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作品:《長安亂(出書版)

我說:這得什麼時候才能到長安啊?

喜樂說:只能先弄醒它再說了。說完兩腳再一夾,小扁又哼唧一聲,可是依然沒有動靜。喜樂說:完了,這馬是一時半會兒醒不了了。說完跳下馬,扯了扯尾巴,那馬依然沒有任何動靜。

我說:不行吧,這馬不能一路上成為我們的累贅啊。你踹它兩腳。

喜樂說:這種小事情,還是由你來做好了。

於是我也下馬,用力踹它一腳。小扁哼唧一聲,還是沒有具體反應。我和喜樂相對無語。我說:難道只能挖它眼珠之類才能弄醒?那能不能順便多挖一點東西烤了吃?

喜樂說:你對小扁真是一點沒有感情,反正今天也很累,不如就地歇一會兒,等天亮再說吧。

我記得在小的時候有一次是這樣,因為做點東西的事情大家偷偷跑出去在外面過了一晚上。當時還有我師兄,而我師兄現在在做什麼,我不由想起。我們從小長大,寸步不離,無話不說,當然也無話可說,除非寺裡有什麼新鮮事情發生。他同我的性格一樣是屬於難以形容的,因為在一起時間太過於長久,導致這次不能朝夕相伴覺得很輕鬆。可能我一直想要做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情,而以前的事情大家彼此都知道得太清楚。

今天是我和喜樂,我們找到旁邊一棵樹下,小扁還在離開樹大概十米的地方自顧自站著睡覺。晚上空氣很好,星星總能看見,我說:居然從寺裡出來了。

喜樂說:我倒是覺得沒有什麼太大變化,都一樣。

兩句對話,大家就昏昏沉沉了。不知道靠著睡了多久,我突然覺得有東西在身邊,馬上驚醒,站起來說:誰?

喜樂也被我嚇醒,抱著我腿。

我眼前赫然是一張馬臉。

我和喜樂鬆一口氣。喜樂摸著小扁說:我想,我們哪能被追殺得這麼緊。

我說:嚇我一跳,繼續歇會兒吧。離天亮還有多久?

喜樂說:至少還有幾個時辰吧。一晚上真長。

我說:那是因為有點意外。沒有意外,什麼都短。

我和喜樂閉上眼睛。小扁居然在邊上開始瞎哼哼。我說:完了,這馬緩過來了,開始精力過旺了。你看你,你挑的什麼怪物。

喜樂在一旁蹭蹭我,睡意地說:管它呢,睡覺。

我記得當時伴隨著馬哼哼,我想了很多事情,比如對於將要發生的事情的無法預測以及這種徹底的無知帶來的恐懼,我發現想得多真是毫無意義,因為一切都是一場強行發生和被迫接受。

第二天醒來。天色微亮,我聞到輕微青澀花香,空氣裡還有露水味道。難道這就是喜樂傳說很久的花露水的味道?遠處有些看不清楚,似乎有一些不高的山掩在霧氣裡。喜樂還在熟睡,我湊近她仔細打量,真是漂亮的臉,似乎比我在寺廟裡看見的漂亮。為什麼,我想,難道是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看她睡夢中的容顏?而當她不看我的時候是否顯得特別動人?我想了半天,最後沮喪地發現不是的,是因為今天有了參照物,就是旁邊那張馬臉。

而更加沮喪的是,小扁居然又睡了。

我想,我們仨,或者說,我們兩人一馬,會不會因為睡覺的時間完全不一樣,永遠沒有三個都醒著的時候而導致一個月後還在此地?

我想,喜樂和我,無論我依她還是她依我,都可以。但似乎我們都要依這匹作息時間奇特彷彿跟我們有時差的馬。

我靜靜看著喜樂,此間,馬醒了,跑到一邊去吃了一點草,迷迷糊糊中,我又睡了過去。不知道睡了多久,我被喜樂叫醒。此時天幾乎大亮。我醒來便說:馬呢?

喜樂說:自個兒在樹邊跑呢。

我馬上精神了,說:快趁我們仨都醒著,馬上趕路。否則去長安要遲了。

喜樂說:哦,可我們去長安什麼事情都沒有,什麼是快要遲了?

我說:我不知道,我總覺得要儘快到那裡。

小扁帶上我們,慢慢悠悠上路。

中午,我們到了一個鋪子前面,那裡賣一些茶水和乾糧。我們拴好馬,就座,要了幾碗水和乾糧。我說:這什麼時候才能到長安啊。

喜樂說:問問老闆。

我把老闆招呼過來,問:我們這兒離少林寺有多遠?

老闆馬上鼓勵我們:兩位客官一身疲累一看就知道是從長安來,不遠不遠,十里地就到了。

我和喜樂一聽,頓時更加疲勞。

不一會兒,老闆又過來,說:你們的小馬怎麼一路從長安騎過來都不喂啊,餓得都快不行了。

喜樂說:你不要怪我,我也不知道。

我說:算了,反正都這樣了,那就早點出發吧,吃飽了?

喜樂點點頭。我們重新上路,老闆在身後一個勁兒大喊:錯了錯了,少林是那頭。

我和喜樂只能假裝未老先衰聽力不濟,筆直向前走。

到長安的路真是很長,我只是期待另外一個晚上的到來。有一種感受,必須到往一地卻不知道為何是此地而不是彼地,這是多麼不能用言語形容。某人雙手為何是此人雙手而不是他人雙手,雖帶來一樣感覺,又不知道是否一樣,真是很玄乎。

我和喜樂不用從頭來敘述任何事情,其中無論有多少什麼樣的事情,到今日為止的結局總是不會變的,除非江湖真的那麼簡潔,我們其中一人會突然死掉。我其實私下假設過很多次這樣的結局,因為喜樂在少林裡混了很長時間,只是廚藝日趨見長,防身之術幾乎和八歲幼齒時候沒有什麼區別,所以先死的肯定是她,於是要想的就是倘若喜樂死掉以後我應該怎麼辦。我想,我應該挖一個洞把她埋了,然後決意,我要與她同歸於盡,可是我還有事情沒有完成,比如說,師父或者方丈被人殺了,我要報仇,而那人恰好和殺喜樂的是一個人,正好新仇舊恨一起了。我對著喜樂的墳頭說,喜樂,等我把他們全殺了,我就自己把自己埋了。然後,幸運的是,我順利地把他們全殺了;不幸的是,我再也憶不起在那個傷心欲絕的雨夜,我究竟把喜樂埋到什麼地方去了。

想到這裡,已經不能再想下去,因那其實就是一種長久的分開,會長久沉浸在悲傷情緒中,像草一樣不能自拔,而此時,現實生活中的喜樂總是活蹦亂跳到我面前。我會注視喜樂,想,我怎麼能把這麼一個姑娘埋到自己也找不到的地方去啊。

喜樂和我在十四歲的時候,已經公然在寺廟裡牽手。師父很寵我,說是我不懂事,還沒發育,可是同我一起洗澡的師兄們居然私下告狀,說其實我已經發育。這個讓師父很惱火,因為師父這樣說是給大家一個臺階下,可是師兄們居然如此不開竅,難道要當場脫褲驗身?這多麼不成體統。於是,師父把他們全打了,說:洗澡就是洗澡,是洗去身體中與塵世接觸的俗氣,你們不好好參透洗澡的意義,居然還滿腦子想著要盯人家小弟弟看,真是太骯髒了。就算你釋然小弟弟的小弟弟已經那個,啊,可是那又怎麼樣,不讓喜樂和他牽手,轉而和你們牽手?你們這幫色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