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解救(第1/2頁)

作品:《遊行在古代

“揉揉就揉揉,怕個鳥。”陳秋東幫她揉揉肚子,感覺好像以前稻田插秧時,摸到滑溜溜的泥巴,不過一坨是黑的,這一坨是白的。

“哥,不是怕個鳥,應該是怕個舢。哈哈哈…”

“哦對了,小妹,什麼時候你肚子裡有了我的寶寶,那我才真叫高興呢!我好期待。”

“我也好期待。哥,我幫你盛粥,吃完睡個午覺。”

“來,碗給你。小妹,等會兒我們不要疾飛行,改為勻飛行。”

“來,粥給你。哥,他們兩萬多兵馬,人吃馬嚼,又帶著累贅,一天算它一百餘里,日子算它十天,也才跑出去一千餘里,我們眨眼就到,還不手到擒來?”

“要不要殺那些兵卒?小妹。”

“如果沒有虐待牙行買來的人,就沒必要殺人;如果看到像蘭花芍藥姐她們那樣,在寒風冰雪中受苦受難,那就斃了這些魔鬼,讓惡兵魔卒的家人去反思吧,為什麼你的家裡就會有這種人?”

“說的有道理,小妹,每次想起蘭花芍藥和興寧城其他人的遭遇 ,心裡就覺得沒有狠狠的懲治那些惡兵魔卒,冰天雪地讓人赤腳光身,那些魔鬼的心是什麼東西長的?不單不心疼,還一路摧殘折磨,他們是怎麼做的出來?”

“哥,下次還遇到這種惡兵魔卒,我也躍向空中向他們劈一掌。”

“哈哈哈…你這小手手,幫我臉上撓癢癢還差不多。”

“哥,天天都幫你撓癢癢。走吧,飛到一千里再慢慢勻飛行。”曾春娟想起那些牙行買來的人也許正在受苦,也不午休了,早一刻解救出來早一刻少受折磨。

很快飛行到一千里上空,再緩緩向西飛行了三百里,已見城牆,前面一萬五千兵馬正在6續進城;後面五千兵卒還在遠遠的後方埋鍋造飯,肚飽湯足,眾兵正在草坪平地開心玩遊戲;把拗斷箭頭的羽杆搭在弦上,向前方驚慌失措四竄的光腚女孩射箭;誰射中那裡銀子一兩,誰射中那裡銀子二兩……一直賭到十兩,十個部位,誰的箭法高誰得到的銀子多。

記得當時去牙行買奴籍的時候,是以女性為主的,買了六百一十三奴籍,滅了一百零三個男奴籍,五百一十個人中,剩下的四百多都是女子,男子已不足一百。

五百一十個人,在石源村山邊開開心心建設美好未來的人,走了一千里路,到了這個陌生的環境,腳底已經起泡,起泡的地方已經潰爛,潰爛的地方已經化膿流黏;本就痛疼不堪,又遭墮箭之痛!回想曾經家中未破落時,自己亦是家中一嬌女,為何老天如此不睜眼一墜牙行飢寒渴,二墜惡魔鬼兵盡摧殘;日裡嬉戲扮小丑,夜裡無衣鬼上身。來了菩薩買出行,此時菩薩在何方?後頭冤魂二三百,只剩殘軀七八十。救苦救難觀世音,何時降臨解厄危。

一千里路,血和淚;一千里路,苦與痛。一路傾倒成白骨,一路受虐身心殘。是什麼堅強的意志使你們活了下來?是什麼期盼的渴望讓你們一路堅挺?來了,解救你們的菩薩來了,救苦救難解危厄的觀世音菩薩保佑你來了;再堅持一下,有熱乎乎的稀粥,蘿蔔伴粥胃口好;有暖洋洋的衣裳,裙羅襦褲貼身穿。

此時,五千兵卒中,已有一千多換上鐵矢箭頭的兵勇,滿弓瞄準光腚女孩,只等旗令兵舉旗放下。

原來這些兵勇已得到陳輝建左拐將軍命令不能留下禍胎進城,必須斬殺於城外,違令者,抄家處決。

……

當年,陳輝建離開仙峰山時,找了一個隱秘的草叢角落,等待了兩天,看到陳秋東三兄弟帶著仙峰山人,一路向西北方向。

待到仙峰山眾人走盡,陳輝建背上二百兩銀子,高高興興吹著口哨向東邊大明朝找自己的老家。由於蟄伏了兩天,所有馬匹已給蒙古婦女趕盡,不剩一匹。

徒步行走半月後,路遇五萬兵馬,給抓去做了伙伕,跟著兵馬炊事班,又回到了仙峰山,陳輝建走得腳軟手綿;最窩囊的是二百兩銀子準備回到縣城開葷的夢想也成了泡泡,全給了最前面騎在馬上“帶路”的那人,暗暗誓,總有一天自己也要成為前頭帶路的人。

此支兵馬圍剿仙峰山時,收攏了繞路回來的二千三百六十個“俘虜兵”。

這些“俘虜兵”商議回軍營定沒什麼好下場,大家都是俘虜身份還不如就在仙峰山這麼好的環境下長久居住,眾俘虜兵一拍即合。卻不想給曾輝史帶的這支五萬兵反圍在山頂。無奈情況下,急閃一智,“俘虜兵”在曾輝史將軍面前大吹法螺,說仙峰山是他們二千多人用謀用計千辛萬苦攻下來的,現在還剩三百餘“殘匪”向西逃亡。大將軍曾輝史開心哈哈大笑,自己不費一兵一卒攻佔仙峰山,大獲全勝;又把每個“俘虜兵”身上的一百兩蒐括進囊中,算作“俘虜兵”此次攻佔仙峰山繳獲的物資,向朝廷申報為凱旋兵。雙方皆大歡喜。“俘虜兵”權衡野外生存還不如迴歸軍營,回去雖不能吃香喝辣,但好歹得到了朝廷認可,榮耀加身。於是一路回城路上,詳詳細細向曾輝史大將軍稟報了仙峰山所有自己知道的妖孽“底細”,再經這位曾輝史大將軍上報朝廷。

生這些事時,陳輝建正在軍營後方伙伕營汗流浹背,不知前頭將軍帳中生的啼笑皆非之事。

直至回到城郊駐紮時,一日,給將軍曾輝史送飯食的小兵嘎晚上睡覺時受了風寒,伙房裡頭的老油條,個個推搡陳輝建去送吃食。陳輝建本著“虎落平陽被犬欺”的心態,垂頭喪氣提著飯食去將軍營帳,提心吊膽會不會給將軍大人在狗蛋蛋上踹一腳。惶恐不安進入帳中,放下飯食,聽到曾將軍正在與幾個“蒙古外交使女”正在交流兩軍交戰的貼身體會。陳輝建聽到他們的交流簡直就是雞同鴨講,風馬牛不相及。大著膽子說將軍,我懂她們的話,我可以幫你譯解。經過一番交談,得知兩人都有個“輝”,哈哈大笑結拜為兄弟,從此陳輝建陪在曾輝史身享受免費肉食;算算賬後,比起兩百兩來,反賺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