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一個人名(第1/2頁)

作品:《重生:自己培養校花,真的香

政非同志現在正焦頭爛額,而且他已經從華維的日常工作中退出來了,只負責大事。

所以,當知道唐缺來訪的時候,他並沒有打算見。

“我能幫他解決問題。”唐缺讓人傳話道。

政非現在面臨的是兩個問題。

一個是華維高層的出走,這個是他自己造成的,但他做的,並不錯,只是人都是有慾望的人,這些被他撒出去的人,都成了白眼狼。

另一個,則是國際大公司的打壓。

先說第一個困境,高層的出走。

為了進一步開啟局面,政非啟動了內部創業,鼓勵員工出去做華為的代理商。

其中一個,就是被譽為政非接班人的‘小政非’,李毅男。

也是個天才型的人物,對於技術和市場,有著常人不具備的敏感。

2ooo年前後,華維為了壓縮管理層級的需要,也為了給華為遲遲沒有起色的資料通訊產品構建一個強大的渠道一批人被鼓勵出去改做華為的資料產品代理商。

過去一直立足於運營商市場,華為對渠道市場非常不熟悉,現在想要開啟局面,必須使用這種大手筆。

這個想法本身沒錯。

但是很多人的出走,和後面的展,都是政非始料不及的。

作為政非最重視的人才,當做親兒子一樣的李毅男,為什麼會出走?這迄今仍然是一個謎。

但可以肯定的是,早在1999年底他就已經決定要離開華維。有傳言,他是因為當時職位調整不順心而走的。

政非肯定沒有想到,這個被他寄予厚望要幫助華為做大資料市場的“兒子”,走了之後,心裡想的不是幫助華維建立渠道。

而是另外兩件事融資、挖人。

李毅男三個字,在當時的華維,重要性可能僅次於政非。

他一張口,威力巨大。

在二零零一年就一下子挖走了上百號研和市場體系的核心骨幹。

其中包括前華維公司國內市場主管副總裁,原華維技術資料通訊部總經理。

甚至到了2oo3年底的時候,同是華維繫的黃姚旭也率領他創辦的君天科技投奔了李毅男。

到後來,李毅男創造的海灣公司,從組織架構,組織文化,工作方法,甚至作息時間都和華維沒有兩樣,“小華維”之稱由此而來。

根據華維的壓強原理(集中優勢資源在一定時間內做一件事情),最初,李毅男的海灣公司,也為自己制定了一個“寬頻市場區域性領先”的策略,結果是如魚得水,很快就形成在寬頻新產品新應用方面的好口碑。

2oo1年11月,海灣在國內第一家推出機架式乙太網骨幹交換機。

2oo2年1月,海灣在國內第一家推出adsL/VdsL混插大容量機架式IpdsLam系統。

2oo3年5月,海灣在國內第一家推出支援oc192介面的T位元核心路由器。

海灣甚至聲稱,“這些寬頻網路建設中應用最廣泛、最主流的產品領先於國內主要競爭對手12~18個月的時間”。

當然,這個國內主要競爭對手,也包括華為在內。

市場也很認可它的產品。據一位海灣廣東地區的員工回憶,第一個產品在市場上“簡直賣瘋了”,其中在寧波網通一個工程中就中標3ooo萬。

本來,華維從二零零二年,就面臨銷售疲軟,政非焦頭爛額。

海灣這麼一弄,這讓華維更加難受。

而李毅男出走,和華維對著幹,也是賭華維正在一地雞毛的時候,無暇顧忌自己。

李毅男想打一個時間差,希望華維在一段時間內,不會重視自己,但是他小瞧了政非的能量和態度。

政非是一個危機意識相當強的人,對潛在的機會和危險都極為敏感,而且行動起來既狠且準。之前,二零零一年,華維還在一路高歌的時候,政非就在內部刊佈了文章,《華維的冬天》。預見到了未來的困難。

李毅男算是個天才,但是在一些手法操作上,有些拙劣了,他收買了一些華維的骨幹,但不讓這些人辭職,只是利用他們的資訊,來規避華維可能給他的風險。

產品雷同,又用了偷竊一樣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