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公共交通

作品:《皇宋錦繡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它的主色調是金黃的,代表著因為天氣的關係,是逐步枯黃的葉子,也代表了沉甸甸的稻穗和麥穗。

如果收穫的季節豐收的話,對於一年來說,是最好的兆頭,在定海軍沒有崛起之前,收穫的季節,對於以農耕為主的封建社會而言,是一年之中最為重要的季節之一,這一季的收成如何,也代表了在未來,是活下去還是過不下去。

不知不覺之下,距離開國大典已經1個月的時間了,瀋陽的展,高歌猛進,反倒是中國的展,有些停滯,出現問題的方面,趙信不在主動的出手的前提下,很是產生了一些問題。

不過都在框架範圍之內,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只不過之前有趙信解決問題習慣了,他們有些手忙腳亂而已。

趙信在旁邊冷眼旁觀,卻現,這些官員,在龐大的壓力面前,快的成長,跟他之前估計的,停擺半年甚至更久相比,少了不少,估摸著,最多兩三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成功的摸索出一條路,整個中國將再一次的走上正軌。

這個再次起航,比起前一次,看起來是蹲了一下,可是蹲下,是為了更快的跳起來,可以預見到,到時候的展度會更快,不但會彌補現在展的停滯,還會大大的向前一個臺階。

從夏天進入到了秋天,金秋的瀋陽,風光還是非常好的,綠化什麼的,還沒有完全的顯現,一些生林已經形成。

本身,東北的,應該以針葉松為主,可是寒冷的氣候,連松樹都會落葉,更別說是生林了,落葉枯黃堆滿了瀋陽的街道。

瀋陽秉承了定海軍的習慣,別的不說,衛生也是第一個注意的,瀋陽的街道,哪怕是在秋天之中,也是乾淨無比,兩側穿著明亮服飾的環衛工人,正在打掃衛生,他們把樹葉堆積到一起,然後有專門的清掃車輛,把他們運走。

燃燒落葉,那是最省事的,一大堆樹葉,燃燒完畢了之後,可能只有最初的幾十分之一,這也是後世,這樣的垃圾燃放一直都沒有辦法制止的根本原因,減少了不知道多少勞動量。

要知道,後世清潔工,大部分都是臨時工,拿著非常微薄的工資,有些年紀還相對的較大,在天還沒亮的時候,想要管理,不再是一般的困難。

定海軍就不一樣了,從最開始,這就是正式職工,不但有較高的福利待遇,當然了,嚴格的要求也在其中,不準點燃就是關鍵。

秋天落葉的日子,一陣風吹過,就有無數的葉子落下,掃是不可能徹底掃光,好在,穿著亮色衣服清潔工,他們的數量,相當的不少,可以一次次的清洗。

兩側馬車呼嘯而過,定海軍寬大的街道,被分成了幾個車道,馬車都是分車道而行駛的,甚至為了公共馬車,設立了專用車道,讓公共馬車,就算是在交通較為擁堵的時候,也不必擔心堵車的問題,整個瀋陽城顯得忙碌而整齊

下午四五點鐘,西斜的太陽,照在地上,一片昏黃,在一個龐大的,由無數廠房構成的工業區,一間工廠,下班的鈴聲響起,工廠內部頓時熱鬧了起來,從一個個巨大的車間之中,走出來大量的身穿著藍色衣服的工人,他們匯流到了幾接到紙上,原來還有些冷清的街道頓時被大量身穿著藍色衣服的工人給佔據。

一天勞累的工作,下班的時候,總是最輕鬆的時候,定海軍的高薪,是建立在高效的勞動的基礎上面的,特別是流水線,對於每一個人要求都非常的高,哪怕是再怎麼的忙碌的時候,定海軍都很少選擇加班。

加班能夠增加勞動總量,卻不能提升勞動效率,本身8小時的流水線,就已經是一個非常勞累事情了,在增加勞動時間的話,短時間還可以,長了,對於人的精神是一個巨大的壓力,一旦因為勞累出錯,輕則讓整個生產線產生影響,殘次品增加,造成浪費,重則會出現巨大的事故。

