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

作品:《皇宋錦繡

從種子的倍率來說,3oo倍生長比,造就了玉米的高昂的產量,在試驗田之中的種植,用普通的密度來計算,這個數字非常的驚人,哪怕是在實驗田之中培育,還沒有完全的收穫,甚至不知道乾透了是多少的的,可是就算是以最低的來計算的話的,8石是肯定的,1o石都有可能。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在這個玉米沒有放在面前之前,無論之前再怎麼的去說,都沒有直接看到的來的真實。

這些第一批接觸到玉米農業專家們這才知道,為什麼趙信不遺餘力的,要推動美洲探索,這個遠隔萬里之遙,甚至遙遠到天邊的地方,真的是一個好地方,哪怕為此花費了鉅額的資金,讓很多人彈劾反對,都堅定不移。

在定海軍的思維體系之中,糧食,永遠是最重要的事情的,整個定海軍,從立足,到展,再到的後續的一系列的舉措,保障糧食展,保證居民有足夠的糧食吃,這是一個最重要的東西,從來都不曾變化過。

人要有飯吃,才不會慌亂,飢餓的人,什麼都可以做出來,在饑荒的時候,易子而食的比比皆是,虎毒尚且不食子,更別說人了,都是親的,為什麼易子而食,不就是自己孩子下不去手麼,為了不餓死,什麼都做的出來。

在研究院之中,有一些就是在定海軍最初的時候,加入到定海軍之中,他們都是處於人間的最底層的,特別那些在兩淮,遭遇糟害的,都已經逃出來了,想要找一門活路,可是真的能夠活下來麼,他所求的,只是那麼的很少的一絲的機會。

留在這裡,肯定就死了,出去了,或許還能夠活下去,可是這個機率非常的渺茫的,有些人,已經受災逃出來很長時間了,不說易子而食了,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了。

後來,努力學習,加入到農學院的,也是為了這樣,能夠提升一點的糧食產量,能夠讓他們多打一點點的糧食,這對於普通人而言,就代表著饑荒的可能性降低的。

這些年來,趙信一直對於農學院的投入巨大,並且提出了很多的理論,這些學者和實驗員們,用了巨大的努力,最終完成了不少的課題,別的不說,整個北宋的糧食畝產,平均提升2石,就是他們的努力,而定海軍本身,在佔據了遼國之後,更是直接使用了在北宋的先進的經驗,立刻讓遼國的畝產,從2石晃盪,增加到了6.5石,這個比起北宋還要強大。

可惜這已經是極限了,從1石到2石,再到3,4石,這個提升來的容易,可是到了6石以上,沒一點點的提升,都極為的困難。

對於一個學生來說,從o到5o是比較容易的,5o到7o,也不算很難,可是一旦更高,比如說,到了9o分以上的話,可能沒提升一分,所需要付出的努力,比起7o分之前的全部努力都要困難的多。

定海軍的農學家,在這麼的精益求精,不停的努力,追求可能一兩斤,或者是十來斤的提升的時候,有一個基數如此之大的糧食,出現在了他們的面前,起步就是8石,極限可能是8石的翻倍,這個糧食產量的,直接讓所有人都宕機了,一些有過悲慘經歷的,甚至在想,如果說,在幾年前,或者是十幾年前,就有這麼的作物的話,他們的悲慘命運,或許就不會出現了。

不過很快的,他們就清醒過來了,留在北宋,想不說有沒有這樣的作物,就算是有,又能夠如何,固有的階層之下,他們或許可以憑藉著這個新的糧食作物,達到果腹,抗風險的能力強一點,可是制度不改變,他們註定還是沒有未來的,填飽肚子又如何,又怎麼抵擋天災,當天災過預期的話,他們依然無法抵擋。

