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神秘覲見(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吳越是禮部五品郎中,說是京官,可是沒有什麼背景,否則的話,也不會派往遼國。

單純駐紮在遼國,就已經有了5年的時間了,在5年的時間之中,北宋的實力增強,也讓他的底氣開始足了起來,只不過,也經歷了幾次危險。

第一次的危險,是在北宋收復燕雲的時候,當時,北宋做了提前的告知,只不過,作為禮部派往遼國的席,他不可能,也不能離開,當時幾乎抱著死的決心了,可是北宋勢如破竹,拿下了整個幽雲。

遼國在深受打擊之下,也產生了一些分歧,一部分惱羞成怒的,認為要殺掉吳越,可是有一部分有些遠見的,認為,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北宋已經實際上強大了,連幽雲都輕而易舉的拿下,惹怒了北宋,沒有什麼好處。

就這樣,吳越活了下來,並且日子過的更加舒心了起來,國力的增長,使節的地位也在提高,以前遼國在北宋是這樣,現在北宋在遼國也是這樣,只不過,沒有之前遼國使節那麼飛揚跋扈而已。

好日子才過了幾年,還沒有多回味,誰知道,又出事了,這一次,是大事,關係到遼國的存亡。

吳越也算是先知先覺了,在中京封鎖之前,就知道了戰爭來臨,可是到底戰爭的物件是誰,是什麼勢力做的,不知道。

在中國區域,還有一個比遼國更加強大,還能夠輕而易舉的滅亡遼國的勢力,吳越真的感覺有些孤陋寡聞的,不知道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吳越想過離開,同之前幽雲一樣,他被盯上了不能離開,他透過協調的皇城司的人,讓他們緊急的離開報訊,自己卻留下來。

相對於之前那一次,這一次,他相對比較的坦然,外交使節,在某些時候,必須要面對有些東西,這是如同宿命一樣的,只不過輪到了他了。

上一次,他獲得了提升,從六品升到了五品,並且獲得了相當的賞賜,對於一個非科舉出身吏目而言,這已經是極限了,如果再度過這一次的難關,會怎麼樣。

實際上,在定海軍入城了之後,吳越就有些感覺的,這個勢力,有些像是宋人,無論是從武器,還是從精氣神和感覺,都不一樣。

他們入城之後,秋毫無犯,也不燒殺搶掠,特別是知道了他是北宋使節之後,對他很是禮遇,除了不給自由活動之外,其他待遇比起之前,還要更上一層樓。

因為紀律的關係,沒有一個定海軍計程車兵,會跟吳越交流,也不會在他的面前暴露出漢語,只不過,偶爾不經意間,還是讓細心的吳越現,他們是宋人,這不是感覺,而是真正有證據。

肯定不是北宋中樞出手,他們出手,無論如何,都會告知吳越,哪怕是讓他來送戰書,這種必死的舉動,也比這麼藏著掖著好很多。

可是如果不是北宋,是什麼人呢,在北宋境內還有這麼膽大妄為的,在中京陷落的一週時間之中,吳越苦思冥想而不可得。

今天,突然有一隊士兵,過來讓他去覲見,不是之前那樣躲躲閃閃,而是開門見山的,說出的也是宋話,這讓吳越明白,所有的一切疑問,都會在今天得到解釋。

很熟悉的路徑,這是從使館前往遼國王宮的道路,很顯然,這個勢力的腦,是住進了遼國的皇宮。

能夠滅亡遼國,拿下了整個遼國的勢力,住進皇宮那是無可厚非的,可是如果他不是單獨的勢力,是依附於北宋的勢力,代表著什麼,造反麼?

隱隱的,吳越有些不舒服,可是使節的特點,讓他膽大心細的把所有的細節都納入到腦海之中,而不流露於表面,很多的東西,要等到有更多的資訊才有判斷。

很快的,到了一個遼國宮殿,這裡他沒有來過,應該是後宮之一,之前在經過三大殿的時候,他已經看到,哪裡已經被燒了,不說是一片白地,可是也無法住人了。

在這個宮殿的前面,他看到了一個人,一個很熟悉的,經常跟他交換資訊的,可是這一切的交換卻是秘密的,那是皇城司在整個中京明面上面的負責人趙闊,他也被弄來了,在他身後,還有一個,穿著的是北宋的服飾,卻是一身的粗布,顯得特別粗鄙,只不過,眼神之中靈光,證明了他不是簡單的人。

引領吳越來到這裡的,讓吳越跟他們一起等著,然後就走了,因為沒有人看守,又在這個地方,吳越對趙闊使了一下顏色,趙闊嘆息一聲說道“不用保密了,吳使節,對方都知道了!”

都知道了,吳越一驚,顯然,趙闊暴露了,趙闊點點頭,然後跟吳越引薦道“這位就是甲午!”

甲午,這個名字,在吳越這裡是如雷貫耳,趙闊只是明面上面的皇城司負責,用來串聯皇城司,樞密院,還有使節,他的秘密身份,對吳越來說就不是秘密。

可是甲午這個身份,是隱藏在遼國,整個皇城司最大的Boss,這個人的身份,很少有人知道,最少說,吳越的身份,夠不上。

甲午是一個精明中年人,話不多,簡單的跟吳越寒暄了幾句,然後說道“這個勢力到底是什麼,看起來像是宋人,對我們也很熟悉!”

在來的時候,甲午跟趙闊已經對過了幾句,知道了他們並不是被人出賣的,因為在攻城之後,很短時間之中,就找到了他們,並且控制起來,很顯然,對方清楚他們是什麼人,什麼身份。

這種的作為,在中京和遼國,根本就不可能,那麼解釋這個問題的關鍵,就只有一個了,洩露的地方是在北宋,而且是相當的高層的。

就在幾個人寒暄的時候,這時候,又有兩個人被送過來,吳越看了一眼,完全不認識,趙闊也差不多,可是甲午卻是極為吃驚,這兩個人是宋建新和王浩宇。

後者,是樞密院在遼國這裡最大的負責人,隱藏的密探,而另外一個,則是北宋中樞,在遼國展的最大的頭目,宋家的家主,他負責串聯,最少2o多個大小的家族,成為了北宋的密線,給北宋輸送了大量的資訊和情報。

這個代表著什麼,北宋整個諜報系統,在這個勢力面前,根本就沒有秘密,無論是樞密院,還是中樞,還是皇城司,是什麼人有這麼大的能力,難不成,某一個宰撫叛變了的,加入到某個勢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