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同胞(第1/2頁)

作品:《海面下降四千米

從小城土瓦到達暹羅,雖然直線距離不過二百來公里,但卻需要翻越兩條南北走向的山脈。

西邊這條山脈叫德林達依山脈,而土瓦所在的這個省份就是以這條山脈的名字命名的。

東邊那條山脈叫比勞山脈,是翡翠國和暹羅國的界山。

其實要說起來,這兩條山脈是一家,在地質學上來講,比勞山脈是主脈,德林達依山脈是支脈。可奇怪的是,比勞山脈的主峰海拔只有一千五百多米,而德林達依山脈的主峰莫敏萊卡山海拔高度則過了兩千米……

在這兩條山脈之間,流淌著大德林達依河。

儘管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可當盤石翻越這兩座山脈的時候,還是被那破爛的路況折騰的不輕。

在山谷中蜿蜒的小公路儘管鋪裝了路面,可炮彈坑套大坑,大坑套小坑,一路除了坑就是坑。

雖然你翡翠國窮,可也不能窮成這樣吧?就這路況的,估計最少十年以上沒有修整過了。

而且這條小路的沿途能看到很多礦坑,很顯然,如果不是山裡面現了礦物,恐怕連這條小公路都不會修。

可問題是,翡翠國沒錢修整這條小公路,那那些有錢的礦主為啥不掏錢修整一下呢?

這些該死的黑心礦主!

果然,這開礦的全天下都是一般黑!

路況差還好說點,最讓盤石頭疼的是路上那些垮塌的橋樑。

經常跑著跑著路就斷了,前方的橋樑垮塌,露出下面乾涸的河道。

也幸虧河道早就已經乾涸了,盤石騎的這輛kTm125sx全重不過八十多公斤,再加上盤石力量是真大,所以每當遇到這種只能從河道過去的情況,盤石不是推著車過去就是乾脆把車子扛起來走過河道。

幸好這些河道都不算寬,畢竟只是山裡面剛剛源沒多久的小河,有的連小河都算不上,頂大算是一個小溪罷了。

如此走走停停,三個小時的時間盤石也僅僅跑出去了九十來公里。

眼看著天色漸暗,他終於是來到了一片倒塌的大型廢墟群跟前。

相比於路途中見到的那些小型的廢墟,這裡以前無疑是一個鄉鎮一類的地方。

嗯,如果從翡翠國的角度來講,在大災變日之前,這裡恐怕還是一個縣城呢。

從電子地圖上來看,這裡以前是一個叫做密達的地方。

兩條寬闊的河道在這個已經徹底變成廢墟的小鎮東側匯合成了一條更寬的河道,向東延伸而去。

從地圖上來看,那條向東而去的河流就是大德林達依河了。

只是現在,河道中幾乎看不到水流,僅僅在河道的最中間能看到一條寬度不足兩米的水流。

密達的情況和土瓦差不多,幾乎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

之所以說幾乎,那是因為盤石驚訝的現在大德林達依河的西岸不遠處,竟然還頑強的聳立著一幢建築物!

這是自從土瓦登6以來,盤石見到的第一幢沒有倒塌的建築物。

而且遠遠看過去,那裡似乎還有炊煙升起。

“臥槽,莫非這裡還有幸存者聚集?”遠處的那幢建築物以及嫋嫋升起的炊煙讓盤石都忍不住臥槽了一句。

小心的避開那些倒塌的建築物,摩托車很快就開到了那幢建築物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