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收復燕雲的計劃(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這一個秘而不宣的會議,實際上,是進行了三,第一,主要是參知政事們參與,到鄰二,第三,大名府留守,河北宣撫使,還有一部分正在河北訓練的將軍們,也都一一的回來。

因為被韓琦搶先,失去鄰一次出這個計劃的突然性,賈昌是相當的不爽,可是不爽又能夠怎麼樣,專案已經被洩密了。

賈昌不知道,那個環節出了問題,實際上,他對自己太自信了一點,涉及到了5萬人,過2o位各種的將軍,你想要徹底的保密,是根本不可能。

或許,韓琦沒有回來,賈昌能夠輕而易舉的遮擋住,可是韓琦回來了,成為鄰一樞密副使,在樞密院的權勢,幾乎可以跟賈昌並列的時候,這件事情,實際上,已經不能阻止了。

賈昌也很著急,也想趕快的出兵,可惜,一些準備還沒有完善,這是一場關乎北宋國閱大戰,也是一場面對遼國的戰爭,從北宋成立之後,面對遼國就幾乎沒有戰勝過,特別是澶淵之盟之後,更是把這種畏懼上升到了極點。

在這種情況下,只是文臣出身,被頂在了樞密院這個位置上面的賈昌,並沒有這個魄力,他只能夠再準備一些,等到有把握了再,卻等出了問題。

實際上,韓琦也是在近期才知道這件事情的,知道了之後還真的嚇一跳,他完全沒有想到,看似弱勢,甚至在朝堂上面,不聲不響的賈昌,居然弄出了這麼大的一個衛星的。

在認真的瞭解了之後,韓琦現,是一個機會的,本身,在換裝了長弓之後,北宋在野戰的實力上面,已經不低於遼國的精銳步兵了,這一點是在西北,用真正的戰鬥來證明的,整個北宋,沒有官員比他更加的清楚,因為他就在現場。

在西北的時候,韓琦就想過,是不是等以後掌握了樞密院之後,選擇一次攻擊,哪怕是拿下部分的被佔土地也好的。

可是賈昌明顯更加的前一步,他整訓了5萬禁軍,這些是主力,未來可能牽扯到的,高達3o萬,一旦開啟戰端,那就不是一點點的收益,那是奔著徹底的拿下幽雲十六州去。

這可就有些膽大了,可是真的仔細想想,還真的有機會。

北宋的實力大增,還有炸藥這樣,攻城拔地的殺手鐧,而相應的,遼國在這段時間,是受到了巨大的削弱的,雖然,軍隊上面的削弱不對,遼國還是擁有可怕的軍隊數量,可是根基已經受到了影響。

如果今年的情況蔓延下去,明年,遼國就將無法支撐龐大的軍隊,人口都少了一半了,各種的收入,甚至是糧食,都會有巨大的減少。

到時候,遼國要麼向北宋來勒索,要麼,乾脆就只有搶了,這種情況下,先下手,絕對是為強的。

韓琦比起賈昌,在軍隊上面,更加了解,已經準備了這麼長的時間了,機會也到來了,夏季馬上就要到了,這是最好的出兵時間,真的拖到了冬,那對於北宋時不利的。

賈昌的準備,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正好趁著這一次,整個朝堂,都討論函谷關的時候,主動的丟擲來這個。

相對於韓琦的丟擲,賈昌不遺餘力的準備,也是一個重要的砝碼,再怎麼,不管未來的展前景怎麼樣,賈昌就是樞密使,而且在樞密使的位置上面,做了好幾年,他是有他的關係網和黨羽的。

當這些人一起搖旗吶喊,再加上韓琦的勢力,兩個強大的軍方人員,匯聚到一起的時候,所展現的力量,就算是章德象,都未必敢直面鋒芒。

最關鍵的是,這是北宋一直以來的期待,從太祖,太宗,到真宗,三代皇帝,孜孜不倦的努力,無不是這個。

有了幽雲十六州,在北方,將會有一個堅硬的支撐,從秦朝開始修建的長城,東北部,就在幽雲十六州之中,只要稍加修繕,就會成為一道強大的防線,把遼國隔絕在外,整個中原,也就徹底的安全了。

同樣的,在目前北宋的領土上面,適合養馬的地方不多,也就是剛剛拿下的西北土地,可是在幽雲十六州,本身就有養馬的傳統,到時候,已經消散的靜塞軍,未必不可能重新的出現。

現在,輪番的講述,從資金層面上,從物資層面上,再從軍隊的戰鬥力上面,一個個的鮮活的例子,放在那裡,就算是最保守的,也不敢絕對不可能,甚至一些樂觀一點的,已經在考慮,到底是拿下幾個州,或者是全部的州。

仁宗動心了,之前,幾乎每年都有一些邀寵的官員,上書關於幽雲十六州的提案,他一直按下不提,也不因此而怪罪,畢竟幽雲十六州是政治正確,如果真的追查的話,反倒是冷了這些朝臣的心。

可是,仁宗也不是讓人隨便的糊弄的,一個連一點點軍事都不懂得的人能夠計劃的,這中間很多都是邀寵的,這些人,明面上不處理,可是很快的,都因為種種其他的問題,一一的處理了。

曾幾何時,仁宗不是沒想到,真的實現父親祖父的意念,收回幽雲十六州,可是,這是一個山啊,連西夏都解決不了,從邊患變成了心腹大患,整個北宋的財政,因此而出現了巨大的問題,這些如同一座山一樣,狠狠的壓在了仁宗的心上,他顧不得這些。

可是現在,賈昌,韓琦,還有所有懂得軍事的官員,一直認可,在東府這邊,除了章德象,作為相,不隨便表態之下的,其他人更多是默然,而不是反對,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訊號。

北宋養士數十年,到仁宗出現了井噴,從他親政開始,各種的出色的人才不知道凡幾,他們都支援,或者是不反對的情況下,這個實現的可能性,就不低了。

韓琦的話語,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實際上,這一點,他早就有準備了。

孫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之前,擺出來的一切,都是自己方面,無論是換裝了長弓,擁有了火藥的禁軍,還是物資武器等諸多方面,這些都是在述,北宋這邊的實力,遼國那邊呢?

換成之前,還真的沒有辦法,北宋對遼國的瞭解,也就是一些使節,還有一些道聽途的部分,這些不能不正確,可是時效性較差,時過境遷之下,之前不知道有多少機會,等到北宋知道以後,事情已經生改變了。

趙信提出的調查遼國,從最基礎的民生的情況調查,這是一個資料龐大,卻不容易被現的方法,國家的國力,不單單是軍隊,還有這些最細微的地方的,然後以此為基礎,逐步的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