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安國事件的由來(中)(第1/2頁)

作品:《俺不是女帝

許賢常非常瞭解許存廷的性格,他不想讓孩子知道殺紫玉的人是自己派的。

於是他不起用自己的手下,而是將這件事託付給了一位好友。

這位好友修為高深,乃是御國的八大羅漢之一,為了能殺掉那個害自己兩個兒子的女人,許賢常便希望由他出手,親自去解決紫玉這個禍害。

大羅漢為人心善,不太願意參與此事,但又不好拒絕許賢常,無奈之下,大羅漢只得先答應下來,然後在外面尋找一個比較合適的殺手。

而最後找到的那個人,便是隻殺惡人的駱梟。

許賢常想的是要殺掉紫玉,但三耳城事變在皇帝李茂眼裡,卻又成了另一個意思。

老皇帝認為,因為要抗衡炎國,自己對許賢常偷偷囤積黃金草的行為,已經既往不咎了。

但你一個大元帥,怎麼還命令兒子藉口攻打城池呢,莫非你許家想要造反不成?

為了皇權的穩定,老皇帝下定決心要對付許賢常。

他先假意安撫許賢常,表示這是年輕人一時衝動。

可實際上,皇帝卻在這個時候,秘密啟用了聽雨閣,準備對許賢常一查到底,試圖查出他謀反的證據。

皇帝與大帥對三耳城一事,是各有各的想法,等到了蘇文這邊,其想法自然又變了一下。

他認為,許存興攻打三耳城,是許賢常暗中受益的,這是公然向自己宣戰,而宣戰的原因,就是對方已經查清了自己的所作所為。

為了自保,為了對抗許賢常,蘇文不惜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聯合朝內所有文官提前向許賢常動手。

於是,這些官員便在丞相的授意下,公然在朝堂上誣陷許賢常要造反。

對此,許賢常自然不能坐以待斃,於是他也聯合武將一起上書,在皇帝面前反撲了回去。

也就在紫玉在三耳城悠閒的那段時間,遠在安國的京都可謂硝煙瀰漫,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政治鬥爭。

文武雙方各執一詞,老皇帝無法判斷真偽,對文武雙方都不再信任,無奈的他也只得依靠聽雨閣的調查,來獲取真相。

最終,聽雨閣並沒有查出許賢常造反的事實,只是查到了他打算殺一個名叫紫玉的女人。

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雖然沒有許賢常造反的證據,但皇帝還是暗中命令東洲節度使林格,在最安城軟禁了許存興。

之所以紫玉來到最安城之後,許存興就被聖旨調走,其實就是林格接到命令,悄悄把這位倒黴的二公子,秘密軟禁在軍營中。

後來林格藉口去軍營,也是奉命審問許存興,只是他這邊剛離開,紫玉卻無意間禍亂了最安城。

由於女帝蕭玉的死,使得碧林要求所有藩屬國,送一名質子到靈澤城去。

太子多病外加上黃金草緊缺,導致他無法前去,所以剩下的兩位皇子誰能留下,誰便是未來皇位的繼承人。

文武兩大集團也在此次對抗中,從最開始的指責對方有不臣之心,演變成了相互推舉對方的皇子,作為質子前往碧林。

太子李雲,別看體弱多病,但為人卻心思縝密,他看到了文武兩大集團的激烈對抗後,立即明白了此事對於國家的嚴重性。

文武不合,這是一個國家的悲哀,一旦鬧得不可收拾,那最終受影響的,還是李家皇權。

為了能維護國家穩定,太子請求父皇平息事端,不要再追查下去,同時他表示自己可以作為質子,前往碧林的靈澤城。

李茂疼愛這個孩子,擔心孩子的身體狀況,所以他拒絕了太子的請求。

被拒絕的太子,並沒有灰心喪氣,為了自己的國家,於是他揹著父皇,離開了京都,決定獨闖一趟葬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