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誤差和燈塔(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重視,對於一些工程來說,就是催化劑,一些大型的工程,只要重視的話,就非常的快,比如說,一條就算是放在21世紀,也非常龐大的京杭大運河,在隋朝的時候是用1o年左右的時間,基本貫通,這還是在動盪和資金不足之下的結果。

聽起來非常匪夷所思,可是在封建時代,當整個王朝的力量,向一起來集中的時候,非常可怕,這個就算是整個中國歷史上面,也非常重要的運河,直接造福了唐朝和宋朝,可是卻拖垮了隋朝,好大喜功的隋煬帝,最終失去了寶座。

劃時代的工程,幾乎必然是投資巨大,在王朝重視,只是一個方面,沒有足夠的投資的時候,就只能夠用人命來填充,在史書上,這些偉大的工程,幾乎都跟皇帝無德牽扯上關係。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這一點一點都不假,有些失去皇位的皇帝,他們做的荒唐事情,有時候,在那些開國之君,甚至明君哪裡,也會出現,勝者為王這一點,一點都沒有錯,在王朝的延續之中,這些錯誤被淡化,甚至是被洗白,而亡國之君,則在一系列的史書之中,故意或者人為的增加了很多。

定海軍現在繪製經緯圖也是如此,也是動員的數量龐大人員,不過唯一的不同就是,不會欺壓這些人,而是用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來推動這一點。

現在的定海軍,可不是一年多之前,草創的那個模樣,當時的定海軍,不過是隻有幾百戶人口海上小島,窮困到了極點,漁夫們依靠打漁為生,可是經過了趙信的到來和改變,已經形成了目前北宋最大的城市,再加上富庶的商業,能夠動用的力量很多。

天文學,就算是到了幾百年之後,也是少數人能夠研究的,地球是圓的,向一個方向前進,最終會迴歸重點,這個觀點,實在是有些乎想象,讓這個時代的人明白這一點,那不是隨便的說說,或者是教導就能夠完成的。

趙信當然不可能讓這些人懂得天文測量,天文資料,他要的只是這個測量的結果,只要把這個測量的工具給做出來,用一種獨特的工具,在特定的時間之中,對太陽光線進行測量,然後記錄出角度而已。

這個只是一個簡單的工具的使用,只要多試幾次的,然後記錄下來,最為精確的結果,甚至可以把多個結果給記錄下來,然後讓趙信來挑選。

這實際上,是使用工具,跟了解工具的不同,一把槍,哪怕是放在古人的手中,只要有人教導,他們哪怕不明白槍裡面有什麼秘密,也可以拿出來使用。

這樣一來,龐大的工作,就交給了趙信了的,這些資料,必須要送回來,然後趙信會透過一些公式,計算出這個公式之中的一般規律,然後應用到海圖之上。

趙信所知道的關於經緯度的東西,並不是很多的,好在記起來一些固定的經緯度座標,雖然說這個時代,經度的座標已經改變了,座標的位置可以不一樣,可是距離的差是一樣。

趙信派出了龐大的人員,把一些重要的港口,重要的城市,還有其他的一些要點都給測量了一遍,甚至,因為自駕遊的關係,他也去過幾個風景名勝,這些雖然無法作為第一手的資料,卻可以進行參考。

這個時代的度量衡,遠遠無法達到精確測量的實力,很多距離之類的,都是透過估算出來的,而不是用衛星的鐳射測距測量出來。兩者參考起來,再加上角度的差別,最終,計算出經緯度之間的距離。

實際上,趙信還知道一個資料,那就是經度線之間一度大概是111公里,而赤道上面幾維度也是111公里,不過伴隨著緯度線的上升,他的距離會逐步的縮短。

這個實際上,是一個球體上面的函式,趙信本身在高中以下的知識,都相當紮實,這個或許是綱一點的,卻可以透過一些東西減小,這個有不是計算球面的全部資料,而只是一個邊長問題的,有一個固定點,還有固定的邊長,真的不行了,找一個球來測量,對於宋朝出色的手工者來說,用純手工雕琢出來一個混元一體的球,也不是什麼困難。

在北宋這個時代,推匯出一些球體的公式,這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在現有的資料都不算很全的情況下,就算是趙信,也廢了不少的腦細胞的。

趙信不會全部精確,對於後世的鐳射測距地圖來說,對於某些東西的精確度,幾乎精確到了厘米和毫米,那是在科技領先的前提下。

可是真的需要那麼精確的地圖麼,城市的地圖來說,對於普通人來說,一個大概就好了,不說是精確到厘米,或者是分米,就算是誤差在十幾二十米,就會讓人找錯方向麼,人可以四處的看的。

海圖很重要,一個精確的海圖,可以幫助大海上面航行的船隻,快的達到目的地,不至於迷失方向,這個誤差,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小。

大海上面航行,瞭望手,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崗位,在高高的桅杆上,會專門的設定一個瞭望的地方,甚至有些大船,會設定好幾個。

這個瞭望,是為了保證船的航行安全,也是為了更早的現一些危險或者是島嶼。

人的視力是有限,哪怕是在白天,按照地球是圓的標準,一個1.2米的高度的人,最多也就是兩三公里,可是伴隨著高度的增加,可以看到的範圍,就會極具的增加的。

在白天的時間,在大海上,沒有遮擋的前提下,視野非常的遠,一般眼力好的瞭望手,最少可以看到1o公里之外大型物體,比如說,同等大小的船隻,如果新增了望遠鏡的前提下,會看的更遠。

海船使用的高桅杆,不但增加了帆的面積的,只要力學平衡,重心放低,就不會因為桅杆過高而適航性不強,可是更高的桅杆,帶來的卻是更遠的瞭望距離。

一些出色的望遠鏡,甚至可以看到2o,甚至3o公里以外,這就大大的增加了海圖的容錯率。

不說更遠,單純1o公里,已經讓誤差可以的大到一定的程度,哪怕是手動的測量,以現在的度量衡,只要保持一定的準確度,都不可能誤差過1o公里,就算是1裡,已經是非常龐大的誤差了。

放在海上,那就更少了,因為沒有什麼遮擋,也沒有什麼繞路之類,只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測量方法,是可以讓誤差減少到一定程度。