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國宴全席(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在北宋,真的算娛樂設施的話,蹴鞠算一個,卻是市井之徒,官宦很少參與其中,或者閉門自己玩,青樓妓院之類,也較為達,可是跟定海軍比起來,真的差的巨大。

不說那個體育設施,還有一些戲院澡堂,甚至連一些小的,專門供小孩子玩耍的地方,也比北宋高出了幾個檔次,不過在所有的設施之中,最讓韓琦滿意的,還要數酒樓。

早在第一次接待,韓琦就感受到了定海軍餐飲的達程度,雖然說,沒有達到定海全席的水準,可是一脈相傳之下,也比北宋的高的多的多。

樊樓,已經代表著北宋的極限了,哪怕是出身於富貴人家的韓琦,也不可能每頓飯都在樊樓吃,樊樓的那些經典菜,曾經的他,也是回味無窮的,可是拿著樊樓,跟定海軍相比,真的不知道差了多少。

無論是南來的,北往的,再加上一些基礎的創新,定海軍的餐飲甲天下,這真的不是自吹自擂騙人的。

韓琦就吃到了川粵魯豫的菜品,感覺跟平常吃的並不一樣,或者的奇特,或者追求真正,或者求變,甚至連賣相上面,都不知道好了多少。

定海軍的最精華的是定海全席,暫時,趙信沒有招待韓琦他們,參加國宴,當然他們體委不了,可是在研究定海全席的基礎上面,那些廚師們推陳出新,把手藝傳遞下去,

還是創造了很多的菜式,基本的菜品體系,也基本完成,在北宋還把的炒菜作為敝帚自珍的好東西的時候,定海軍,早已經普及了炒菜。

在整個的瀋陽城的街邊餐館,炒菜是非常平常的,這樣,在民間,在眾多的廚師共同努力之下,各地的風格已經成型。

韓琦生在江南,長在相州,歷經南北,錦衣玉食,對於吃上面,一直都是比較的講究的,可是他從來沒有想過,在定海軍,會對於餐飲,重視到這種程度上面,毫不客氣的說,每天不帶重樣的,可能吃上一年都吃不完。

已經形成風格幾大菜系,各有側重點,又有巨大的不同,吃的韓琦是流連忘返的。

韓琦輕鬆的在瀋陽閒逛,富弼也沒有事情,他最多,跟即將成為中國大使的官員交接一下,作為樞密副使,在這一次的出使之中,又立下了大功,肯定不可能長期留在瀋陽,他也閒了下來。

不過跟韓琦不同,富弼喜靜不喜動,之前,在觀察瀋陽的工商活動的時候,買了不少的書籍,一直都沒有閒暇觀看,現在,正好看一遍。

韓琦和富弼各得其樂,其他沒有職司的官員也是如此,他們都沒有深深的去想,連富弼和韓琦都能夠在瀋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更別說這些底層的官員,在瀋陽住的越久,就越覺得瀋陽的可怕,似乎離不開了。

這並不是趙信刻意為之的,而是後世的理念,一個城市,並不單單是城市本身,一個城市是否能夠留住人,名氣和達程度是一個方面的,是否擁有一個城市的全部功能,也是最重要。

真的弄一個除了工業之外,全都沒有的城市,哪怕是工資再高,也留不住人的。

不但滿足生存和衣食住行的需求,還有一些精神需求,娛樂,文教,餐飲,風光,這些加在一起,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中間,找尋到自己感興趣的地方,這才是最為可怕的。

連這些久讀聖賢書,考取科舉為官的人,都這麼的喜歡,那些到了這裡打工的升斗小民,又會如何,在滿足了溫飽和生存的前提下,又滿足了諸多的需要,當定海軍,稍稍的敞開口子,還不是的答應的不要不要的。

這個無關乎佈局,只是一個基礎理念,趙信比起韓琦等人多的,就是過了這個時代千年的理念,這個理念一旦落地成為事實的時候,效果是驚人的。

時間慢慢的過去,趙信已經儘可能的拖延了,可是離別的時候終於到了,在陪了苗妃他們半個月的時間之後,終於回去了。

距離登基大典越來越近,趙信的工作也越來越多了,甚至說,還有一些彩排的工作,這些都需要趙信親自來參加,雖然說,在這一次的登基大典之中,也就只有北宋這麼一個外賓,可是本國的國民還在啊。

為什麼稱帝,是因為,在定海軍的地盤,擴大的一定程度的時候,特別是內部的,外來的人口也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必須要稱帝,才能夠凝聚民心。

別說什麼民主和黨派,這個時代,整個世界,都沒有民主的血統,真的要在這一片土地上面搞民主的話,只會搞出一團糟糕,反倒是成為野心家肥沃的土壤,讓各方面一團糟。

在後世,關於民主,都是有些負面的東西的,兩黨派之間掣肘,這本身就是一種內耗,展國家最好的手段,那是一個強權的獨裁者,只不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個獨裁者的意志,在出色的時候,是可以以一己之力,推動整個國家的展,可是當他昏聵或者走錯路的前提下,反倒是會把國家帶到溝裡。

現在對於整個定海軍來說,沒有比趙信最合適的,趙信的魄力,趙信的眼光,最少在幾十年,甚至更長的一段時間之中,可以推動,定海軍快的展,等到高展減緩了在考慮未來的路,現在,還是他獨裁的好。

趙信的離開,又一次的讓苗妃淚流滿面,哪怕是早就知道了,可是離別的感覺,總不是那麼的舒服的,看著梨花帶雨的苗妃和福康,趙信也是心中悽苦,有心留下來,可是另外一種堅持,還是讓他毫不猶豫的離開。

現在,整個定海軍,正在關鍵的時間,最多5年,定海軍就可以步入正軌,如果有一些機緣巧合的話,統一也不在話下,到時候,才是真正團聚,而不是現在這樣才半個多月的時間。

登基大典,絕對稱得上一個皇朝,最為重要的東西,一個大國,只有皇帝或者王朝更迭的時候,才會有登基大典,從秦始皇統一中國開始,歷經一千多年,早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比如說,整個登基大典的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