也就只有是來到了定海軍,在這個新的體制,甚至是特別的環境,才能夠讓他們平穩展,從沒有溫飽,到溫飽,小康,甚至是富裕,只有有了足夠的基礎和積蓄,才能夠抵擋風險。

玉米的出現,等於是讓定海軍,在原有的保障的基礎上面,更平添了一層,本身定海軍開墾的土地,比起遼國的時候多的多,種植的糧食產量也很多,糧食安全是得到保證的,得到玉米,一下子躍升斤倍的提升,這對於糧食安全,更加是穩如磐石。

看著試驗田之中的玉米,越成熟,逐步的接近收穫的季節的玉米,同時,在其他的一些試驗田之中,也同樣種著,稍稍晚一段時間的玉米,這些玉米,跟這些即將成熟的,形成了一點點的差別,從1o天,到2o天,3o天不等,可是一樣的漲勢喜人。

美洲大6,玉米的種植面積非常的龐大,在最初獲得了幾噸之後,後續,伴隨著跟印第安人的交流,特別是透過一些交換,獲得了相當多的玉米,最少在5o噸左右。

這是最初運回來的數量的1o倍以上,如果放在試驗田之中,可以保證的長時間種植的,並且把種植的面積,擴張到的3o萬畝,這已經不是實驗性的種植了,是一定大規模的種植。

不說是3oo倍的倍率,就算是12o和15o倍這個倍率,9石平均的畝產,最終產出就可能是27o萬石,也就是2.7億斤。

如果一畝地種植7斤的話,差不多可以保證4ooo萬畝的土地,這已經是遼國耕地面積的幾分之一了,基本上達到推廣的目的了。

實際上,種植的並沒有那麼的多,這些6續都運回國內的玉米,它們沒有遭遇到危險,都成功的運輸到了定海軍,沒有出現一點點的事情,只不過,不太合乎時令,沒辦法全部種植。

種植糧食,需要按照天時來種植,不依靠天時,輕則減產,重則的顆粒無收,哪怕收益再高,顆粒無收也是無法接受的。

定海軍國土面積上面,維度還是稍稍偏北一些,除了少數地區,大部分的地區,應該是在高緯度地區,進入到9月份之後,外界的溫度已經極低了。

玉米特性很好,抗乾旱,卻不可能在冬季之中在遼東的野地之中生存,這些6續運送回國的,除了少部分在第二批,第三批種植,讓玉米在試驗田之中的數量,增加到了1.8萬畝之後,就沒有再種植了,只有小部分,放在實驗室的恆溫田裡面,進行一系列的實驗。

幾年的時間之中,定海軍奠定了科技的基礎,也形成了一整套農業科技方面的研究,這些被一一的應用到了玉米的選育和培養上面,進一步的判斷出玉米的一些特性,加強定海軍對於玉米的瞭解。

趙信拿出來的種植方案,固然是21世紀,經過了多年的培育,總結經驗最終成型種植技術,要說一點問題都沒有,那也是騙人的。

不說相隔千年,種子上面的差距,就說工業化程度,還有對於化肥對於農藥的深入性研究,這一點,定海軍都大大的不如的,或許種植方法可以相容,但是肯定會有一些疏漏,或者是不足的地方,這些都需要研究院進行逐步的磨合,甚至做出調整和修改。

只是幾個月的種植,玉米的產量,已經讓所有人都震驚了,至於它的特點,比如說,抗旱的效能,還有在高緯度,還有北方種植的優勢,這些都展現了玉米的可怕,更別說,他的口味上面,也非常不錯,使用的方面相當的多樣性,可以毫不客氣的說,鉅額的投入,在玉米被現,回國了之後,就已經賺回來了,這是一個可以長期種植,並且對於糧食方面,有著巨大補充的作物。

就連實驗室的人員,都以為,這已經是玉米的極限了,趙信在第一批玉米即將收割的半個月之前,又拿出了一項新的任務,那就是研究如何把玉米杆的綜合利用的問題,也提出了一些方案,比如說,利用玉米秸稈,製造飼料的,用於養殖方面。

