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空戰落差(第1/2頁)

作品:《龍騰美洲

雖然雙方的距離已經不到一千米了,歐洲殖民軍熱氣球上的高射炮,已經能對明軍空中飛艇造成足夠的威脅。

但是明軍的空中飛艇編隊依然不顧危險,頂著歐洲殖民軍的高射炮向熱氣球不斷地射擊。

而經過幾輪反覆交手後,明軍空中飛艇上的機槍射手,現在也已經有了足夠的射擊經驗。

尤其是對這些飛行在空中的熱氣球,他們能夠更好的掌握射擊的節奏和技巧。

與之前的幾輪射擊比起來,現在有著更高的命中率。

而且擊落歐洲熱氣球的頻率也越來越高。

之前擊落一隻歐洲熱氣球,至少需要進行長達幾十秒的射擊,消耗數百子彈。

而現在則只需要十幾秒鐘的時間,消耗一兩百子彈,基本上就能擊落一隻熱氣球。

隨著明軍飛艇擊落熱氣球的效率越來越高,歐洲殖民軍的熱氣球一時之間,不斷地被擊落。

剩下的熱氣球則越來越少,嚮明軍開炮射擊的次數也隨之越來越少了。

這樣一來,明軍空中飛艇逐漸地掌握了這場空戰的主動權。

幾分鐘後,空中飄浮著的熱氣球,已經剩下不到一百了。

此時的明軍空中飛艇卻越來越勇猛。

好幾艘明軍飛艇開始不斷地接近歐洲殖民軍的熱氣球。

在後方觀戰的溫小六,看到前方的飛艇太過於靠前,則不斷地下令,讓其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因為這個時候,明軍的空中飛艇有著足夠的機動性優勢。

而且明軍空中飛艇有著極高的升限,最高甚至可以升至五千米的高空中飛行。

這得益於明軍的空中飛艇採用了全封閉式的吊艙,而且整個空中飛艇的結構,也十分牢固。

不僅僅是吊艙為全封閉,吊艙的整體結構也採用了大量鋼製骨架,使其能夠承載更大重量的同時,也能夠承受足夠的壓力。

而且明軍空中飛艇的氣囊,也大量採用了鋼製的骨架,使飛艇的氣囊也有著極強的抗壓能力。

並且在製造空中飛艇的氣囊時,所使用的蒙皮中,也夾雜著細鋼絲網,使其有著極高的強度。

這也就是很多明軍空中飛艇,即使被歐洲殖民軍熱氣球上的高射炮擊中後,沒有造成氣囊破損的原因。

在剛剛的幾輪空中交手中,明軍的飛艇,至少被上百高射炮的炮彈擊中。

而其中只有不到兩成的炮彈能夠擊穿明軍飛艇的氣囊蒙皮。

其餘的只是被擊中,卻並沒有能夠擊穿。

那些被擊穿氣囊的空中飛艇,也是因為距離對方的熱氣球太近了。

或者是對方的高射炮裝填了大量的火藥,才能達到這樣的結果。

現在歐洲殖民軍中,無論是燧火槍,還是高射炮,依然採用人工裝填的方式,所以多數情況下,其裝填的火藥都很難控制藥量。

有的時候會裝少,就導致其射出的子彈威力不足,射程也不夠。

而有的時候則會裝太多,雖然威力大增,射程也相應會提升不少。

但是裝藥太多的話,就有很大機率會生炸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