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有人對唐缺說,入股你的企業,你佔了便宜(第1/2頁)

作品:《重生:自己培養校花,真的香

天河集團第三辦公樓的會議室裡,唐缺坐在辦公桌後,隨手轉著手裡的筆。

嗖嗖嗖。

一圈一圈,忽快忽慢。

有一定的美感。

旁邊的夏青鸞周珊珊和秦夢瑤郝俊來等人,都看迷糊了。

“嘿,二哥還有這技能呢。”郝俊來心裡暗想。

後世各種花哨的轉筆,其實軔於這幾年,之前,是沒有什麼轉筆的。

因為之前圓珠筆的質量不那麼好,一轉就出水,弄得一手黏黏的,沒法轉。

鋼筆更不用說了,不轉都出水。

而鉛筆,小學三年級以後,就不怎麼用了,而且太輕,不好轉。

每個時代的學生,都有自己的創意,玩的很花。

比如十幾年後,學生開放,懂得也多,玩筆也就有了兩個意思。

唐缺抬頭看著對面的曾廣田,笑容淡然“曾主任,要不,我先把遊戲關了,光賽文化那邊的合作,我也直接推掉,就說是您的意思?”

曾廣田尷尬的笑了一下“那倒也不必,咱們清泉市沒什麼像樣的遊戲文化產業,你們異軍突起,也算是標杆性企業了,我回去讓人查一查,看看如何能迴避吧。”

二零零一年,雖然已經有了版號之說,但還沒有太嚴格的審查制度。

基本上,只要不是特別的血腥真實,只要申請,就能獲得版號,從而擁有布遊戲的權利。

自一九九八年一月一日起,版號就開始出現在大大小小的遊戲和電子出版物上了。

後世很多人以為版號是二零一幾年甚至二零年以後才出現的,大錯特錯。

實際上版號的存在,可能比不少遊戲玩家的年齡還要稍大一些。

然後,在展中,也有了很多次改變。

也是各部門不斷爭奪,角力的過程。

如果細細瞭解,是很精彩的。

到了二零零三年五月,隨著網際網路的快展,文化部頒佈了《網際網路文化管理暫行規定》,讓文化部也擁有了管理網際網路內容的權力。

自此,板叔和萌化兩尊大神在遊戲審批上的較量正式開始。

板叔,新聞出版總署。

萌化,文化部。

雙方都想擁有控制遊戲行的權力。

而權力,也意味著利益。

各部門自然想爭取。

到了二零零九年九月七日,隨著一紙規定落地,正式界定了由版署負責審批,文化部負責管理的權責分配,同時也開啟了審批資訊資料化。

但很有意思的是,在二零一零年六月三日文化部布的《網路遊戲管理暫行辦法》中,又一次明確指出文化部負責管理、審查網路遊戲,同時還指出由“有關部門”前置審批之後,將不再重複審查。

文化部還在掙扎,想著能獲取一部分權力。

這時候總體上還處於兩個部門,誰先到就誰先得的狀態。

時間到了二零一三年三月,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的職責整合,組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遊戲出版審批職能轉向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屬的數字出版司,在網路遊戲管理上與文化部的職責分工維持不變。

雙方依然有著先到先得的默契。

而二零一六年年五月二十四日,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布《關於移動遊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提高了遊戲行業稽核門檻,而對棋牌類門戶開啟,這也成為了不少棋牌遊戲公司的新春天。

隨著一系列舊規定的廢止、審批職責的移交、以及新規定的出臺,遊戲審批已經基本完全交由合併後的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來完成。

二零一九年五月十四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布調整《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審批範圍的通知,明確文化和旅遊部不再承擔網路遊戲行業管理職責。

至此,混亂的多部門管理,算是告一段落。

版號成了必要條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