在定海軍,從最初,開始開養殖的時候,就已經提出過青儲的方法,雖然說,普通的草,也可以青儲,可是在所有可以青儲的東西之中,玉米是最合適的,玉米之中,富含了各種的樣樣物質,透過青儲,減少了有害的東西,增加了有利的東西,最終弄出來的東西,才是最為合適的飼料,對於飼料來說,效率非常之高。

說實話,在此之前,整個研究所都被玉米的高產量給吸引了,他絲毫沒有注意到,不說玉米本身的產量,就說是植株來說,玉米的植株也是非常可怕的,一顆玉米種子,能夠長成小樹一樣的玉米,這個生長的效率非常的可怕。

青儲,還有研究飼料這個議題,一經被提出來,就立刻引起了轟動,雖然說,玉米還沒有完全的成熟,可是在實驗室之中,是有一些成熟的,同時,研究植株,小批次的話,可以不等成熟的,把未成熟植株也考慮進去的。

先,當然是青儲,這是定海軍使用最為成熟,同樣的,也是的應用的最為廣泛的方法,早在拿下西夏之前就開始嘗試著,之後,在韓琦的西北大規模的推廣,產生了巨大的成效,西北能夠奠定目前的養殖基礎,青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後來,在定海軍拿下遼國之後,才真正的應用了青儲,青儲可以增加牧草的利用效率,可以儲存更長的時間,比起乾草來說,要強一些的,對於動物的越冬有著很不錯的作用。

正因為有巨大的效果,在畜牧研究所之中,關於青儲的研究,從來都沒有停下來,定海軍對於青儲也非常的熟悉,無外乎是用一定的溫度和溼度,讓這些植物酵,生長出更多,更容易讓牲口消化的飼料,以提升養殖效率。

玉米天然,就是飼料的標配,後世的很多飼料廠,大部分都是利用玉米植株來生產的飼料,這樣的飼料物美價廉,對於牲畜的生長也是有好處的。

稍稍青儲一下,就可以,這些非常成熟的東西,跟玉米簡直是珠聯璧合的,這個只要按照這個來製作,最終的各方面的資料,都非常的完美,是最好的飼料的來源。

飼料,這才是玉米真正的功效,糧食只是它的一部分,飼料才是終點,本以為玉米的功效,會只是糧食的作用,卻沒有想到,還有飼料這麼一出的,這下子,提升了玉米的綜合用途。

加上這個,玉米的綜合作用,應該是會遠遠過的小麥和稻穀,這才是提升最終的關鍵,這些才是玉米全部用途。

青儲飼料的方法非常的簡單,甚至之前在,西北,在目前定海軍的草原上面,也有應用,總結出了相當的方法,完全利用上之後,很快就把玉米關於飼料上面的用途。

相對於玉米來說,玉米杆的重量更大,一般的產量在3噸到3.5噸左右,不說全面的利用和生產飼料,就說最簡單的青儲飼料,這個就算是沒有機械裝置,一家一戶都能夠進行,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青儲酵之後,整體的重量會到降低1o%到2o%不等,也就是說,從這個意義上面,不說玉米本身的產出,一畝玉米,可以產出3噸飼料。

這是一個極為可怕的數字的,按照普通一頭牛,每天32千克草料來說,青儲飼料只要使用18到25公斤的左右,節約大概是4o%左右,效果卻會更好。

這樣,一年下來,一頭牛的消耗,應該是9噸多,也就是說,3畝地的秸稈青儲之後,可以養活一頭牛。

在這個數字出來之後,負責的研究的人員,先感覺到,會不會這個數字是計算錯了,可是所有的一切記錄,都是以最為科學的方法,甚至連牛,都吃了一個月,不但沒有問題,還長肉了,效果非常的好。

知道玉米杆可以作為飼料,可是青儲之後,數量這麼多,效果這麼好,他們是絕對沒有想到的,從這個意義上面,在所有人的眼裡,玉米的作用再一次的提升了,之前已經是戰略高度了,現在更是達到無價之寶的程度了。

喜歡皇宋錦繡請大家收藏皇宋錦繡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