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拖網製作(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一場突入起來的爭鬥,因為趙信的介入,再一次的平靜下來了,無論是定海侯的身份,還是趙信對於定海軍的貢獻,他的話,在定海軍,是一言九鼎的。

趙信也沒有過多的解釋,只是告訴他們,漁船可以獲得大量的魚獲。

定海軍的這些官員,他們出於眼界的關係,不懂得飲食結構,可是的定海軍,現在,幾乎是飽受糧食的困擾。

整個中國而言,糧食整體而言,是可以達到收支平衡的,否則的話,養活不起這麼多人,這是自然的選擇,人必須要有基本的維持生存的糧食,才能夠活下來。

可是這個收支平衡,卻不是平均分配的,地域存在了很多的不平衡,江南因為開和天然的條件,糧食比北方多,而且是多很多。

曾經的北方,比如說,秦漢,甚至是唐朝立朝的根基,關中地區,因為常年的開,再加上氣候的變遷,已經不足以支撐龐大的人口,曾經富饒的關中,已經變成貧窮的代名詞了,否則的話,西夏如何敢這麼猖狂。

到了宋朝之後,黃河逐步的抬高,富饒的中原地帶,變成了貧瘠的所在,京杭大運河之所以重要,他不但是北宋的商業線,也是生命線。

每年,透過這一條運河,把江南的糧食運送到汴梁,還有北方龐大的城市,否則的話,北方就會大規模的缺糧。

定海軍也是同樣,它甚至比起北宋的北方,還要更差一點,原因很簡單,定海軍土地狹小,再加上工業和人口爭奪的土地,根本就沒有種植糧食的地方,糧食自給率為零。

定海軍很賺錢,同樣的,擁有龐大的運力,能夠從江南的,弄到大量的糧食,保證定海軍的需求,溫飽問題,不但是可以保證的,而且是足足有餘的。

可是伴隨著定海軍展,定海軍給了工人們高昂的薪水之後,很自然的,就會提出更高的要求。

最直觀的就是肉,普通的貧民百姓,改善生活的最佳的東西,就是肉,一塊肉的出現,甚至會讓整個家庭,從大人到小孩都是笑臉。

以前是沒有辦法,連飯都吃不飽,更別說是肉了,莊戶人家,除了耕種土地,也儘可能的尋找其他的收入,也會節約,除非到了節日,否則不會隨便花錢。

到了定海軍,或許最開始,還是保持著這個習慣,可是伴隨著穩定下來,該購買的生活必需品,都已經購買完畢,孩子們也上學了,生活上面的改善,幾乎就來了。

肉類,成為了最為旺盛的需求,在大型集市上面,肉攤是人最多的,也是最容易賣完的。

不過,肉類一直都很緊張,因為趙信的關照和定海軍的平易,肉的價格沒有上漲,卻總量不高,除了分配的肉票之外,零散流入的肉很少。

畢竟,定海軍是一個島嶼,哪怕有人知道這個可以賺錢,也沒有這個能力運上來,私自運輸的話,上船就會被現。

如果說是一兩萬人,增加就增加了,北宋的一些精銳部隊,也是這麼做的,禁軍之中的精銳部隊,甚至可以保證每人每天吃肉,否則,無法支撐龐大達到消耗。

可是現在的定海軍,可不是簡單的一兩萬人,這是數目龐大的,2oo萬人。

如果按照趙信的要求,每天,糧食之外副食品,比如禽蛋菜魚之類的,要保證達到2斤的前提下,每天,可就是36萬石,幾乎不低於糧食的消耗了。

這根本是不可能,按照一頭豬2石,每天的消耗甚至可以達到18萬頭豬,一個月54萬頭,不能說整個北宋,全國的豬沒有這麼多,可是真的幾個月的話,北宋也就這麼多的豬。

全部都供給到了定海軍的話,肯定會引起整個北宋的動『蕩』,雖然說,豬肉,在這個時代,對於貴族而言,並不是上等肉,可是也是銷量最大的,貴族之中的低階一點的,普通民眾,僕役和士兵,他們要改善生活,也只能夠吃豬肉。

趙信也在做努力,他藉助著推動農業的關係,在各地建設一些養殖場,沒有飼料,藉助著一些雜糧,麩皮,還有一些可以使用的植物的根莖,可以保證以較低的成本來餵養,集中化和圈養,會讓肉的增長更多一點。

這是一個長效機制,會伴隨著時間的推移,緩慢的增加,現在供給整個定海軍的肉類,大概有一成左右,是這些養殖場提供。

這個比例不大,影響不了全域性,可是定海軍會不遺餘力的推動,集中養殖才是肉類增長的方向,因為它的效率更高。

除此之外,定海軍也跟西北進行聯絡,韓琦跟定海軍良好的關係,讓這一點沒有問題。

韓琦推動西北展,開闢了龐大的水利工程,可以為西北增加龐大的土地,可是這些糧食,最多就是保持西北略有盈餘,真正西北賺錢的,還是養殖。

西北天然的草場,不利用起來,真的就浪費了,單純從西夏弄來的牛馬,在趙信提供的半放養的方式下,效率最少提升數倍,這麼龐大的肉食的產出,對於西北也是一個壓力。

或許讓韓琦支援趙信,重新奪回皇位,韓琦不會這麼做,可是跟定海軍做生意,這沒問題,只要錢到位,連戰馬都可以,更別說牛馬。

西北的牛馬,那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的,一個從西北到汴梁的道路,直接制約了效率,到是汴梁之後,定海軍已經開始改裝,一些大型的,可以最大可能的裝載牛馬的船,已經開始改造,極端一點的,甚至可以把牛馬宰殺,醃製之後運輸,這樣效率更高。

在沒有解決有沒有的問題之前,考慮什麼口感之類的,那是笑話,人餓起來,恐怕連觀音土都會吃,跟別說口味差一點了。

在趙信沒有改變的時候,定海軍天然的需求,就讓肉類的需求非常的旺盛,更別說現在,趙信想到了維生素a,不但可以治療夜盲症,也是為了調整膳食結構,讓肉類和副食品增加,減少糧食這樣的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這樣一來,會提升這些人的身體素質。

蛋白質的攝入量,代表著人的基本素質,也代表了一些天然的實力,為什麼北方遊牧民族,無論是力量,還是其他的方面,都比農耕民族要高,有些人認為是人種的關係,可實際上,跟攝入有很大的關係。

哪怕是再怎麼貧苦的牧民,天然的環境,肉食成為了他們主要攝入的物質,或許肉食吃多了,會不消化,會膩,可是對於身體肌肉的成長非常的有用,這也是北方遊牧民族身體素質更高的基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