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石見銀礦(第1/2頁)

作品:《龍騰美洲

現在的大明軍隊,完全建立在朱君洛當初於龍城組建的軍隊基礎上。

雖然像張嶽、姚遠、李俊等人出身武將世家,從小經歷過各種傳統的軍事教育。

可是他們從小所學到的大多是大明開國時的軍事理論,雖然其中有著很多十分重要的軍事著作,華夏傳統的軍事理論中,也有很多非常優秀的軍事家和軍事著作。

但與現在的大明軍隊卻沒有很好的結合在一起。

這並不是說華夏傳統的軍事理論不如西方的軍事理論著作。

而是其中出現了斷層,這個斷層就是華夏傳統的軍事理論著作只是在歷代戰爭環境下的應用,其中絕大部分是冷兵器戰爭中的戰例。

但是現在大明軍隊中,裝備的絕大部分是熱兵器,在傳統軍事理論中,並沒有像這樣的先例。

如此一來,就讓很多人認為華夏傳統的軍事理論沒有什麼用處。

很多人都是根據平時積累下來的戰鬥經驗,總結出一些戰法。

但更多的人卻依然是在沿用著朱君洛當初傳授的戰鬥經驗。

朱君洛雖然有著越這個時代的軍事知識,但他畢竟沒有豐富的大規模指揮作戰經驗,尤其是對於國家軍事戰略競爭,更是隻有一些淺薄的認識。

現在的大明面臨著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就是雖然有著大量的傳統軍事理論,卻與現在的大明軍事體系沒有充分融合,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斷層。

而對於一個人口總數過一億人,軍隊人數近三百萬人的龐大帝國來說,非常需要有自己的軍事理論體系來支撐。

所以現在朱君洛要求華夏軍事大學和大明軍事大學,這兩所分別位於華夏和美洲的兩大軍事院校加緊研究軍事理論。

一方面要將傳統的軍事理論,與現在的大明軍隊體系進行融合。

另一方面要在大量的戰例中,總結出戰鬥經驗,從中凝練出大明軍隊獨有的戰鬥體系。

一個強大的國家,必須要有強大的軍隊來保護,而一支強大的軍隊,則必須要有屬於自己的傳承。

現在的大明軍隊,雖然成軍只有短短几年的時間,但華夏一族傳統的軍事理論,並沒有完全斷絕,而是依然在揮著自己的強大優勢。

其中有很多諸如孫子兵法、吳起兵法、六韜三略等華夏傳統軍事思想,依然在歷代戰爭中展現出華夏一族的軍事智慧。

但是這些傳承卻在華夏大6的朝代更迭中不斷地受到衝擊,尤其是在這幾十年中,華夏大地經歷了慘絕人寰的動盪歲月。

先是各地的農民起義,後來滿清入關,舉起屠刀四處殺戮。

大批軍事將領在這幾十年的戰亂中殞命,有血性的大多已經為國捐軀。

僅剩的極少數將領也多是起於草莽,像張煌言和張名振等人,也並非是武將出身。

現在大明軍中,對於軍事理論有一定造詣的也只有張嶽、姚遠、李俊、鄭森、李定國等少數將領。

而且他們也沒有足夠的軍事理論基礎,能夠將華夏族傳統的軍事理論與現在的戰爭模式融合起來。

這就需要在兩所軍事大學中,進行大量的軍事基礎理論研究,從而讓大明的軍事理論更紮實。

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多有著紮實軍事理論基礎的軍官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