC常任理事國會議上,第一次透過了一個還沒有形成文字的提案,程心也第一次見識了平時沉默寡言的維德的雄辯能力。他說,如果三體人能夠復活一個深凍的人體,也一定能夠復活一個這樣的大腦,並且用某種外部介面與它交流、對午一個能夠把質子展開成二維並在上面蝕刻電路的文明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大腦與一個完整的人沒有什麼區別,它有這個人的意識,這個人的精神,這個人的記憶,特別是,有這個人的謀略。如果成功這仍然是進人敵人心臟的二顆炸彈。儘管各常任理事國並不認為大腦等同於一個人,但也沒有別的選擇,特別是他們對階梯計劃的興趣有很大一部分在於那推進百分之一光速的技術,提案便以五票贊成、兩票棄權的結果透過了。

階梯計劃全面啟動,人選問題的困難漸漸凸現出來……對於程心來說,她甚至沒有對那個人進行想象的勇氣,即使他(她)的大腦真的能被截獲並復活,那以後的生活(如果那能被稱為生活的話)對他(她)來說也將是一個聯夢。每次想到這一點,她的心就像被一隻同樣處於零下兩百多攝氏度超低溢的冰手攥緊了。但階梯計劃的其他領導者和執行者並沒有她這種心理障礙,如果PIA是一個國家的情報機構.事情早就解決了。但PIA實質上只是一個由PDC各常任埋事國組成的情報聯席會議.同時階梯計劃對國際社會完全透明,這件事因此變得極其敏感。‘關鍵問題在於:在派出這個人之前,必須殺死他(她)。

隨著危機爆發之初的恐懼塵埃落定,另一種聲音漸漸成為國際政治的主流:要防止危機被利用,成為摧毀民主政治的武器。PIA的人都收到自己政府的再三指示.在階梯計劃的人選上必須慎重,千萬不能讓別人抓住把柄。

面對這個困難,維德同樣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透過PDC,再由它透過聯合國,推動儘可能多的國家建立安樂死法律。與以前不同,他在提出這個想法時並不太自信。

PDC的七個常任理事國中很快有三個透過了安樂死法,但在法律中都明確闡明:安樂死只適用子身患目前醫療技術無法救治的絕症的病人,這離階梯計劃的要求相去甚遠,但再向前走一步幾乎不可能了。

階梯計劃的人選只能從絕症患者中尋找了。

天空中的轟鳴聲和火光消失了,發射告一段落。維德和幾名PDC觀察員上車離開了,這裡只剩下瓦季姆和程心.他對她說:“咱們看看你的星星吧。”

程心是在四天前收到DX3906所有權證書的,那是一個巨大的驚喜,使她陷人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感,一時暈頭轉向。一整天.她都在心中不停地對自己說:有人送我一顆星星,有人送我一顆星星.我有了一顆星星……在去局長那裡彙報工作時,她的歡欣如此光芒四射,令維德也不由得問她發生了什麼事。她告訴了他,並把證書給他看。

“一張廢紙。維德不以為然地把證書扔還給她,“你要是明智些的話就早些把它降價轉賣了,還不至於什麼都得不到。”

他這話絲毫沒有影響程心的心情,其實她已經料到他會這麼說。對於維德,程心知道的只有他的工作資歷:先是在CIA,後升任美國國土安全域性副局長,然後到這裡。至於他的私生活,除了那天他透露自己有個媽和他媽有隻貓,她一無所知,也沒聽誰說過,連他住在哪裡都不清楚,他彷彿就是-臺工作機器,工作之外就在某個不為人知的地方關機了。

程心又忍不住把星星的事告訴了瓦季姆,後者倒是熱烈地祝賀了她,說她讓全世界的女孩都嫉妒,包括所有活著的女孩和所有死去的公主,因為可以肯定,她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得到一顆星星的姑娘。試問,對於一個女人,還有什麼比愛她的人送她一顆星星更幸福呢?

‘可他是誰呢?”程心自問。

“應該不難猜到吧,首先可以肯定這人很有錢,資產至少應該在九位數,才可能花幾百萬送一件只具有象徵意義的禮物。”

程心搖搖頭。從學校到工作,程心有過許多仰慕者和追求者,但他們中沒有這樣富有的。

“同時,此人文化程度很高,是一個在精神修養上極不尋常的人。”瓦季姆說著,不由得仰天感嘆起來,“浪漫到這個程度,即使在愛情小說和電影中,我他馬都從沒看到過。”

程心也在感嘆中。少女時代她也曾在玫瑰色的夢想中沉醉過,現在,雖然自己還年輕,卻已經開始為那些夢想自嘲了,但沒有想到,這顆現實中突然飄來的星星,其浪漫和傳奇的程度已經遠遠超出了她少女時的夢幻。

她不用想就可以肯定.自己不認識這樣的男人。

也許只是一個遙遠的暗戀者,衝動中用自己鉅額財富中的一小部分完成一個奇想,滿足一個她永遠不知道實情的願望,即使這樣,她也很感激他。

晚上,程心登上新世貿大廈的樓頂,迫不及待地想看到自己的星星。

這之前她已經仔細看過隨證書寄來的觀星資料,但當天紐約上空陰雲密佈。第二天第三天也都是陰的,雲層像一隻逗弄她的巨掌,捂著她的禮物不放開。但程心並沒有失落,她知道她收到的是一件最不可能丟失的禮物,DX3906就在宇宙中,可能比地球和太陽的壽命還長,她總有一天能看到它的。

晚上。她長久地站在公寓的陽臺上,看著夜空想象那顆星星的樣子,城市的燈海在雲層上映出一片暗黃色的光暈,她卻想象那是她的DX3906給雲照出的玫瑰色。她夢到那顆星星,夢中她在恆星的表面飛翔,那是一顆玫瑰色的星球.沒有灼人的烈焰,只有春風般的清涼,恆星表面是清澈的海洋,能清晰地看到水中玫瑰色的藻群……醒後她笑自己:作為一個航天專業畢業的人,她在夢中都沒忘記DX3906沒有行星。

收到星星的第四天,她和幾個PIA認的人飛到卡拉維拉爾角(由於太空發射的位置要求.洲際導彈不能從原部署位置發射,只能集中到這裡),參加首批導彈的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