定海軍,在不斷的總結,一般都是留有餘量的,而每天工作的時間,也從8個小時,減少到了6個小時,一天分成4個班次,也是被證明,最有效率的。

這樣的情況,每天等於硬生生多出了一個班次,考慮到休息等諸多問題,對於工人的要求也在提升,一些剛剛改制的,對於工人需求也非常高。

這一個工廠,就是其中之一,大概有12o個來自北宋的勞務派遣,被送到了這裡,廣泛的分佈在這個日用品工廠的大部分環節。

下班之後,對於工人來說,不但可以享受到整個晚上的休息,接下來,大部分時間都是休息。

一天24個小時,6個小時,只是很短暫的時間,甚至經過了簡單調整,不用佔用吃飯的時間,經過了6個小時的勞累,正好下班,也是到了吃晚飯的時間,解決吃飯的問題,是絕大部分工人的選。

這是一片純粹的工業區,卻也不是沒有別的建築,就在工廠的後方,順著一條街道過去,哪裡大概有一個小型小區,一共2棟住宅樓的小型小區的,這是這一個的日化廠的配套住宅區。

2棟樓,一共8個單元,可以居住96戶人家,可以說是相當袖珍的小區,對於整個日化廠,一共12oo名工人來說,根本就不夠用,說實在的,這個小區,也是在建設工廠的時候,剩下了一下片地盤,最終經過了商議之後,建成了這個小區,主要提供給了當年籌劃的時候,還有最早來的那些骨幹。

因為有小區,加上道路兩旁店鋪,基本上什麼都有,工人在附近住的話,就會鑽入到旁邊的市場,買菜,或者乾脆吃一點現成的,在工廠旁邊,有市場和大量的飯館。

能夠主在工廠的旁邊的,只是少數,要麼是一些老骨幹員工,他們第一批來到這裡,籌建整個日化廠,他們有獲得工廠旁邊的福利分房,要麼就是領導。

96戶在12oo名工人之中,只是佔了很少一部分,要知道,定海軍的就業比例,一個家庭最多也就是兩個人工作,在同一家工廠的,也相當的少。

正因為如此,更多的是並不是在附近,這部分人,就要回家。

在瀋陽,有幾種出行方式,私人馬車,公共馬車,腳踏車和步行,這中間,私人馬車是受到限制的,畢竟瀋陽越來越繁忙,人口也越來越多,交通問題,已經伴隨著城市的擴大,在瀋陽出現並且越演越烈了。

馬車,或許對於北宋而言,這是一個相當昂貴的器物,哪怕是馬的價格大規模的下降了也是如此的,馬的價格從跟原來的數百貫,甚至好的上千貫,降低到了1oo以內,可是馬車本身的價格也不低,哪怕是最普通的馬車,也需要幾十貫,甚至更多,這對於普通的家庭來說,是難以承受的。

定海軍可以的,按照普通人員的工資,2oo貫左右的馬車,有的也就是一兩個月的工資而已,可是無論是曾經的定海軍,還是現在的瀋陽,都開始限制了。

一方面,城市的環境,制約了馬車的大規模出現,特別是樓房,總不能,還要有一個專門養馬的馬棚吧,只有一些住宅比較寬裕,並且有餘力的人,才能夠買馬車。

同時,定海軍對於馬車進行了限制,在現城市的交通環境,出現了問題之後,除了設定一些交通警察,指揮關鍵道路的交通之外,又拿出了一個後世的東西,號牌。

這個從機動車大行於世之後,這才逐步出現的東西,在這個時代,提前出現在了眾人的面前,並且在出現之後,立刻的成為了管理的關鍵。

控制瀋陽的號牌,就可以控制整個交通的總量,再加上普通人人家,沒辦法安放馬車,私人馬車在整個瀋陽,還是比較稀少的,真正需要到遠處去了,公共馬車,出租馬車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

