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不遵守規則的道理(第1/2頁)

作品:《重生:自己培養校花,真的香

唐缺坐在周國邦對面,開始擺象棋,口中不緊不慢道“生意做大了有什麼不好,利於民生,利於國家。”

周國邦哼了一聲“生意人不都是唯利是圖,最後禍國殃民?”

周國邦這倒是沒說錯,很多生意人,就算剛開始兢兢業業,後面也很難一直保持操守。

等有了大錢之後,還想有地位。

而且很多生意人,在掙錢的過程中,本身手段也沒那麼光彩,看起來讓社會經濟活躍,其實本質上是吸血。

比如醫療行業,一些簡單的醫療器械,本來也就幾十塊出廠價,到了病患手裡,那就變成了幾百甚至幾千塊。

這種經濟過程中的無謂損耗損傷,有時候,對於整個社會來說,是致命性的。

看病貴看病難,都是因為這些玩意兒。

國家要是不打擊,終究會有崩潰的一天。

但也有極少的生意人,善始善終,有操守。

當然,這種操守,有時候是被逼出來的。被人捧起來了,就算是裝,也得裝出來。

不管裝出來,還是真的有,只要利國利民,就是好商人。

唐缺聽到周國邦抨擊生意人,不由哈哈一笑。

他理解周國邦的想法。

周國邦從槍林彈雨中一路走來,可謂九死一生,什麼都見過了。

老爺子不止一次的見過商人囤積居奇,絲毫不管前線將士的死活,不顧國家利益。

面對這種商人,他怎麼可能有好感?

“老爺子,也不能一概而論。生意人的立場就是賺錢,這本身沒錯。錯的是手段。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是手段錯了,那就想辦法限制生意人使用錯誤的手段唄。”

周國邦也擺好了象棋,他是綠棋,卻直接先走了一步,來了個當頭炮,卻好像什麼也沒生“怎麼限制?”

唐缺跳了個馬,守住自己的中卒,道“論語顏淵篇裡有一段。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周國邦一瞪眼“說人話。安遠來的時候,你就嘰裡咕嚕說一大堆,弄得他對你小子很好奇,每次給我打電話都問問你的情況,不然我能催著你進軍隊或者當公務員?”

唐缺撓撓頭,開始解釋“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有一個當官的人,官還不小,叫季康子,他向孔子請教怎麼處理政治,怎麼當官,孔子說政治的政這個字了,就是端正文範的意思,只要當官的端正了,下面的人不敢不正。”

唐缺也不解釋季康子具體是誰,只說是一個大官。

這樣易於周國邦理解。

周國邦明白了,久久不語,和唐缺互相走了好幾步棋之後,才道“你的意思是,要想生意人老老實實做生意不敢胡來,就要狠抓公務員隊伍,防止這些人吃拿卡要還不幹活?”

唐缺讚道“就是如此,老爺子真是個大聰明。”

這時候,大聰明還不是諷刺的意思,但周國邦依然覺得不是啥好話,眉毛抖了好幾下。

唐缺又道“如果公務人員隊伍廉潔,做事的時候,能‘居之無倦,行之以忠’,那就至少解決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問題,至於剩下一些鐵了心想要禍國殃民的商人,也不足為據了。”

周國邦點頭“有道理。每個人都覺得貪一點,對於大形勢沒啥太大影響,合起來,就敗壞了整個官場。”

整體說起來,是這樣。

可是管理是傳遞的,上一級,往往管不到下下一級的心態。

孔子說大官正了小官就全都正了,也有點迂腐。

唐缺其實也不是讓官自己變好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