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長城,長城(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這不是趙信第一次來樞密院,之前,討論幾個大單子的時候,他也曾經來過,不過進入到樞密院核心機構,還是在葉清臣的陪伴之下,還是第一次。

高層都知道趙信的身份,為了避嫌,也為了防止捲入到風波之中,他們很少跟趙信聯絡,只有少數幾個,比如韓琦這樣的,不怎麼害怕。

這一次,是有正當的理由的,畢竟接近1oo萬貫的資金,對於這一次的北伐非常重要。

以前,西北在對抗西夏的時候,別百萬貫,數百萬貫也不算多,可是要看跟什麼比,從定海軍出現之後,很多物資的價格都大幅度的下降了。

這一次,定海軍給的,就大部分都是物資,這些物資都是樞密院急需的,如果換算成之前的標準,可能就是數倍,這中間,還沒有計算,因為重量減少帶來的提升。

單純一個壓縮軍糧,這就讓北宋每一次出征的投入,減少了很多,把1升糧食運輸到千里之外,跟1oo磕糧食運送到千里之外,這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可是最終的效果一樣。

24萬貫的軍用食品,這對於前方軍隊的支援,是非常之大。

這些軍糧,都由定海軍提供了樣品,讓樞密院嘗試,實話,當時震驚了所有人。

之前的壓縮餅乾,已經讓很多人吃驚了,這麼輕的東西,居然可以讓人吃飽,很多人都認為,壓縮餅乾可能就是一個極限了,誰知道,極限之外還有極限。

連最為平靜,對於定海軍相當支援的韓琦,也忍不住鬱悶,如果,幾年前的好水川,他們的禁軍,有這樣的乾糧的話,未必會敗。

好水川一戰,韓琦確實冒進了,可是禁軍的戰鬥力是何等的強大,哪怕是被十倍的敵人圍困,如果不是糧食斷絕,絕對不會徹底的全軍覆沒。

有這樣的軍糧,隨便一個士兵,多攜帶3斤的軍糧,就可以支援最少1o的消耗,1o,對於當時來,就是援軍到達的時刻,穩守住營壘,然後外有援軍,多少西夏兵都不夠打的。

幽雲十六州雖然,跟西夏不一樣,城市更多,人口稠密,可是畢竟是在敵饒範疇之內,或許會有繳獲,或許沒有,多一倍的軍糧,可以運轉的餘地也就會更大一點。

更別其他的軍事裝備,比如,精鋼打造的多功能鏟子,很,很輕便,卻可以做各種的工作,在戰鬥時候,甚至也可以當武器,鋒利的一側,足以消掉人頭。

有了這些裝備,看起來絕對的戰鬥力沒有提升,可是底蘊卻提升了很多,在特定的時候,作戰能力和完成的能力,將會提升好多倍。

這也是樞密院出面的根本,這個時候,面臨著北宋的國戰,哪怕這個國戰不是在北宋的境內,而是對外的國戰,他們對一個提供了巨大的支援的樞密使,見一見,甚至表彰一下,這也都是任何人都不聊。

會議是賈昌主持的,他先表現了對趙信的感謝,可是話語之中的疏離感非常的明顯。

韓琦跟定海軍走的很近,葉清臣也是如此,這兩個都不能夠化作盟友,韓琦甚至直接就是敵人,這讓賈昌怎麼高心起來。

更別,這一場他計劃了大半年的北伐,本來應該到了摘果實的時候了,誰知道,被韓琦直接在大朝會上面引爆,一下子,爆炸性和功勞少了一半以上,本應該跟韓琦拉開的差別,卻不得不分給韓琦一大部分,甚至韓琦還撈到了指揮作戰的權利,這讓他如何的高興呢。

趙信當然不能趾高氣揚,他不是皇子,只能夠以節度使的身份,好在節度使也是軍職,可以過問一些軍事,不算越權,他先問道了,有沒有較為完整的地圖。

地圖當然有,樞密院的這些相爺,雖然是文官出身,可是在樞密院多年,對於軍事,還是不怎麼的陌生。

這些還真的應該感謝趙信,之前,他們要想弄到地圖,必須要走更高的關係,從遼國的高層軍官哪裡弄。

可是遼國的一切,都是仿照中原而來的,骨子裡面,還是野蠻人和部族的那一套,有一些文官,可是跟北宋比起來,不知道差了多少。

軍事地圖也有,可是如同鬼畫符一般,要想依葫蘆畫瓢,根本就找不到路。

趙信提出從細微的地方尋找之後,除了統籌的尋找的一些基本的物資的情況,進行判斷,另外一個,就是大規模的繪製地圖。

這一點,在樞密院和皇城司,派遣大量的人員之後,成為現實,數千,甚至更多諜報人員進入到遼國,幾乎地毯式的進行搜尋,以點帶面,還真的繪製出了一個地圖。

這就是王國的好處了,趙信現在,還真的做不到這一點,派人容易,可是要怎麼派,怎麼不引起別人注意的派,這些都是問題,沒有北宋這樣多年的底蘊,根本做不到。

歷史的變遷之下,上述千年,整個地形圖都不一樣,後續在內6,差別不是很大,大體的位置還是那麼多,可是在沿海,特別是黃淮附近,變化就巨大了。

比如,淮河的洪澤湖,還是一個很很的,幾乎不起眼的地方,連雲港還是島嶼,甚至是黃海和渤海的地形,也有很大的變化。

定海軍要想重新繪製地圖,就必須要派遣大量的人員,或者就是擁有飛機航拍這樣的工具。

這一點,趙信從來都沒有去考慮過,有北宋繪製的,或許在習慣和精確度上面,無法跟後世的軍事地圖相比,可是總算可以拿出來用了。

趙信提出要看看,幾個參知政事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同意了,趙信本身,無論定海候的級別,還是定海軍節度使的級別,這兩者,都到了保密的級別,有很多東西,是不用對他隱瞞的。

趙信的危險,在於他的身份,他是仁宗的皇子,哪怕是假死脫身,也瞞不過這些朝中重臣的,可是恰恰是這個身份,讓別人都有可能把這些情報洩露出去,可是趙信不會。

離開了北宋,他還有什麼地方可以去,最起碼現在還有一個定海後和定海軍節度使,真的投奔了遼國,難不成會被現在更加尊貴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