公共交通,對於北宋新來的這些工人而言,是一個新鮮事物,可是對於定海軍原有的工人而言的,那是司空見慣的,在定海軍城市化過程之中,公共交通是第一個興建,在定海軍如此,在瀋陽,同樣如此,甚至一定程度上面,因為瀋陽的城市規模較大的關係,公共交通相對比較的完善。

公共交通,本身就是方便快捷以瀋陽為例,目前主流的公共馬車,是那種相當緊湊的,由12個作為,還有內部空間組成的,差不多有2.5米寬,5米長龐大的馬車,極限的時候,可以座的4o個人左右。

這樣公共馬車,在龐大的瀋陽,一共擁有的5ooo輛,按照每一路2o輛來說,整個瀋陽一共擁有25o路公交車,實際上,總數在27o路左右。

經過了嚴格的測算和佈置,公共交通幾乎可以覆蓋1oo%的瀋陽城區,加上在外圍,邊緣的位置,還有城際公交,可以連通瀋陽和周圍的衛星城市,他們構成了鐵路之外的另外的城市交通。

公共交通,本就是方便快捷,哪怕對於這個完全不會知道的,也會在簡單的嘗試之後知道,從住的地方到工作的地方,然後到購物的地方,甚至是市中心,一張地圖就可以解決一切的問題,就算看不懂,記清楚數字就可以了。

阿拉伯數字,是所有來到瀋陽之後的人,都必須要接觸的東西,有這個數字的話,簡單的數字組合,就可以知道是那一路的公共馬車,可以到什麼地方,甚至記清楚一兩路就可以了,然後雛形就方便多了。

在住處的選擇上面,住在工廠的旁邊的,畢竟是少數,大部分會在幾公里之外,走路需要很長時間,可是馬車就快的多了,在瀋陽,有專門的公交車專用道,這個道路,不必跟其他的馬車擠佔道路,行駛的度普遍較快,哪怕住的遠一點,只要附近有公交車站,就可以了,所以沿著整個公交車站,是一系列的租房密集區。

工業區旁邊的幾個公交車站,在下班的時候,是一連串的藍色身影,當一些公交車抵達,一些穿著著其他顏色的人員,匯入到了站臺。

當然了,這部分人是少的,大部分都是住在附近的一些家屬,真正的換班工人,在這些工人沒有出廠之前,就已經進入到工廠,定海軍在電能得到保證之後,一些關鍵性的工廠,都是24小時的工作制,六班四倒,或者是八班四到的,這樣保證機器不會停下來,人是逐步的替換的,六個小時的工作制,也比較適中,不會太累,也不會太輕鬆。

下班的工廠,一共出來3oo多位工人,他們之中,只有極少數的一部分,三分之一都不到,選擇在附近,有的是回家,有些是在附近飯店吃飯,在工廠旁邊,容易集中比較多的人,一些聚餐也會選擇,所以,哪怕周圍居民區不多,卻也有不少的酒店,這裡是較為高檔。

剩下的部分,是住的比較遠,這部分人數較多,卻是分佈在各個方向的,在工廠附近,一共有4個左右的公交車站,一共有2o多路的公交車,在這裡過去,分別對應著不同方向,如果把這個範圍擴張到一公里,公交車的總數會增加到6o路,幾乎可透過這些公交車,去整個瀋陽的每一個地方。

當藍色人流,匯入到了各種的公交馬車之中,然後,這些人就如同水流一樣,逐步的流入到了公交車站沿線的各個小區。

伴隨著公交車的向前,藍色的身影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則是各種普通的衣服,在瀋陽,工人很多,可是卻不是人口之中的主流,更多的則是家人,一個人工作養活全家的,比比皆是,工人們上班掙取生活費,妻子和家人們,安心的照料著家庭,偶爾有很少一部分閒不住的,打一些的零工,這就構成了整個的瀋陽目前的生態環境,和諧而平穩的展的環境。

喜歡皇宋錦繡請大家收藏皇宋錦繡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