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帝國中的“影子工會”(第1/2頁)

作品:《滅世詭火

帝國,總體來說有22個主要工會,行會,俱樂部。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帝國中只有22個工會,剩下的還有不計其數,星羅棋佈的小工會,小行會。

大工會之間依然存在在相互合作,相互傾軋的問題,但之所以有22個主要的,就是因為他們之間,其實已經達成了某種微妙的默契和平衡。

當然這樣的默契和平衡,從來都是當下力量平衡,制衡之後的自然而然的產物,無一例外。

簡單說起來,帝國中大約有

帝國榮耀騎士行會,他們負責帝國政府中騎士的任免權,當然還有各個行省領主自己私下的冊封,那又是另一個故事。

帝國魔法師工會,他們主要負責魔法的研究和限制,他們認為一般的平凡者,不適合掌握越平凡者能力的魔法,所以法師公會對各種魔法有著很強的限制和約束力,甚至成立了高階大師糾察會,比如死靈魔法,就是命令禁止的。他們認為魔法是一個我有,你不一定需要有的體系,他們自封是自然界魔法波動的守護者。

帝國黃金黎明長老會,據說他們的歷史可以追究到上古時代,但因為過於久遠,絕大多數的民眾都認為那隻不過是他們的故弄玄虛罷了。

帝國石匠工會,表面看是很平凡的工會,但他們卻嚴格制定著各個建造的標準,小到馬廄,大到神廟,神殿,幾乎都出自他們之手。他們認為自己才是人族文明的真正扞衛者,因為自然中有白晝的太陽,有暮夜的月亮,但只有他們才保證人族擁有的人造燭光每時每刻,彼時彼刻都照耀著整片大地,無論“暮夜晨晝”。

帝國光明教廷長老會,之前並不是帝國的國教,但在他們不斷蠶食擴張過程中,他們的贖罪券和審判庭起了非常偉大的作用讓人有辦法賄賂神明,以抵消他們無時無刻的罪惡,這點上說,教廷認為自己做得很棒,找到了人們的需求,同時在這個過程中,讓人相信,光明是可以人造的!

他們自詡抵消了近千年來,人族只敢對著光明和黑暗的自然神只祈禱,匍匐在地的懦弱,讓人族徹底走上了自立的道路。另一方面,教廷大量的金龍金幣別名,正面是君主,背面是金龍,因此得名,又流入了各個軍方地盤,甚至還有皇室貴族。誰控制著帝國,金龍就永不休眠地滋養他們,然後透過他們的嘴,又反哺給自己。

所以,帝國中有個形象的說法:金龍永不眠。

這樣擴張的過程長達幾十年,但回頭看,效果依然非常明顯。

教會在卡西利亞斯當政的第一天,就如願以償成功的獲得了“國教”的凡地位!

帝國的七賢者俱樂部,每三年討論一次收不收新的成員,而新收成員的候選又永遠只有三人。每一個新成員,都必須由兩人以上同時為他提名,才有機會進入候選人名單,而這個俱樂部中,一直有固定的七個勢力代言人,還有另外四個輪換的位置每年輪轉替換。

即使有那麼嚴格的規定,希望加入的人,依然大有人在。道理很簡單,和高昂的會費相比,任何一個染指會員的,都被預設為自己人,就有了影響帝國的實力。

帝國中任何一個決策,都逃不過他們眼睛。

他們中往往由前任的總理大臣,退任的財政大臣和軍政大臣等等權臣組成,而且哪怕都是含著金湯匙的貴族們,也未必能成為他們提名人中間的一個。

他們自詡暗中決定了君主能不能成為一個偉大的君主,自稱掌管著帝國的方方面面。如果什麼事就算他們不能辦成,他們也有把握把事情攪黃。

當然,除了以上這些,有些工會也會從雲端跌落深淵,比如曾經的天空立法者工會“獅鷲工會”,曾經制定著天空秩序的工會!但在菲利普失勢之後,就此一蹶不振,幾乎消失在22個最強工會的名單裡。

所以偉大的工會,行會,俱樂部慢慢就不願意,太過倚重一兩個天才,而是更可以把權力弄得更分散些,以防止一兩個主要的靈魂人物崛起和隕落,也連帶著整個工會,行會的興衰。

經過了獅鷲工會事件之後,22個最大的工會,更都誕生了一個新規則由11人的至上委員會掌握工會的命運,而不是任何一個人。由11人對沖風險,顯然是個不錯的主意。

這也是至上委員會的由來。

而他們的身份,又歷來保密。

如果說君王是在金幣正面的象徵,那這群人,就是金幣的另一面。他們不一定被人看見,他們存在,他們甚至決定著帝王,以至於整個世界的存在和秩序。

總之,22個最大工會總體穩定,但依然是流動的,是變化的。

有時候,是因為當下帝國君主的需求,所決定的,比如好戰,又好大喜功的獅心王,就因為理查德大帝他極度渴望戰爭,需要源源不斷的軍費,就變向催生出一個更誇張龐大的斂財工具“光明教廷”,也成就了它的強大。

又因為君主無度地使用軍力,又沒替帝國搶到多少好處,又進一步使得光明教廷明瞭贖罪券這樣的東西!進一步架空了獅心王的金庫,對於這一點,理查德也是睜隻眼閉隻眼。

對於“時代”給各個行會,工會所帶來的塑造能力,他們每一個都心知肚明,也自然萬分敬畏“時代”,所以他們勾結的另一個主要目的,其實就是害怕被“時代”拋棄,這才有了他們之間能相互交換利益,又因為暗地裡勾結,明面上團結,使得他們看上去有了那麼一點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