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此生一志終無悔(第1/2頁)

作品:《柒夜女俠

瓜大娘曾說,十八年前的那些陳年往事還得由毛大師親口說出較好。

此時石洞裡靜悄悄的,那石榻上的人緊閉著眼瞼不知想到了什麼,其面孔十分猙獰,渾身都抽搐了起來。

待他平心靜氣時,倏然睜開赤紅的眼睛,長長地悲鳴一聲,目光中透出一絲悲涼。

毛大師終於開口道“十八年前,我三十六歲,有妻鄔玲,在這青泉山腳下安居樂業。卻不想,僅憑一道聖旨,讓一切物是人非。”

在這深洞裡待久了,不知外面的天光如何,只聽到那道火牆又開始噼啪作響起來。

毛大師說,他一出生就是個棄兒。親生父母把他丟棄在燥熱無比的青泉山腳下,本就沒想讓他活下去。幸得一家人相救,不僅讓他吃飽穿暖,還教會了他鑄器之術,他才能有日後的那些際遇。

那家人姓鄔。

青泉山百戶人家鑄劍,其中以鄔氏一脈的鑄劍術最得名望;劍市上百家爭鳴千劍奪光,其中打著鄔家名號的攤位上盡出寶劍。

毛大師就被收留在這樣一戶鑄劍之家裡,自小耳濡目染鑄劍奇術,品鑑過上千把劍器,深受薰陶,還養成了其溫厚沉穩的好品性。

鄔家家主十分喜愛和器重之,不僅對他傾囊相授鑄劍術,亦做了毛大師日後的老丈。鄔老獨女鄔玲,在毛大師進鄔家門的第十六年,成為了他這生唯一的妻。

二人喜結連理那一日,高堂上的鄔老宣佈了新任家主和鄔氏鑄劍術的第一傳承人。

此後的二十年,毛大師帶領鄔家眾人鑄造了千百把寶器流傳於四方,這不僅成就了鄔氏一脈的輝煌,亦讓青泉山名聲大震,連同著山下其餘的百戶人家全都興旺了起來,一時間商賈豪紳、大俠劍客等人紛紛前來劍市求劍。

可所謂,樹大,招風。

這一陣風竟招來了京城裡的一道聖旨。

聖旨上寫得清清楚楚,新王要在青泉山僱用一批技藝高的匠師為他鑄造兵器。

說是僱用,實際上就是強取豪奪。

新王要人急切,第三日就把青泉山下百戶人家的底摸了個清透。那些被迫入選的匠師們,技藝最高的當屬毛大師。

然而那毛大師也正是最不願意去皇宮的那一個。

人們皆為毛大師性子溫和,待人接物一向謙和有禮。卻不想,對於心中之執念,他還有一份毀天滅地的強硬。

毛大師低沉道“我不願進京,不願屈服權貴,亦不願為王室鑄劍,這件事我第一個便說與阿玲聽。聖旨當前,旁人頗有怨言卻不敢違逆,唯我無懼,只求一人與我同心。”

“可不想,阿玲她,與我所想的南轅北轍。”

不難想到,毛大師雖然是鄔家家主,但出生時便已被迫捨棄一層原生家族的枷鎖,骨子裡更崇尚自由些許,面對所愛之事與心中大義,他必然更無所畏懼地追尋。

可是鄔玲不同。

她生於青泉山,是鄔家的獨女,自小便在父親殷切的目光中長大。她的願望,是看著鄔氏一脈的鑄劍師揚光大,傳承一代又一代。

毛大師道,他與鄔玲一同長大,一同研習鑄劍之術,二人雖在同一屋簷下,卻長成了截然相反的性子。

鄔玲性急,爭取事事都要拔得頭籌,而他卻堅信事緩則圓,且在鑄劍的火候上鄔玲總稍欠他一分。

青泉山下的鑄劍師榜上毛大師排了第一,鄔玲只落得了第二。

成親後,她才對此事稍有緩和。他們也因著大大小小事起了無數的爭執。但也因是夫妻,最終各自禮讓一步,相濡以沫了二十年。

而這一回卻是事關家族興衰、事關生死的天大事。

那日兩人心平氣和地坐下來,都極為冷靜。

鄔玲先道“你當真不願去京城?”

“你知我心中志向,我不願屈服權貴,更不願為王室鑄劍。此生我為尋一位劍主,要打一把真正的好劍。”

“你這是抗旨,你可知後果如何?”

“不就是一死。”

“你死,連帶著我鄔家上下全部株連。你可願意?”

毛大師靜默。

鄔玲又道“你可有想過,我怎麼辦?鄔家怎麼辦?爹爹一生的心血鄔氏一脈的鑄劍術誰來傳承?”

又是一陣漫長的沉默後,他輕嘆出一口氣,滿面愁容道“阿玲,這些我不是沒想過。”

那頭的女子抿著唇,目光灼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