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北方的變化,不但北宋的中樞不知道,就算是遠在千里之外的趙信,知道的也不多。

龐大的距離,帶來了後勤和通訊上面的壓力,雖然,關於無線電通訊,正在研究,並且在定海軍的實驗室之中,已經有了初步的結果,可是這個結果,無法幫助定海軍,獲得無線電通訊。

原因很簡單,現在的定海軍,還沒有一個比較靠譜電力體系。

簡單的電機,依靠著最簡單的理論,永磁鐵切割磁力線產生電流,這是一個很準確的一般規律。

從這個一般規律,可以得到電流,可以幫助定海軍普及一些電燈,保證一些關鍵崗位的用電問題,可是之後呢?

一個燈泡所使用的電,跟小型家電,跟大型電器使用的點亮,這完全都不是一個層面上的東西,點亮一個燈泡很容易,哪怕是實驗室裡面的手工點亮,可能不那麼靠譜的電就就能夠完成,可是真正能夠到工業上面使用的電機,那不是簡單的實驗室就能夠製造。

在沒有穩定和強大的電流之前,無線電基本上是一個困難的研究,哪怕有了卡牌系統,可以把很小的機率變成百分之百,可是技術上面的斷層,依然是沒有辦法完成。

在定海軍,電力的研究非常的深入,實驗室裡面,各種基於電的基礎研究,實驗,都進行的很順利,因為電的功率不高的原因,這些產品,絕大部分都沒有進入到市場之中,可是就目前的深度來說,一旦電機獲得了突破,電力革命立刻就要降臨了的。

這跟自然科技展的一般規律相違背,在自然科學展的歷史上面,漫長的,沒有什麼科技展的封建社會,一直到了近代,伴隨著英國的工業革命,生產力的籠頭被開啟,世界的經濟開始以一種不可思議的程度向前飛奔,一直到21世紀。

21世紀的展更快了,從個人,到整體,從單純的網路高科技,再到網路高科技的線上影響的線下,實體經濟,還有科技展,越來越受到網際網路和微電子的影響,這種影響的深度和廣度,遠在之前任何一種革命之上。

如果說,以科技來劃分歷史的話,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一個巨大的分水嶺,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前之後的展,這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

之後一兩百年的展,幾乎越了之前,2ooo年,3ooo年,甚至5ooo年的展,日新月異的科技展,讓誰也不敢預測,三十年,五十年之後,地球科技是一個什麼樣子,幾乎三五年就會出現一個大的突破。

這種展的度很快,卻遵循了一般的規律,從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到微電子和材料引的革命,再到各種前沿技術,還有各種的技術之間碰撞產生的,這是有一個展體系的。

可是在定海軍,這不一樣,連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基礎,蒸汽機都沒有製造出來,一些配套的產業,已經達到了可以實用的程度,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東西,還差臨門一腳,沒辦法滿足的前提下,第二次工業革命,甚至是材料和新技術引的革命,已經開始了。

這很混亂,卻很現實,定海軍的經濟展,走過的,是跟傳統的經濟展,完全不一樣,甚至是截然相反的道路,很多的東西,都不能夠以常理來論述。

因為趙信這個穿越者的存在,丁海軍,它的展跟傳統的展完全不一樣,按照科技線按照逐步的展,從弱到強比如說歷史上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題,就是蒸汽機,到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末期才開始進入到電力革命。

可是從21世紀穿越而來的趙信,他非常知道電力對於工業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強大電力所帶來的龐大的力量,就算到了21世紀也不算落伍,所以提前進入到電力時代,等於省去了很多的工夫。

電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這種自然現象,很容易完成,它的基本原理本來就是中學物理課本之中講過的東西,因此定海軍成立沒有多久的時候趙慶就已經把這個東西拓展了實驗,然後定海軍從最開始的普通的煤油燈變成了電燈,這個電燈的數量很少。

沒有辦法,大規模的使用各種電器,但是有了這個就代表著飛越了某種的高度,等於是突破了某種的程度,在這種情況下丁海軍的展就如同插上了翅膀在沒有足夠的電能的前提下,不可能把鋼鐵變城永磁鐵,天然的磁鐵卻可以開鑿出來,然後利用這些天然的磁鐵加加工出來各種電器,已經逐步的從實驗室開始向外出現。

而只要定海軍龐大的電機研究成功,定海軍甚至可以先於蒸汽機,製作出來電動機,以取代蒸汽機的作用。

當基礎研究,進入到相當的程度的時候,趙信能夠起到的作用就有限了,趙信在21世紀,畢竟只是一個歷史學家,如果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他可以說的頭頭是道,上下五千年,侃侃而談,可是放在自然科學和研究上面,他就不行了。

在定海軍成立之初,有過系統經驗的趙信,成為了整個定海軍自然科技的奠基者,可以毫不客氣的說,整個定海軍,絕大多數學科和研究專案的誕生,都跟趙信有直接的關係,在不少領域,趙信是先的奠定了基礎的理論,並且指明瞭研究的方向的。

可是之後呢,伴隨著研究的深入,趙信所知道的定律,研究結果,都被實驗重現,或許還有一些沒有被證明和攻克,可是在其他一些比較成熟的地方,甚至有些研究的深度,已經過了趙信的理解的,趙信再也不是定海軍的全才了。

如果換成一般人,或許會失落,本來,全才研究員,天才的科學家,變成了庸才。

可是趙信不會,他很清楚,科技的展,不是他一個人都能夠走通的,他能夠做的,就是依靠著後世的經驗,來辨別那些展的方向,是適合的,那些展的方向是無效的,甚至是錯誤。

就算只有這些,他能做到的,也比某些科學家更高。

為什麼有些人說,某些科幻學家是預言家,是穿越者,最早的就是達芬奇,他的繪畫作品之中,很多在21世紀,變成了現實。

這是到底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科幻作家,或者是預言家,利用自己的想象力,科幻出了一些東西,當這個東西的影響力開始出現,並且被越來越多人所知道的時候,有一部分,甚至是很大一部分的科學家,就會向這個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