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移民計劃(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火炮的完成,代表著定海軍展的某個階段,哪怕銅炮,無法承擔住硝化棉的爆炸力度,可是隻要是黑火『藥』可以承受,這就會成為一個大殺器。

硝化棉帶來的好處,最主要的,是在無煙上面的,威力的提升,對這個時代來說,用處不大。

人類的戰爭,從近戰的搏殺,逐步的向外拓展,從弓弩開始,遠端武器就是戰爭之中的最重要因素,除了少部分戰爭,的,大部分都是遠端武器佔據上風。

北宋缺馬,在騎兵是整個冷兵器時代最機動『性』的兵種的時候,缺少了馬,就代表了機動『性』的不足,可是真正讓漢人斷絕的,卻是蒙古的輕騎兵。

當騎兵同弓箭完美的結合,騎『射』出現之後,沒有任何一個兵種是蒙古騎兵的對手。

可是熱武器,是另外一個概念了,蒙古佔據中原的一百多年之後,朱元璋率領著火槍兵,再一次的把蒙古趕回草原上面去,同樣是遠端武裝的作用。

火炮,是另外一個概念,在普通的遠端武器,還集中在1oo米到2oo米之間的時候,火炮,在剛剛出現,最少也是5oo米左右,伴隨著威力的增大,火炮『射』程也大幅度的增加的。

不過,如果能夠有硝化棉,當然更好,可以用更低的口徑,帶來更大的威力,在重量相同的前提下,力越大,物體飛行的度,飛行的距離就越遠。

這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完成的,對於熱武器的研究,是一個長期和漫長的過程,定海軍,能夠在現在的前提下,達到這個基礎,已經不錯了的。

不但是初步的滑膛槍已經做出來了,正對著他進行改造,或許,會在衝壓和機械的提升之後,降低它的成本,提高它的品質,火炮也完成了初步的研製,規劃化的火炮已經出現,如果不是趙信的阻攔,說不定,第一批1oo門銅炮,就會下訂單進行生產。

風帆戰艦,跟火炮的結合,那是珠聯璧合,航海時代之中,已經無數次的證明過了,一艘龐大的風帆戰艦,可以擁有4o到14o門火炮,當三層,甚至是四層五層的甲板之上,所有火炮一起展,那種威力,簡直是驚天動地的,

如果只是6地的話的,說不定,批次生產出一些重量較輕的,就可以裝備上去,6戰,更多的追求的威力和便攜『性』,對於『射』程要求不高。

可是在海上,大海茫茫,水平面是最平,他代表著海拔的o米的,在這裡,除了少數島嶼,剩下的是一覽無遺的,沒有遮擋,沒有突然『性』。

在海戰之中,雙方就是在不停的攻擊之中的,持續的進行的,風帆時代,裝備了火炮之後,就如同一個強悍的武士,不停的攻擊和防禦,一直到一方被打趴下為止。

『射』程更遠,也代表著,可以更快的攻擊,甚至如果度更出『色』,控制更好的話,可以放風箏的無損的攻擊。

正是這樣,再加上在周圍,也沒有什麼勢力,可以威脅到的定海軍,暫時目前的軍力已經夠了,有時間,可研究更強的武器。

無論是火槍,還是火炮,徹底跨越,都需要時間,也就是定海軍,擁有鋼鐵廠,還有趙信的卡牌系統,才擁有了這麼快的展,單憑北宋的展,可能最少也要幾百年的時間,還是在戰爭的壓迫之下,如果不是,還要更久。

趙信在這件事情上面,所起的作用,就是最初的時候,指引方向,到了基本上知道了火炮的機制,並且按成了初步的建造後,剩下的,就是一個水磨的功夫了,這種情況之下,他能夠起到的作用有限。

定海軍現在,已經展為一個龐大的城市,不但擁有2oo萬以上的人口,而且每個月都以3-5萬人來增加,翻過年去,說不定就可以突破25o萬,然後一次春節的機會,又可以吸引來一兩百萬。

這不是胡說八道,按照定海軍對於人口來源的統計,最開始,定海軍的人口,都是在兩淮周邊的,可是伴隨著影響力,還有傳播度的加快,定海軍的影響力開始逐步的向內6而去了。

就拿過去的2個月來說,一共增長了9萬人左右,其中,兩淮的人員降低到了2萬人,可是兩浙路和京東兩路開始增加,總人數達到了4萬,比起兩淮要多了一倍,它們卻是一個方向。

同樣的,最遠甚至還有從西北過來的,想來,是因為商隊的介紹,或者是其他的原因過來,這些人在趙信看來,就是種子。

一直吸兩淮的血,這並不是趙信願意看到的,兩淮一共才多少人,按照歷史上面的記載,一共才13o萬,實際上,加上隱藏的,還有一些流民,大概在2oo萬左右。

定海軍人口突破2oo萬,從兩淮吸引的,大概是在6o萬到7o萬之間,其中大半都是的災民,正是因為這個,這才沒有引起地方官員的恐慌。

雖然,實際上,這些移民,已經駐紮到了兩淮,可是除了災民,他們的戶籍沒有遷過來的,每年安排的徭役和雜役,也沒有取消。

不過這些,對於這些在定海軍已經穩定下來的人而言,沒有多大的問題。

北宋的徭役,幾乎都可以用錢來買,說白了,該你執行了,你執行不了,可以用花錢買的方法,買人來執行,這也算是一個變通的方法。

尋常百姓怎麼給的起,就算是二三等戶,除非是兇險的那種,否則也不會去買,可是在定海軍,真的不差錢。

一個月最低收入在3o貫,哪怕只有一個人上班,也可以養活一家大小,給役錢最多,也就是幾貫的樣子,幾年才輪到一次,輪到了,直接給錢就完了。

正因為這樣的方法,別看現在兩淮的農村,人口已經大規模的減少了,可是實際上,這些人口都在戶籍上面。

對於封建王朝的統治方法來說,政令最多延伸到縣,到了鄉村,基本上,就是三老這樣的宗族制度,有時候,宗族制度,比國法還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