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不是合作,是購買(第1/2頁)

作品:《重生:自己培養校花,真的香

羅孚,就是一團亂麻。

快刀未必能斬開,但慢了,只能陷入深淵。

賣東西的商人,總是撿著好的地方說,差的地方,不說,或者少說。

就比如羅孚,急於出售自己,擺脫困境,就只說好的。

女王的座駕,文化底蘊深厚,技術和專利不少,等等。

這都是好的。

但是,欠了一屁股債,還有大量的員工要養,另外還有和豐田的專利糾紛等等,他們故意弱化。

以此提高要價資本。

當然,要專利糾紛,還有欠了好幾筆大債的情況,是隱瞞不住的,可是其餘的小來小去,數不勝數的麻煩,總是能隱藏下來許多的。

一旦接手,就有源源不斷的麻煩。

唐缺作為購買方,要快刀斬亂麻的話,也有一定的風險。

因為,快,是要拿出很多東西來保證的。買家看你急切,自然會提高心理價位。

但唐缺胸有成竹。

他很快見到了羅孚一方的董事長考文垂。

這時候,羅孚已經是苦苦掙扎的階段。

在前面十幾年,被來回轉手,但盈利能力都沒啥提升。

——

現在剛剛被分拆獨立出來。

1966年,羅孚公司先被卡車製造商利蘭公司收購。

英國汽車公司聯手美洲豹、利蘭成立利蘭汽車集團後,羅孚與凱旋、美洲豹合併為專業高階汽車製造廠。

公司調整戰略,197o年成功推出RangeRover攬勝,“6虎”得以確認在四輪驅動車中的豪華地位。

1975年利蘭集團被收為國有,8年後奇蹟般地出現盈利,但好景不長,1986年的赤字高達25.5億英鎊。此後包括美洲豹在內的許多子公司被出售。

1988年利蘭集團被英國航空公司買下,次年利蘭正式更名為羅孚(RoVeR)集團。

1994年,在被英國航空經營六年後,羅孚又被德國寶馬公司以八億英鎊接管。

當時羅孚集團的產品分為越野車、轎車和mg跑車三類。“羅孚75”是寶馬接管羅孚後的第一輛全新系列車型,“75”型車的生產被放在牛津工廠,並於1999年6月開始銷售。接著公司又推出了羅孚25和45型。

到1998年底,羅孚帶給寶馬的虧損過3o億美元,成為寶馬的最大累贅。

寶馬公司同樣管理了羅孚六年,2ooo年,寶馬將羅孚拆分,3月福特汽車公司向寶馬集團支付3o億歐元,以購買其旗下6虎越野車系,包括攬勝、現者、自由人、衛士。

同時新的mg- Rover集團成立,把羅孚分拆為mg和RoVeR兩個品牌,(這也是華夏國內名爵和榮威的來源),迷你小轎車留在了寶馬。

同年,羅孚汽車及mg跑車被大不列和爾愛蘭王國的私人投資商鳳凰集團象徵性地以1o英鎊購回大不列,這其中的糾葛,就等你寫成一本書,對於這筆寶馬簡直欲哭無淚,被拿捏的死死的。

至此,羅孚終於可以作為一家大不列公司而獨立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