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鐵礦不足(第1/2頁)

作品:《龍騰美洲

十五天之後,大批技術人員已經從美洲啟程,乘坐空中飛艇抵達瞭望州城。

大批的技術人員到達望州之後,便立即在各專業領域的帶頭人率領下,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準備工作。

目前的望州城,各項基礎設施都是沿用傳統的手工技藝建造的,而且基本都是圍繞農業而設計建造的。

所以對於建設成明軍的軍事基地來說,只能提供一些基礎的原材料,比如木料和石料,以及有限的鋼鐵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鋼鐵,這裡的鋼鐵產量非常低,即使經過鋼鐵廠的技術人員改進流程,短時間內也只能將鋼鐵產量提升到日產一噸。

這其中不僅僅是因為鋼鐵生產的技術受到限制,另一個主要原因是,望州城附近並沒有多少鐵礦分佈。

即使將大量荷蘭戰俘送去開採礦石,每日也產不出多少鐵礦。

而據郭永所說,在婆羅洲,只有東北方向有大量鐵礦分佈,但那裡是一些原住民的領地,想要在那裡開採礦石,需要與那裡的原住民部落協商。

喬國安想了想後,先讓郭永派人去與當地的原住民進行聯絡。

如果能達成協議,是最好不過,如果不行,也只能先從其它地方調運鋼鐵成品。

現在的望州城,隨時可能受到荷蘭人的反攻,他們必然不會坐視大明在南洋進行勢力擴張。

現在的大明短期內很難再抽調大量的軍力來南洋。

目前只能利用有限的軍力,在南洋區域先紮下根來。

而目前最讓喬國安擔憂的就是後勤補給的問題。

現在的第七艦隊已經距離華夏數千裡之遙,不說從美洲運送物資補給了,就算是從華夏調動各種補給,往返也需要很長時間。

尤其是彈藥的補給,對第七艦隊來說,至關重要。

現在的大明軍隊,火力優勢是其最大的依仗,而強大的火力,則意味著海量的彈藥消耗。

其中海軍的戰艦、空軍的空中飛艇更是彈藥消耗的大戶。

數千公里的補給線,對於第七艦隊來說,是完全不可靠的。

因為不僅僅是運輸的時限十分漫長,而且如此漫長的補給線,很容易在中途受到阻攔,甚至是被截斷。

對於喬國安來說,他很清楚,如果不能在望州城建立補給基地,對消耗的各種物資就地進行補給的話,他們很難在南洋立足下去,更不要說想要在南洋建立大明的勢力範圍。

所以長期來看,能在婆羅洲島找到大量的鐵礦,然後在望州城建設鋼鐵廠和兵工廠,是唯一的出路。

當郭永派人去與原住民部落進行溝通的時候,喬國安將此事也已經上報給太平洋艦隊司令部。

請求情報部門將南洋區域的鐵礦分佈儘快提供給第七艦隊。

當情報部門將南洋區域各島的鐵礦分佈圖,送給喬國安後。

喬國安才知道,南洋大部分的鐵礦都已經在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控制之下,而且這些鐵礦所在的區域都是荷蘭人的軍事重地。

不僅有重兵把守,而且這些區域也是荷蘭東印度公司海上艦隊重點巡邏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