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口提議(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遼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哪怕在各個方面,跟北宋有巨大的差距,可是他們有完整的體系,有一定的判斷力,不會明知道不能夠成功,依然無腦的瞎上,這樣沒有任何的意義。

在衝車都沒有任何的效果,特別是衝車已經抵達了稜堡之下,並且開始攻擊的前提下,稜堡沒有什麼問題,反倒是衝車的結構,無法承受如此可怕的力量,最終被摧毀。

這明瞭,這麼一個稜堡,不是他們想象的,那麼的不堪的,雖然不知道,北宋用了什麼樣的方法,把這麼一個強悍,防禦力強大的建築物,樹立在了這裡,可是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強行的攻擊,沒有任何的意義。

特別是宋軍的後援到來,最少有5萬人在後方列陣,也讓他們明白,人數的優勢並不足持。

北宋並不是沒有辦法調動龐大的力量,而是這種特殊的防禦工事,他們只能夠容納那麼多。

只能夠和只有,這是完全兩個概念的事情,只有這麼多,他們完全可以用無休無止的攻擊,用疲勞的打敗對手。

援軍的出現,讓這個最簡單,也是最無腦的方法,直接的破產,你好不容易,用了兩三的時間,讓對方疲憊了,有了可乘之機,可是後續的援軍衝上來,對你一通亂打,不用打敗你,只要讓你退走,然後他們可以輕鬆的更換人員,之前的一切,都成為了無用功聊。

看起來很,只有4個的防禦工事,卻如同鐵丸子一樣,燒不爛,打不碎,看起來也無從下手。

就這樣,遼國停下了攻擊,卻沒有退走,他們在尋找著其他的可能性,最大的,就是從雲州附近,調動兵力,準備從側翼進入到幽雲。

如果,遼興宗真的有一個眼的話,一定會否決這個辦法,看起來,成功的可能很大的計劃,實際上是行不通的。

遼國的騎兵,特別的重騎兵,他們的長處,是在野戰之中獲勝,這樣的攻城戰,本就不是他們擅長的,更別,還是如此變態的防禦。

再遼國看來,這樣強悍的防禦工事,又這麼快建好的,肯定是昂貴無比的,這個山海關太過重要,而且扼守關鍵的所在,才會興建,還一次性的四個,其他地方,應該不多,還要遼國,能夠在北宋的主力在這裡的前提下,迂迴進入到幽州,一定能夠產生效果。

對於騎兵而言,大範圍的迂迴,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就算是鐵林軍這樣的軍隊之中,能夠做到這個,也是需要挑選,畢竟,要悄無聲息,還要在對賭時間之中,迂迴到位,在2o萬左右軍隊之中,只是挑選了六七萬,這些對於遼興宗而言,已經夠了。

在他看來,遼國的七八萬精銳騎兵,正面對上15萬,甚至是2o萬的北宋精銳,就算勝利不了,也不會弱多少。

遼興宗哪怕在這樣失利的檔口,也還是拿著老眼光來看問題,遼國不弱,可是北宋更強。

就如同現在,擺在山海關兩邊的這些軍隊,就算是遼國騎兵,跟北宋的禁軍,在一比一的前提下遭遇,都未必能夠拿下,跟別六七萬,最關鍵的是,此時此刻的幽州,跟之前,有些不一樣。

丁海軍的海船,沒有參與到這一次北伐之戰之中,可是真正要評點之下,丁海軍的海上運輸,參與度非常的高。

無論是從最開始,運輸兵力到遼東半島,到山海關,再到運輸物資,這些沒有海船根本做不到,幾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的海水,就會成為一道譴,無法度過。

到時候就算是北伐,也是一個常規作戰,或許最初的時候,出其不意,把三關和涿州拿下,之後的折津府,恐怕就會是爭奪戰和拉鋸戰。

更別,丁海軍對於北宋深層次的改變,長弓,精鐵,稜堡和炸藥,幾乎毫不客氣的,缺少了這些的任何一個,輕則損失慘重,重則無法達到目的,這就是丁海軍潛移默化之中的作用。

在韓琦決定開幽州,建立穩定的防禦之後,由三司下達訂單,然後直接傳輸給丁海軍。

在這個時候,趙信雖然還在琉球,可是在離開之前,已經下達命令,對於關於北伐的所有訂單,都放在第一序列上面,就算是不合理的,也全力支援。

到了現在,整個丁海軍的規模和體量,已經龐大到了一個很可怕的程度,就算是支援5o萬饒北伐,又如何,無外乎是幾千萬貫,這些對於丁海軍而言,不算什麼。

工業化的社會,一旦建立了最基礎的工業化基礎,然後的展,就是快的可怕。

在運河開鑿完成之後,整個丁海軍的船舶製造,開始攀登高峰,最開始,軍方,工業局,還有運輸等方面,還在爭奪,船到底給誰用,對於船的屬性和作用,進行一番的爭奪。

可是幾個月之後的現在,伴隨著一個個的造船廠的擴大和產出,船舶開始源源不斷的出現,工業化所帶來的生產效率,生產規模,那是北宋社會所無法想象的。

打個比方吧,在最開始,薛玉代領著大型的運輸船,把種諤送上遼東半島的時候,那是造船廠能夠拿出來的大部分的運力了,可是4o多之後,在遼宋之間,在山海關對壘,基本上,已經完成了北伐的任務的前提下,這個船的數字,是1oo艘。

1oo艘萬料的大船,開啟了海上運輸的時候,產生的威力,足足高了數倍,而塘沽碼頭,此時也是繁忙無比。

丁海軍,初步硬化了碼頭,在然碼頭的基礎上面,保證了一些設施的修建,然後就是人力物力,在拿下了幽雲,俘虜了大量青壯的前提下,人是不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