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 託運和臥鋪(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在7級店鋪,看中了幾個東西,卻沒有買,原因非常的簡單,這些東西,太過昂貴,而且主要是以後才用的到,比如說,到了五六級,甚至是7級之後使用的工具。

越是檔次高,越是價格高昂,特別在定海軍,對於技工的待遇非常的高,每提升一個級別,工資水平之類的,要提升很高,更別說各種的補助和獎金之類,也因此,所有有助於提升等級的裝備,都相對比較的昂貴。

刁小雨漲了見識,也算是一個比較大的收穫,除了堅定了自己繼續升級的道路之外,還有就是看重幾個東西,那些都是15oo貫以上的東西,今年是別想了,如果說,明年,依然有這樣的活動的話,他說不定,就可以買下來,哪怕到時候升級到5,6級,甚至是7級,都用的上。

東西買完了,雖然沒有怎麼的購買東西,可是買到的這些東西,也林林總總的裝了一個馬車,馬車是在物流中心叫的,在物流中心,馬車很多,有向城內或者火車站送貨的,也有零散的,尋找零工的。

這在定海軍,有一個專門的部門管理,跟公共交通是一個部門,卻是兩個體系。

馬車的價格也不貴,如果是運送到日化廠的話,大概需要15o文左右,這個相當於普通汴梁體力工人,一天的工資,對於刁小雨來說,並不是大錢,因為買的多,一輛四輪馬車幾乎裝滿了,差不多有七八百公斤,如果沒有馬車的話,要運走他,這幾乎是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

刁小雨並沒有把東西送到家裡,這些東西,為數眾多,除了一些可以隨身攜帶的,他會隨身攜帶之外,剩下,不可能隨身攜帶,哪怕他的力量和體力都非常的好,也不可能拿的走這麼多的東西。

好在,方便的定海軍交通,把一切都給想好了,他也早就有所準備的,會進行打包,直接送到火車站,進行託運。

託運,也是一種來到了定海軍之後,才接觸到的東西,一些東西,可以透過鐵路郵包,運送到整個定海軍的各個地方,包括曾經定海軍起家的定海軍。

專門的郵包,會透過郵政車廂,送到海港,然後在海港進行分揀和打包,然後送上船,就可以輸送到各地。

這是一個非常方便的方法,一般而言,這個時間,會根據距離的不等,在2到3o天之間,最遠的是送到最南端的海南島,聽說,距離這裡,過了7ooo裡,是一個在整個中國版圖上面,非常遙遠的島嶼。

這裡面,所有的地方,都只是接受定海軍的轄區之類,包括了原來屬於遼國的大部分土地,濟州島,北海道,海南島和琉球這樣的海島,北宋的一些地方,雖然通了火車,可是因為種種的限制,只有北宋的外交人員,享受半個專門的郵包車廂,把東西運送出去,其他人就無法享受了。

這個,也是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比如說,在一些傳遞資訊上面,把資訊限制在一個車廂之中,這也是最為正確的一個選擇。

不過,除了專門的郵包之外,在鐵路上面,還有一種託運的方法,這種託運的方法,是人跟行禮一起走,在同樣的一列火車上面,一些不方便攜帶,或者太過沉重的東西,會放在專門的託運車廂,這樣可以限制一定的訊息傳播,同時,可以方便旅客。

只要拿到車票,就可以隨同車票託運東西,到時候,託運的東西,會跟隨者他,一起乘坐火車,回到汴梁,然後他會拿著專門的票據,到汴梁火車站,把東西取出來,不用他隨時帶著,會剩下不少的事情的。

至於到了汴梁之後這麼辦,刁小雨暫時沒有想,反正車到山前必有路,他在升級之後,到是有時間,遇到了幾個老鄉,雖然沒有深交,卻可以說的上話,到時候,真的東西多了,讓這些老鄉幫忙叫一輛車,還是可以的。

只要有車,把東西裝上去,到家,應該不成問題,至於花費的錢,這麼2oo多貫都花出去了,其他的,應該不太麻煩吧。

在簽署完了放假的檔案之後,他就可以按照日期放假,現在距離過年,還有差不多15天的時間,在刁小雨的考慮之中,不用去的那麼的早,差不多,會在陰曆2o左右乘車,然後差不多就在小年前後抵達家,正好在家裡過一整個春節,差不多要等到15左右再回歸,這也是他的想法,

不過,還有時間,那就藉助這這個時間,去一下,把火車票給定了,按理說,這一次回去的人應該會很多,這種情況之下,早點定的話,就方便很多。

果然,在火車站,人山人海的,都是買票的,要知道,這些日子,除了的北宋派遣勞工,會回去,還有一些原來定海軍的居民。

他們哪怕大部分,都有已經把絕大部分的親戚朋友,都給接過來了,可是對於故鄉的思念,這是每一個人都需要遇到的。

還有些家裡有親親人的,或者是想要會老家看看,探親訪友的,這樣的加起來,數量就多了。

預計,在今年一年,最少有6o萬左右,到北宋的客流量,因為這個客流量的逐步增多,也讓定海軍注意到了這個問題。

之前,只是為了轉運北宋的派遣工人,為了把3oo萬,北宋的派遣工人,從北宋拉到汴梁,也為了儘可能的減少時間,定海軍幾乎調動了全部的蒸汽列車,每天都是好幾十班的,一天最少就是幾十萬人,在這樣日夜不停,加班加點之下,最終成功的在半個多月的時間,完成了轉運。

現在這部分人都已經集中了起來了,之前半年前到的,可以給一定的待遇,放假回去,可是之後來的這些,卻不行。

定海軍的福利待遇是非常的不錯,卻沒有到讓他們收心,並且接受整個定海軍的傳統的程度,這樣的情況下,給他們貸款,給他們幾十貫,甚至上百貫的錢,真的當這些人都是聖人,看著這些錢,一點都不眼紅的,拿了錢走了不回來,難不成,還能夠把官司打到北宋去。

如果定海軍是遼國,這樣是一點沒錯的,定海軍的強勢,別說有理了,就算是沒理,也能壓榨出很多東西,可是趙信和定海軍不一樣,他要求的是人口,這個人口,不是眼前的這3oo萬,雖然這3oo萬很重要,可是他更希望的,是三百萬後續的,三百萬,乘以五,乘以1o,這才是最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