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信用貸款(第1/2頁)

作品:《龍騰美洲

現在整個華夏已經安定下來,雖然百廢待興,可已經初現欣欣向榮的景象。

人們起碼不用再擔心受到戰亂的波及,也不用擔心有滿清屠戮。

更是幾乎家家都能吃上飽飯,穿上暖衣。

最初還需要臺灣的大量糧食供應,但隨著一年多的時間過去,秋收後的華夏已經有了大量的糧食儲備。

而且大量的農業協會在農閒時,便會動大批人力去開墾荒地。

雖然華夏現在已經有了八億畝耕地,但還有大量荒地沒有開墾。

大明政府拿出了鉅額的資金,用來推動開墾荒地。

各地的農業協會開墾出的土地將會全部由大明政府購買,然後再以平價出售。

而農業協會將開墾出的荒地出售給大明政府後的收入,大部分都會以薪酬的方式分到農業協會的成員手中。

另外一部分則用來購買各類農業機械,以提高農業協會的生產效率。

而大明銀行也會給農業協會放貸款,用來支付提前購買農業機械的貨款。

所以,最先展起來的便是各種機械加工廠。

大量鋼鐵廠和木材廠的產出供應到機械加工廠中。

而在農業生產中,由於大量土地的耕作,需要大量的肥料,在美洲來的農業技術人員指導下,各地的農業協會開始使用礦物肥料。

這些礦物肥料主要是為各類農作物提供氮磷鉀等,雖然也有少數的一些化學肥料,但現在應用範圍還不是很大。

而即便如此,也極大的促進了華夏的化工業展。

在美洲早已經開始使用礦物肥料,用來提高各類農作物的產量。

龍城大學的農學院研究出各種元素對植物的生長促進作用後,便開始了對礦物肥的研究和應用。

在美洲來的農業技術人員指導下,各地農業協會也在不斷地提升農業種植的技術,華夏的農業產量年年大幅增加。

很多百姓的收入也同時增加了很多,他們除了自己所需的糧食外,把多餘的糧食出售,剩下的錢一部分用來償還貸款,另一部分用作消費。

現在基本上所有的華夏百姓都有兩份收入,一是來源於土地的收成,二是來自於參加各種工作得到的勞動報酬。

包括農業協會內的大量農民,一年下來也能賺取至少幾十龍元,有的甚至可以達到上百龍元。

而放給他們購買土地的貸款,已經有不少人提前還清了。

原本大明銀行給他們的貸款期限是二十年,只要在二十年內分期償還,還清即可。

但很多華夏百姓還是咬著牙堅持要全部還清貸款,哪怕自己和家人節衣縮食,也要把錢留出來還貸款。

在他們的意識中,總是欠別人錢內心難安,即使自己的生活艱苦一些,也要先將貸款還完,這樣他們才覺得心安理得。

另一方面,這些窮苦了幾輩子的農民,面對低至百分之五的利息,也覺得割肉一般心疼,更不用說二十年利滾利,需要償還的利息比本金還多。

所以他們認為能早一天還完貸款,便少一些損失。

可如此一來,消費市場上的流通資金就會難以增加,市場也難以繁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