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拿破崙說過,火炮是戰場之神,法國軍隊的戰無不勝,就是從火炮開啟的,實際上,如果從基本結構上面,火炮跟火槍很相似,都是火藥推動彈丸攻擊,不同的是,火槍很小,火炮很大。

如果說,用鐵來卷的做槍的方法,用在普通的滑膛槍上,不太合適的,太厚了,效率不高,效能也不是特別的穩定,太薄了,更是不行,容易生炸膛,可是這個放在火炮上面,卻不成問題。

火炮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基本上,都不是集中使用的,都是跟隨者步兵,負責攻堅或者是支援火力的。

有火炮和沒有火炮,一個部隊的戰鬥力,完全是兩回事,第一次第二次鴉片戰爭,甚至是八國聯軍入侵的時候,你說清軍真的完全沒有射程在火槍之上的武器麼,肯定有,可是火炮的不行,讓這些往往會在短時間之中被清理掉的。

如果說,在擁有長弓的時代,火槍代表著未來的話,那麼火炮,就代表著現在,長弓跟火炮,並不存在矛盾,有了火炮長弓隊伍,才是真正的無敵。

長弓跟火炮的射程完美的結合,長弓這樣對於無甲和輕甲目標的殺傷,還有火炮這種,對於重甲和裝甲目標的殺傷,這完全是珠聯璧合。

實際上,在滑膛槍完成了製造之後,火炮的製造,就沒有了任何的問題了,都是差不多的理念,火炮不同的是,現在還沒有辦法制作類似火槍那樣擊的,是類似火繩槍的那樣,在上面有一個導火索,透過點燃,然後射,這就更加的容易了,把之前研究的火繩槍給放大了之後,就是火炮。

同樣的,最初的時候,火炮必須的質量上佳,趙信選擇的還是用老師傅的方法,加工炮管。

因為火炮的口徑最大,最初的時候,趙信準備的口徑是3英寸左右的,這個口徑的鋼鐵的加工,不必只是那些老師傅,最初的加工工作,就是一個力氣活,可以交給普通工人進行粗加工,然後到了後面,光滑炮孔的工作,才交給老師傅。

不過,加工鋼鐵,永遠是那麼的複雜,就算是3個老師傅和2o多個勞力相互的配合,也足足用了5天的時間,這才把炮管給加工好。

第一門炮,就這麼的,用了純手工的方式,加工成功了,至於火藥和炮彈,趙信還是選擇鐵彈,鉛彈在這裡不太適合,造價較高,還容易分離,鐵彈正好,鐵比鉛硬。鐵比鋼軟,而且威力較大,至於火藥,當然選擇硝化棉。

硝化棉經過了火槍的實驗之後,已經被證明,是遠高於之前使用的黑火藥的,特別是在火槍這種需要重複使用的武器上面,更低的殘留和黑煙,可以增加火槍的戰鬥力。

一門簡單的,只能夠稱之為小炮的火炮,就這麼的弄成了,口徑大概就是一個小茶杯口粗細,厚度是兩公分左右,長度不短,大概是2米長的炮管,看起來怪模怪樣的,有些像是後世的一些細鋼管的樣子。

處於定海軍鋼鐵的效能,這門火炮並沒有笨拙的樣子,反而相當的靈便,整體的重量也不算很重,加上炮架之類的,才5石左右,甚至從某種程度上面,比大型床弩還要輕。

定海軍在鋼鐵,火藥上面,已經相對比較的成熟了,火炮充其量是大一點的槍械,只要炮膛能夠承受住火藥的衝擊力的,就不存在問題。

最初的時候,沒敢多弄火藥,第一成功了,射程不過是6o米,就是聲音很大,讓所有人嚇了一跳,不少人對於這個專案,還不以為然,可是接下來,伴隨著火藥的逐步裝填,特別是參考了普通的火繩槍的比例進行裝填。

炮管帶來了動能的積蓄,這也是趙信選擇2米以上的炮管的根本原因,硝化棉的爆炸威力,比起黑火藥要大的多,可是這個火炮依然達不到最好的狀態,在足夠火藥的前提下,最大的射程不過是5oo米。

作為一個雛形狀態的火炮,一里的射程,這個是可以接受的,這個射程已經過了長弓的射程,可是這是集中了目前定海軍最好的東西,還是純手工的方法生產出來的,這就不能讓趙信滿意了。

不能一口吃個胖子,關於火炮的研究,必須要慢慢的進行下去,逐步的瞭解火炮的一些特點,火炮看起來跟火槍差不多,可是他是跟火槍完全不一樣的東西的。

趙信把火炮的研究給分了下去,研究如何讓火炮打的更遠,如何裝入更多的火藥,這是對於火炮基本效能上面的提升,另外一方面,也選擇製造火炮。

類似的手工的方法,絕對不是最好的選擇,趙信給出了很多的方法,卷鐵法,泥範法,鐵範法,總之,聽過的沒聽過的,都會拿出來,讓他們嘗試一下,哪一個好用用哪個。

火炮威力這方面,提升的很快,火炮的威力,最主要的,就來源於火藥的填裝,或許1斤跟2斤的火藥裝填,會因為某些體系的改進,最終的結果差不多,可是1斤跟1o斤之間,肯定是1o斤的更厲害一點。

只要鋼鐵能夠承受住火藥的衝擊,能夠長時間的擊的話,多裝火藥,就是火炮效能提升的最好的體現。

在對炮膛進行處理,更加平滑,在經過了改進,把鐵換成鉛,增加氣密性。

這一點,就是趙信記憶的錯誤,鉛並不是不能夠作為火炮的炮彈,只要稍稍處理,更加柔軟的鉛,在被火藥擊之中,可以貼著炮膛進行前進,增加氣密性,更好的使用火藥的衝擊力。

只不過,在出鏜之後,因為擠壓的關係,多是一些不規則的形狀,在空中的飛行姿勢並不好,可是單純氣密性的提升,已經讓同重量的炮彈,飛行的距離更遠。

當這些彙報到了趙信那裡的時候,趙信也是哭笑不得的,果然,這又是記憶的錯誤,他的印象之中,似乎中國古代,都是鐵彈,誰知道,還有鉛彈,而且鉛彈效能還這麼的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