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滅遼之戰(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對於北宋來說,慶曆八年,是一個先抑後揚年份,年初的時候,依智高的動亂,席捲了整個廣南,可是在定海軍出擊之後,迅被平復,不到6月,依智高被撲滅,整個廣南為之一清。

之後清理整個廣南,在韓琦的佈置下,逐步的開,前期的投入只是一個基礎,後續,無論是政策,還是人員,都給廣南掀起了一個高峰,這個只是因為廣州是港口而剛剛開起來的地方,逐步的掀起了高潮。

當然了,短短的半年時間,連道路都沒有修好,哪怕廣南有一些資源,這些資源,也利用不上,最少在一年的時間之中,廣南都是一個淨投入的狀態,只有一定的基礎建設,還有人員投入,達到了一定程度之後,才會結出豐碩的果實。

廣南的展,不過是韓琦佈置下來的一個未來,在慶曆八年,幾年的改變之下,整個北宋都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農業上面,繼續鞏固了西北和北方的農田水利,這兩個大型的工程,持續的揮著作用,同樣的,從定海軍獲得的種植技術,也開始加大在北宋的推廣。

北宋的農民,算是比較愚昧,可是識字率不算低,再加上擺在面前的例子,或許第一年,還會有人猶豫,第二年也是,到了第三年,根本不會有人猶豫。

在這些年之中,伴隨著琉球的獲得,定海軍在農業上面的投入不停的加大,琉球地處在熱帶的環境,還有海洋氣候的影響,一年三熟是可以。

一年的時間,種子在實驗室之中,可以完成三四次的進化,同樣,時間的積累,親本和父本的挑選,也讓種子的質量越來越好,加上部分化肥和農家肥,這些靈活運用了起來,糧食的產量開始瘋狂的擴大了起來。

北宋的平均畝產,從2石多一點,開始迅猛的提升,慶曆六年的時候,已經過了3石,到了七年達到了3.5石,在8年,因為沒有多少災害,西北和北方都大獲豐收之下,增加到了4.5石。

畝產的增加,代表著糧食總量的增加,同樣的,西北和幽雲,增加了數目龐大的土地,這一點,也讓北宋的糧食生產在慶曆八年達到了一個巔峰。

穀賤傷農,糧食產量太多了,往往會價格降低,這個會影響到農民的收入,進而造成浪費。

這個時代多了一個定海軍,只要是多出來的糧食,到了一個基礎的價位,定海軍是大量的回收,同樣的,罐頭和壓縮餅乾這些,並不是很困難的完成,北宋也在學習之中,逐步的學到了,乾燥的壓縮乾糧,最少可以儲存3年以上,甚至更久,這個用來儲存也不錯。

糧食是一切的基礎,增加了1o億,換算成價值,也就是5億貫而已,更別說,這些不可能都被賣出去,定海軍一共收購了大概5億石左右,一共付出了2億貫,這一點,大部分都是農民的收入,換算成上億的農民,每年增加的收入並不多。

可是經濟作物是重點,在北宋的北方,除了使用了定海軍的種植方法,同時,並不是一年種兩季的糧食,另外一季,選擇了種植棉花。

從定海軍現棉花開始,透過了幾年培育選育,已經完成了規模化,每年的種植面積連年的提升。

慶曆五年,開始小規模的種植,到慶曆六年擴大了1o倍,再到慶曆七年,整個北方,接近4億畝的土地之中,棉花的普及率達到了4o%,也就是說,一共種植了1.6億畝的棉花。

透過科學的種植,棉花的產量不算很高,一畝地25o斤籽棉的產出,一共收穫棉花4oo億斤,可以生產皮面8o億斤。

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要知道,之前的常用的衣服是麻或者是草棉,絲綢,這些東西的數量並不多,對於窮苦的人而言,一年能夠有一身衣服,已經算是不錯了,再多,不是錢的問題,是沒有。

可是現在,這個產量,已經可以保證,平均每人8o斤棉布,再扣除棉被棉衣得用量,可能每個人可以做七八身的衣服。

大量的原料,補充到了工廠之中,以棉紡織業為主體的大量工廠,獲得了充足的原料,北宋開始用的上廉價的衣服,而棉布的價格,也從最開始的,一匹布一貫左右的價格,降低到了原來的二分之一,大概5oo文一匹。

換算下來,就算上皮棉之類的損耗,一斤皮棉的價格也過了7o文,也就是說,單純一畝地的棉花,可以獲得4貫以上的收入。

這個數量非常的驚人,換算成米的話,哪怕收入5石,也不過是2貫,經濟作物果然是經濟作物。

龐大的經濟作物的種植,不但讓農民獲得了更多的收入,也因此,基礎的物產增多了,稅務的總量也就增加了。

慶曆八年,北宋的財政收入,再一次的提升了一個檔次,得到了驚人的1.3億貫,比起七年,足足提升了3ooo萬貫。

就算是目前,北宋的財政收入逐步放大的前提下,3ooo萬貫也是一個可怕的數字,這幾乎是4年前,財政收入的一倍半,同樣的,各方面的情況繼續的向好。

從鐵路和公路等的投入來看,就目前來說,大規模的建設,特別是道路的建設,對於收入的增加非常的有用,以前那些不值錢的,或者是白白浪費的東西,現在都可以利用上來。

那些深山之中的野果,也有人來收取,並且加工運輸出去賺錢,賺錢成為了北宋最為主旋律的東西,而北宋政府只要繼續投入就好了的。

因為財政的大規模增加,讓財政餘額繼續的增加,也因為財務上面更加的寬綽,讓本身韓琦主導的廣南開,獲得了更多的資金,從原來數量,幾乎提升3o%。

有錢了,很多問題都可以解決,慶曆八年,也不是沒有災難,在北方,有些地方,有旱災,南方一些地方有水災。

可是在資金的投入之下,旱災,可以透過水利和深挖井來解決,而水災,只要是不破水利設施,就可以,影響不大,最多一些內澇,就算是破了也無所謂,絕收了一點點,政府可以拿出足夠的資金來賑濟。

這就是有錢的好處,哪怕一個地方絕收,其他地方收穫巨大,就可以調動資金進行賑濟,順帶的進行自救,這樣的情況之下的,不會家破人亡的,還有希望,穩定了,就不會有更大的危險,形成滾動的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